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的「東北特區」吸引力有多大?

晚清的「東北特區」吸引力有多大?

不知從何時起,東北屢屢傳出各種不堪的消息。逃離東北、遠離東北,東北一時成為讓人難堪的地方。樂觀、爽快的東北人何以將東北變成如此模樣?要知道,這塊黑土地是何等的肥沃,晚清時期的東北,一直是人們的避難家園。闖關東就是闖的東北。

清王朝發祥於東北,東北可謂是清政權的龍興之地。清軍入關後,除短暫招墾外,東北這塊地方就被封禁起來,禁止漢人進入。無形中,東北就成為了一個特殊的政治特區。既然是特區,意義就非同一般。一方面要保留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不與其它文化交融,保持一種血統的純正。另外,就是將東北視為自己的戰略大後方。說白了,就是退路。游牧民族佔領中原,多少還是信心不足的。封禁東北就是為自己留後路,一旦中原守不住,還可退回東北。再者,東北是老家、是故鄉,白山黑水之間寄託一種鄉愁,不想被外人打擾。這就是清王朝設置「東北特區」的重要原因。

奇怪的是,作為清統治者的故鄉,東北又成了犯人,也就是流人的流放地。「發配寧古塔」是人們常聽說的一句話,寧古塔就在黑龍江。如此美好的故鄉為何要接受各種犯人呢?

封禁後的東北,滿眼壯美風光。一望無際的原野、茂密原始的大森林。黑山白水的東北,一片寂靜,偶爾有各種野獸出沒。說不好聽的是,就是一片荒涼,人煙稀少。說好聽的是,東北就是一個歲月靜好的美女。

當時「東北特區」的管理體制也與內地不同。內地設立巡撫、總督,而東北叫「將軍」。整個東北分為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三個將軍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權力異常大。

進入1860年後,東北歲月靜好的狀態逐漸被打破。山東、直隸流民開始不斷湧入東北,這些人都是因為災荒而逃難的。東北人口少,土地多,伐木、采參、放牧、打獵、耕種,非常適合人們生存。相反,一直富裕的江南由於人口多、土地少,總體條件並沒有東北的條件優越。這也是闖關東的一個重要原因。

闖關東的百姓

一邊是大量災民的湧入,一邊是官府驅逐流民。雙方展開了拉鋸戰,後來,清廷實在無法控制這種形勢,就不斷解禁,災民進入東北基本已經合法化。

其實,清廷考慮的更多。允許災民闖關東謀生是為了百姓的生存,同時,還可以起到加強東北防務的需求。因為北方沙俄一直虎視眈眈,東北防務形勢嚴峻,災民的湧入不僅可以開墾拓荒,還可以補充兵源、鞏固防務。

甲午戰爭以前,還有部分清廷高官對「東北特區」的全面開禁持懷疑態度,擔心東北內地化,被漢化。但甲午一戰慘敗,日本人直接殺進了東北,大批屠殺百姓。日本此舉頓時清廷猛醒,「東北特區」不能再特,否則可能淪落到日本人、俄國人手裡。尤其是日俄戰爭爆發後,形勢更是吃緊。為了開發東北,清廷多少有點急眼了,推出了各種獎勵措施,只要墾荒就加倍獎勵。

北大荒也可以變成北大倉。那時的東北早就開始做了。大量災民湧入東北後,一把沒有工具、種子,只能先是為旗人打工。後來就租旗人的土地開墾,個別與旗人關係好的,還可以打著旗田的名義去要求增加土地。北大倉就是這樣一點點幹起來的。

就在東北逐漸繁榮的時候,一場大災難突然來襲,這就是鼠疫的爆發。1910年,清王朝搖搖欲墜。罕見的鼠疫波及了東北三省69個縣市。根據官方統計的棺材定做數量,這場鼠疫最少死亡6萬餘人。由於很多人是合葬,有人估計,這場災難大概奪去了20萬人生命。同時,加上鼠疫爆發逃難的,被日本人、俄國人驅離的百姓,以及死於寒冷、飢餓的人,至少又損失了20萬人。由於控制還算得力,僅僅半年時間,這場鼠疫就被徹底消滅了。東北經濟的元氣並沒有受到根本性的損傷。

晚清時的「東北特區」吸引力有多大?從人口的數字變化就可以看出。1840年,整個東北三省只有大約300萬人,而七十年後,也就是1910年時,東北人口已經爆增至1800萬。

人口多了,自然就是人丁興旺。有種地的、有手工業生產的、有做生意的。用現在話說,就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全部帶動起來。農業、工業、商業、服務業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城鎮星羅棋布,城市逐漸繁榮。東北的經濟得到快速提升。儘管這裡的冬天很漫長,但無法阻擋人們開發的熱情。

後來的滿洲國經濟為何那麼發達,除了日本人特有的體制外,還與晚清打下的堅實基礎密不可分。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也是一個奇蹟,而創造這個奇蹟的竟然都是流放的犯人、要飯的災民。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清陳事美 的精彩文章:

太平軍北伐或許就是一場「假北伐」

TAG:晚清陳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