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石島」!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居住,明末清初,更是商賈雲集

「石島」!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居住,明末清初,更是商賈雲集

「石島」!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居住,明末清初,更是商賈雲集

石島位於山東膠東半島東南端,瀕臨黃海,因"背山靠海,遍地皆石"而得名。海岸線長88.5公里,與日、韓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韓國最近的地方。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漁港石島漁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石島港。國內外客商來往頻繁。

石島三面環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地勢西高東低,為山地丘陵,西有土步山,海拔411.9米,山峰陡峭,溝谷交錯;北有煙台頭子山,主峰海拔339米,岩石林立;東臨石島灣,灣內水面寬闊;南臨王家灣,灣內風平浪靜。系建設漁、商、軍港的優良基地。

石島距離威海國際機場45公里,約40分鐘車程;距離城鐵榮成站36公里,約30分鐘車程。區內擁有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石島赤山和石島灣省級旅遊度假區。

石島三面環海,海岸線長88.5公里,與日、韓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韓國最近的地方。總面積260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辦事處(港灣街道、斥山街道、桃園街道、東山街道、王連街道、寧津街道),石島區劃144個行政村,45個居委會,總人口20萬,其中城鎮人口12萬。

石島自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居住,隋唐時期(赤山浦)就成為東部沿海的重要商埠;明末清初,更是商賈雲集。早在大宋年間(1279年),有幾戶王姓漁民發現今人和鎮碼頭村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即於此設港口村鎮,負責商船停泊與貿易等事宜。碼頭村由此而得名。隨著歲月之推移,水位逐年下降,灘地逐年擴大。

於明末清初,北來的南方商船發現土步山下的一塊退灘地(明末有幾戶王姓居民在此居住,當時稱沙島),港寬水深,天然避風,加之風景秀麗,內地特產豐富,便一起經常停靠落腳,經營生意。1644年,碼頭村港口遷至沙島,隨之帶來了商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小鎮。由於此地背山面海,遍地皆石,故更名為石島。至今,歷經300多年,一直是膠東半島東部的小型商業碼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