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拿孩子太當孩子

別拿孩子太當孩子

編輯︱朱玲奕、陳宗鶴先生

—— 新都市年輕群體第一微刊

別拿孩子太當孩子

上周我請了個研究劇作的朋友來給我團隊的編輯們培訓怎麼講故事。她的培訓方法是先讓每個人講一個自己悲傷的故事。我有個同事Jane給我們講了她的故事:

我爸媽帶我移民,從上學一開始就在美國,中國字都認識很少。13歲那年的某天,我媽突然跟我說了一句:「準備一下,我們後天飛。」就這樣算是通知了一聲,不容分辯,沒給我任何去接受的時間,更沒有和小夥伴道別的機會,就被拉回了北京。

我實在接受不了,在真要上飛機那天就在機場逃跑了。後來在機場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我被找到被帶上了飛機。

到北京以後我爸媽就直接把我安排進了一所中國的普通公立初中。住校。上課幾乎都不太能聽懂,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同學中去更是讓我不知所措。突然一個人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很不同的文化,被安排住校的感覺就像是坐牢。

我們學校的大門每天天沒黑就關起來了。我們住校生就被關在裡面。有一天天黑以後我就去翻大門了。那是一個很高很大的門,翻起來其實很危險,但是我最終還是翻出去了。當我的腳從門上落在地面的時候我就高興地一路飛奔……奔到了一家24小時開門的避風塘。

真的,我哪兒也沒去,也沒要做什麼。就在避風塘,我就坐在那兒,坐了一夜。

Jane的這個故事讓我難過了好幾天。我也曾是那樣年紀的孩子,一路走來,今天成了另一個孩子的媽媽。我很心疼眼前這個二十幾歲的女孩子。

「小孩子懂什麼!」當我們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時往往這麼說。可當我真的做了媽媽,認真觀察自己的孩子時,我覺得,小孩子其實懂很多,比大人們以為得多很多。

我幾乎沒讀過什麼育兒經,所以一直不冒冒然談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心得。根本上,我也很討厭把「孩子」和「教育」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掌握了孩子的餵養之後,我覺得更重要的那部分就是自然相處——把他當做一個普通的人那樣來尊重。

我一直在強調親密關係中的邊界問題。和孩子的相處並沒有什麼不同。再小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怒哀樂。做家長的不應該把孩子長期看成一個附屬物,任意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們。

當然,因為孩子太小,思考能力表達能力都有限,家長就難免簡單粗暴。所以我有個原則性的基本方法,就是凡事我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會期望別人怎麼對待,選擇我自己喜歡被對待的方式對待孩子。

總結細點兒,可以歸納為以下這些:

1. 有限的範圍內,讓孩子自由選擇並尊重他的選擇

我發現很多家庭都會把孩子的位置擺放在兩個極端上。有時候把他們擺在家庭的最上層,家裡所有人的所有資源都圍繞著孩子的需求來安排。孩子就是家裡的「小祖宗」。

而在另一些時候,在大人們要「為了孩子好」,要為他們的人生做決定的時候,孩子又變成了家庭的最底層,需求完全被忽視,被迫接受一切大人的指示。自己的人生全憑爸媽導演。

躁鬱症在英文里叫做Bipolar Disorder:對於極端的混亂。我很喜歡這種說法,覺得可以擴展到很多事情上。對於尊重孩子的這種兩極間互跳就是教育上的Bipolar Disorder,是病態的,得治。

就拿孩子吃飯舉例,有許多許多家長有「喂孩子焦慮症」,總想讓孩子再多吃點,好長個兒好變更聰明。於是連自己是否吃飽了,很多孩子也是做不了主的。

我的好朋友尹珊珊,從小就不是很愛吃飯,於是整個童年在媽媽被逼多吃飯的陰影下長大,非常不快樂,以至於有段日子她把吃飯和不開心划上了等號。惡性循環。後來她也有了孩子,吃飯也不如網路上小蠻吃得那麼多,珊珊也不是完全沒有焦慮過,但最終還是把是否吃飽了的感受還給孩子。吃飯,作為人的最基本需求都不能由自己決定,還談什麼尊重?

