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來電:為什麼手機卻漲價這麼的快?

科技來電:為什麼手機卻漲價這麼的快?

智電網訊:手機的發展確實非常的迅速,很多黑科技都融入到智能手機領域中,但硬體性能強大了,緊接著就是手機的價格問題,每年手機的價格都在慢慢上漲,就比如說iPhone手機,在過去那一年中,蘋果推出的iPhone X那高價9688元的售價,讓不少用戶都非常震驚。

有時候筆者會想起來,現在已經是2018年,如果蘋果再一次推出新iPhone手機,那高達萬元以上的手機可能就會出現,筆者在看看自己的小錢包,真是空蕩蕩的。現如今不只是國外大品牌手機廠商,甚至在國內市場,如小米、OPPO、vivo等廠商的主力旗艦機型價格也有上漲,更多原因是由於它們對其產品定位的拔高。

雖然2017年已經過去,回顧這一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手機漲價了,不論是千元機還是高端旗艦機型,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有人還調侃看來我們一個腎已經不夠用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手機價格大幅上漲呢?

1、成本與匯率以及廠商自發行為

在去年早些時候,小米紅米手機以及魅族魅藍手機宣布漲價,漲價原因與上游供應鏈吃緊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漲脫不了關係。並且,由於手機絕大部分關鍵器件都是美元報價,人民幣貶值對手機廠商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很多廠商也存在著手機代工ODM趁機漲價的可能。而這一切,對於消費者而言,就是千元機的性價比降低了。比如紅米系列它不僅追求高配置,而且在外觀工藝等方面投入也較大,四曲面玻璃以及不鏽鋼中框都推高了手機的硬體成本。還有OPPO手機也由於採用了更加昂貴的元器件導致手機售價的提升。國產旗艦手機品質在2017年有了質的提升,這一變化對國內市場來說是件好事。

不過,雖然手機零配件以及匯率原因導致手機出廠成本提升,但也存在著手機代工廠商ODM趁機漲價的可能,手機零配件的成本以及匯率對手機成本的提升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大。而對消費者來說,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千元機的性價比降低了。

點評:因為千元機在製造成本上有了明顯的突破,不管是硬體性能還是外觀設計都已經快敢超於高端旗艦手機,但手機的製造成本已經到了極致,沒辦法有什麼在突出的地方,可是高端手機的新特點加上新的研發成本,為了不讓千元機追趕,不得不提升價格在市場上存活下去。

2、國產旗艦機 配置與品質提升

而對於2000元以上價位的國產旗艦手機來說,像小米、一加、OPPO、vivo等它們的旗艦手機產品已經不差距國外大品牌手機,並且還擁有超高的性價比,在跟國外大品牌手機廠商去真正對比的話,已經不分上下了。

甚至是消費者現在也已經不僅僅只關心手機的硬體配置,用戶還會在外觀設計以及系統服務等方面也很重視,像今年的華為Mate 10 Pro系列,在各項體驗方面都已達到國際旗艦水準,而售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這句話很好地形容國產手機這兩年的價格,你以為2000-3000塊錢左右就能買一部國產旗艦?不,那已經是老黃曆了,國產旗艦手機已經多方面滿足用戶對使用手機的習慣,讓我們用戶在使用手機上達到完美的體驗,然而,技術核心也在變強,當然價格上漲也是理所當然的。

點評:現在很多互聯網機構都在做手機之間的對比,而且測試手機的性能並不能簡單地用處理器來衡量手機的好壞,屏幕、攝影、內存晶元、系統優化、續航等,這些都是會影響手機體驗的關鍵因素。所以你會發現這樣的情形,在處理器系統的情況下,由於具有更好的拍照、續航能力,手機價格會成倍上漲。

3、新功能新元器件加入推高成本

國際廠商方面,要數蘋果三星高端旗艦機漲價趨勢最為明顯,蘋果iPhone X國行版起售價8388元起,256GB版更是達到了9688元,iPhone X硬體成本的提升主要有屏幕、原深感相機以及不鏽鋼中框。此外,iPhone X的硬體成本要比iPhone 8/8 Plus都要高,但蘋果的定價策略更像是個奢侈品廠商,努力追求利潤最大化,單台iPhone X的凈利潤要高於單台iPhone 8/8 Plus的凈利潤。

另外,三星Note8手機在國內的售價也以6988元起步,去年三星Note7發售價格5988元起,Note8相比Note7價格足足上漲了1000元,Note8硬體成本的提升可能更多集中在相機,並且三星Note系列還是首款採用後置雙攝。另外,三星對手機電池的嚴格測試可能也抬高了硬體成本。

然後說到咱們國內手機廠商,隨著國產手機整體崛起,攻佔高端市場並非遙不可及。一方面,國際品牌手機「高大上」光環逐漸消退;另一方面,憑藉主場優勢,國產手機能及時洞察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從單純追求性價比到注重產品質量、用戶體驗的轉變,讓越來越多消費者也願意為國產手機買單,尤其是華為品牌,它的出現證明了中國手機廠商的強大之處。

點評: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手機價格的上漲,一方面是由於手機硬體成本的提升,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手機廠商對於自家手機品牌的拔高,敢於採用更加昂貴的元器件。而手機價格的提升往往是沒有回頭路,廠商之後發布的後續機型價格可能不會低於前代。

好了,本期科技來電 到此結束,我們下期見。

新鮮資訊,熱辣點評,盡在科技來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電網 的精彩文章:

TAG:智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