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我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為什麼我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為什麼我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這也算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很久之前,窮人家的孩子是上進、孝順、好學、努力、勤懇的代名詞。相比之下,城市的孩子似乎是不那麼討人心疼,他們慾望多多,又愛吃愛玩不愛學,總是浪費錢在一些看不到摸不著的事情上。

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寒門再難出貴子成了大多數人開始默認的一種現實境況。細細思索起來,引爆這個觀點的怕是去年高考結束之時,北京文科狀元的一番言論。

「農村地區的孩子,確實越來越難考上好大學。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的,而且家長也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這就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家裡又好又厲害的。」

「我父母是外交官,從小就給我營造一種很好的家庭氛圍,包括對我學習習慣,和性格上的培養,都是潛移默化的。因為我每一步的基礎,都打得比較牢靠。所以最後自然就水到渠成。」

不愧為文科狀元,一針見血,直指要害,這番言論一經發布便戳痛了無數網友的心,看似非常不討好的話,實則是擺在各位面前血淋淋的現實。

階層差異造成教育、醫療、三觀差異,因此形成階層固化。這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古往今來,不分種族,所有的社會生活都是如此。

很多人覺得寒門再難出貴子是社會的不公平導致,然而既是社會,就沒有絕對的公平。而另一方面來說,寒門難出貴子,體現的也正是對奮鬥者的公平嗎?

你不努力實現夢想,你的孩子也很難實現他的夢想;由此你更加期望孩子能夠繼承你的夢想,卻不知這一切恰恰是你一手造成的。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我們身邊應該都出現過這樣一種人,每天打麻將侃大山,躲在父母那啃老,卻又時刻教育孩子:你爸媽這輩子就這樣了,你要爭氣。

而通常這麼說的成年人,平均年齡都還不到四十歲。

高中的一個男性朋友,父母都是農民沒什麼文化,經常吵架,天天催促他趕緊掙錢娶媳婦幫他們養老,又嫌他出去打拚多年沒掙到什麼錢。於是後來這個朋友就回到自己的鎮子上,在某一個收費站做著無限重複的工作,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階層固化。

但階層固化愈發嚴重是這幾年才開始的,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經濟、社會都發展緩慢,但凡是肯吃點苦,有點智商的,肯跟著時代一起走的人,努力一把都可以過夠得著的生活。

這就要說到曾經的同學了,那大概是北京奧運開辦的年頭。

在我們都在吭哧吭哧的背著初中課文的時候,有幾個同學,放棄學業,跑到外面工作。還好他本人比較吃苦耐勞,在裝修隊幹了幾年之後,逐漸升職,也算是攢了一點積蓄,於是買了房,還開了一個雜貨店,兩個孩子也讀了當地不錯的學校。

但是其他幾個,受不得壓力,吃不得苦,自制力差的一塌糊塗。在他們心裡,回老家就是永遠的退路,於是混了一兩年,灰頭土臉的回到老家。通過相親找了個年齡相當的人結婚,生了孩子,將就著過日子。

我記得有一年回去探親,巧遇他在河邊釣魚,看起來真是一片悠閑。他說,大城市壓力太大,空氣差,離家還遠。你看你在外面那麼久也沒買得起一套房,哪有我這麼舒服。

我笑笑沒有說話,誰知他話鋒一轉,卻希望我介紹他到我們公司工作,並且要求把他孩子接到這邊讀書。他說孩子很聰明,可是鎮上村裡的沒什麼好學校,更沒什麼好老師。留在這兒就耽誤了。

我心裡有些鬱悶,也有些為孩子可惜,更氣他自己不爭氣,明明當初那麼多機會擺在他面前,他不努力,現在為孩子著急了?

這個老同學,就是典型的寒門。他不僅窮,還窮的理直氣壯,並且懶,和天真。

正常來說,一個知道自己很窮的人,應該很上進。因為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這樣為難。但事實就是,我看到的很多寒門都不是這樣。

他們越窮越天真,而且非常的仇富。覺得錢來的很容易,不能累著自己,也不能苦了自己。等到孩子沒出息,或者向他抱怨家庭時候,他就開始怨恨階層固化,社會不公,卻忘了別家孩子的父母背井離鄉,為孩子搏命的時候,你在釣魚、打麻將、玩遊戲。

所以說所有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明明學習不好卻被父母費盡心思塞進重點學校的原因,因為氛圍。

那些拼搏過的父母,他們知道教育的重要。明白奮鬥的艱難和人生不易,正因如此,他們才會將自己受過的苦,轉換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思考模式傳承給孩子。

然而對於那些沒有拼搏過的人來說,即便嘴上說著教育至上,卻打心眼裡相信人生全靠命。他們只看得到有錢人吃肉,卻看不到有錢人失眠。他們身上有一種反智的天真:只要生個孩子,我所有的夢想他都能幫我實現。

其實這是一個很龐大的話題,它不僅僅是寒門再難出貴子,也不僅僅是城市人群和農村人群的真正差異,更不會是簡單的為什麼人一定要不停的學習,它更多的是對於思考認知方面的探索,即可怕的智商固化。

現實中其實我們不難看到,很多成年人的智商永遠的停留在了初中。

我們一定都曾經被類似的故事刷屏過——

父母是農民工,家境清貧,從來不管孩子,結果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

又或者是——

曾經同學A是妥妥地學霸,一路學上去,結果成為了半途輟學打工同學B的下屬。

似乎這種微乎其微的低概率事件在不重視教育的寒門特別受推崇。

這就不是階級固化,而是典型的智商固化。

這種思想放在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說好聽點叫天真,難聽點就是反智,是對知識的不尊重。

亂世出梟雄是沒錯。然而在和平盛世,優秀是傳承下來的,是通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換的,而不是意外或者運氣造就。

在今天的社會裡,我們不難看出,上到明星富豪,下到普通百姓,大多數人都把對孩子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這不僅意味著人們對於」責任「的認知已經愈加成熟,他們清楚如果自己給不了孩子優良的教育,將會毀了這個無辜生命的一生;同時也意味著,人們愈發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謝霆鋒曾斥巨資為兩個兒子買了3億港幣的教育基金,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去最好的學校。

而在大兒子一歲生日的時候,他將自己的危險戲份剪輯當做禮物送給兒子,告訴他,爸爸是這樣拚命養活你的,你長大之後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有上進心和良好的人品,才能有好前途。

而很顯然,在謝霆鋒和張柏芝離婚後,兒子們對母親的關懷和體貼,以及面對八卦新聞時候的淡然的表現來看,他們對於子女的教育是成功的。

所以,我們也不難看出,寒門與非寒門,最大的區別不是財富,而是思維。

簡單來說,非寒門的父母,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儘可能多的創造財富,他們透露給孩子的信息是:我很拼所以我成功了,你也可以的。

而寒門中的大多數父母,哪怕是正值壯年,想的也是我沒機會拼了,這輩子就這樣了,但你一定要拼;我實現不了的,你幫我實現;我偷得懶,你要幫我補回來;我雖然輸了,但你要贏。

前者是有價值的父母,後面是有期待的父母。價值往往能夠催生更高的價值,期待過高往往是空中樓閣。

不要輕易陷入階級固化,更不必因此對社會忿忿不平。先想想自己,作為成年人,作為父母,有沒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便活在三流人生中,是否依然有勇氣為夢想買單。

生命是一個向上走的過程,告訴孩子什麼是夢想,什麼是挫折和奮鬥的時候,要先以身作則。當你擁有了這些,向上就只是時間的問題。

END

清歡舊事

看看我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崢公子 的精彩文章:

TAG:雲崢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