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宋帝國中的兩頭下注

大宋帝國中的兩頭下注

這個期間,太祖趙匡胤已經平澤、潞(均在山西),下揚州,取荊湖, 兵鋒指處,所向披靡。後蜀、南唐都在風雨飄搖中,陳洪進極為恐懼。他 一面維繫與南唐的附庸國關係,一面又極力討好新興的大宋帝國。他派遣 親信牙將魏仁濟走小路到達汴梁,送上歸附的表章,自稱「清源軍節度副使、 權知泉南等州軍府事」,表章中說到了張漢思「老耄不能御眾」,太老了不 能統御清源軍士庶,現在我陳洪進暫時領任州郡軍政事,「恭聽朝旨」發落。 表章中,他不敢自稱「節度使」,只說自己原來的正式職務「節度副使」, 等於向大宋討好,不承認南唐給他「節鉞」的合法性,期待著大宋對他重 新任命。

趙匡胤派遣朝官給陳洪進頒下詔書,安慰了陳洪進。此時,南唐也在 極力討好大宋,兩國劃江而治,正在「友好和睦」中。所以趙匡胤同時又 給李煜頒詔解釋清源軍事,詔書說:

「泉州陳洪進遣使奉表言,為眾所推,因而總領州事,以誠控告,聽 命於朝。觀其{質輸,尤足嘉尚。但聞泉州昔嘗附麗,尤荷撫綏。然變詐多 端,屢移主帥,恐其地里遼遠,制御有所未遑。朕以書軌大同,恩威遠被, 嘉其款附,己降詔書。蓋矜其遠俗便安,不必以彼此為意,想惟明哲,當 體朕懷。」

泉州的陳洪進派遣使者奏上表章說,他被眾人擁戴,所以總攬州郡軍 府事,現誠心實意來告知,願意聽命大朝發落。看他的奏章,應該是傾心輸誠,很值得嘉賞。但聽說泉州過去一直附屬於南唐,更得到你們的安撫。 不過清源軍變詐常有,多次換主帥,朕擔心他那裡地理遙遠,管理起來可 能有不能盡意之處。朕因為正在做著統一大業,恩威已經到達遙遠的地方, 所以表揚了他的歸附誠意,已經給他降下詔書。朕這樣做,主要是考慮到 邊遠地方隨俗而安,誰來任命他為節度使這事,你不必掛在心上。想來你 也是個明白人,可以理解朕的本意。

這一番話是說繼續維繫大宋與南唐的友好關係,但又稜角四見,大有 敲山震虎的意思。

李煜看到陳洪進兩頭下注,大為不滿,但如何回復大宋,也是難題。 李煜朝中也有人,就起草了回復表章說:

「洪進多詐,首鼠兩端,誠不足聽。」

陳洪進這人多詐術,做事首鼠兩端,實在不值得相信他。

這個表章向趙匡胤表達了南唐的不滿,又從道義上打擊了陳洪進,暗 示了如果有一天討伐清源軍,也是事出有因。更深一層意思就是提醒趙匡 胤不希望大宋與清源軍走得太近。

陳洪進給大宋上表章在乾德元年,公元963年,這個時候,趙匡胤正 在計劃攻取南漢。南漢在今天廣東一帶,清源在今天福建一帶,南唐在今 天江西、安徽、湖北一帶。如果南漢被攻取,往東一拐就是清源軍。現在, 南唐西面的荊湖之地已經被大宋收復,東面的吳越早已跟大宋保持政治一 致;如果南漢、清源再被大宋收復,南唐就要四面受敵。這是南唐非常恐 懼的地緣政治變異。李煜給趙匡胤的回復,事實上透露了這種擔心,他正 在以微弱之國的最後一點政治勇氣向大宋帝國表達國家獨立的意思。南唐 實在不希望清源軍與大宋走得過近。

趙匡胤理解南唐的憂懼,但帝國一統在所必得,所以又給李煜下詔,趙匡胤理解南唐的憂懼,但帝閏一統在所必得,所以又給李煌下詔, 重申前議,告知他不必擔心。李煜於是接受了這個事實:聽憑清源軍周旋於兩國之間,不做應對。

陳洪進從此開始公開向大宋朝貢。三年後,建隆四年,清源軍向大宋 進貢白金萬兩、乳香茶葯萬斤。

李煜得到消息後,感到來自南北方向的威脅,借著與大宋睦鄰友好的 政治時機,再次向趙匡胤上言,請求取消對陳洪進的節度使任命。

趙匡胤再次回復李煜,表達了三層意思:一、對清源軍的任命不能取 消;二、南唐不必擔心,大宋目前沒有攻取南唐的意圖;三、南唐應該理 解帝國一統的趨勢。李煜收到來自帝國的消息,知道無法變更這一趨勢 不免更加憂懼:。

又過了幾年,太祖趙匡胤改清源軍為平海軍,更授陳洪進節度使節鉞, 並任命他為泉州、漳州觀察使、檢校太傅,還賜給他一個榮譽稱號:「推誠順 化功臣」,為此特意鑄印給他。陳洪進的兩個兒子也分別被封賞為平海軍節 度副使和漳州刺史。陳洪進對大宋帝國更為恭順,更多的進貢物品源源而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創意園IN廣州 的精彩文章:

暢遊「海岱惟青州」

TAG:文化創意園IN廣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