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找「桃花源」,原來在這裡

尋找「桃花源」,原來在這裡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每每讀來,都讓人無限神往。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探尋「桃花源」,最終也無定論。

「桃花源」到底在哪裡呢?這要從陶淵明說起。陶淵明自小沉迷於儒家六經,儒家思想自小便在腦海里生根發芽,「忠君孝親」是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加之出身官宦世家、名門之後,曾祖父陶侃是東晉大將,當過廣州刺史、江州刺史,官至太尉;外祖父孟嘉,也是東晉名士,娶了陶侃的第十女,從小便立志報效朝廷。

二十歲時,因家世沒落、貧困潦倒,開始了遊宦生涯。一開始,為混口飯吃,出任下級官吏。29歲任江州祭酒之時,頂頭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恰恰是世仇琅琊王氏的子孫,才具平庸,只因為家族顯貴才有如此地位。天性傲岸的陶淵明怎能忍受這種庸人的使喚,對官場仕途失望而去。之後,陶淵明先後當過桓玄,劉裕的幕僚,又先後辭官。桓玄有跟父親桓溫一樣的野心,卻沒有那樣的能力,陶淵明辭官也是對於政治黑暗的一種遠離。至於劉裕更是改朝換代,徹底摧毀了陶淵明「忠君愛國」的人生觀。他想像祖父一樣匡扶晉朝皇帝,卻發現夢想與現實的距離那麼遠。於是,最終歸隱山林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成了農夫,成了詩人。

社會的現實和殘酷,生活的不順,仕途的失意,親人的去世,讓他嚮往一個沒有君臣之分,沒有爾虞我詐,人們純樸厚道、和睦相處、自給自足、康樂幸福的社會。烏托邦的「桃花源記」應運而生,成為陶淵明嚮往、想像的一種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協同洞察 的精彩文章:

TAG:大協同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