前兩天我正好見到了珊珊的孩子,健康活潑,個頭標準,雖然不胖但是特別結實,抱起來很是有點重量。每個人對食物的需求量是不一樣的,很多那些「為了孩子好」的用心良苦都不科學。

有人會覺得孩子小,就算有讓他做決定的心,他自己也沒這個能力啊!沒錯,你讓一個兩歲的孩子思考想要什麼做生日禮物可能很難,你可以讓他/她選是想要恐龍還是小豬佩奇。這就是在有限的範圍內做選擇。

2. 沒有辦法讓孩子做的決定,充分溝通獲得理解

我自己的兒子Roger三歲半了,這個7月,他要自出生以來第一次搬家並且更換幼兒園。

未來他的人生中還會有發生很多次升學、換學校,我希望未來我們可以一起分析,越來越多地聽他自己內心的聲音,支持他做自己期望的選擇。但是現在還不行。他還沒有足夠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去判斷哪所幼兒園更好更適合自己。這個決定只能由我們代做。

今年4月的時候在我和丈夫最終確定要更換的幼兒園前,我們帶著Roger一起去新幼兒園參加一個周末活動。一路我們都在跟他鋪墊這家幼兒園有多好玩兒,老師有多nice,可到了幼兒園門口他就堅決不進去。我們好說歹說抱進門,他就開始特別激動地要求離開,我們勸說,他就哭,持續地哭了五分鐘後我們帶他離開了。

那之後的頭幾個星期,他一直在詢問是不是真的要換幼兒園,能不能不換,有時會堅定表示不想換。我們一遍一遍跟他講要換幼兒園的原因,說理解他的心情,說新幼兒園的優點,答應他以後還會帶他回去探望現在的老師和同學。差不多一個多月的努力,再說起換幼兒園,Roger終於不再反抗,詢問變成了一些有建設性的問題:「就是那個門口有恐龍的幼兒園嗎?」「Andrew(他現在的老師)會去嗎?」「他們也打棒球嗎?」……

上周聽完Jane的故事以後,我準備在放暑假前,再陪Roger去新幼兒園逛幾次,熟悉熟悉,而不要秋天一開學就把一下子他一個人扔進一個陌生的環境。

3. 「放低教育」,一起玩兒

我忘了在哪兒看來的,說有個年輕人說和父母一直有很棒的關係,成為他人生中一個可以一直可供挖掘給他力量的寶藏。採訪者問有什麼經驗可以介紹嗎。他說從懂事起他們一家人都要盡量一起晚飯,每個人都要在晚飯時分享一件白天遇到的事情。

聽起來好像特別簡單,有幾個家庭做得到?

那麼這個很難很難,沒幾個家庭做得到的東西是什麼呢?少教育,多分享。

我離開自己父母的家已經15年了。這15年我都很少很少和我爸通電話,見面的時候也很怕和他聊天。我的爸爸,真的是個教育者。事事總怕我走彎路吃虧,所以事事都要教育都要指導。早些年在我還會每周打電話給他的時候,每次電話他都要拼儘力氣去教育我,小到車應該怎麼開,大到人應該怎麼做,一條一條細細說來。我基本插不上話。

後來,我努力去改善這種溝通方式,我說:「爸,每次都是你在教育我。可是你知不知道我現在都有哪幾個朋友?都在學習什麼課程?有沒有遇到過什麼不開心的事?你什麼都沒有問過。同樣,我也不知道你最近都遇到了什麼人什麼事,我們之間只有你教育我,而沒有基本的了解。」

可能他也意識到有問題,後來就開始嘗試在電話里關心我。然後多半是在我話沒講完,他就馬上下判斷「這件事情你這麼做不對。」甚至「你這麼想不對。」

我成年以後沒有過分享式的親密的原生家庭關係,也就談不上在遇事時來自家庭的力量。

我們很多初為父母的人吧,都有這樣的決心,不再如父輩教育我們那樣錯誤地教育孩子。然而跳出怪圈的卻沒幾個。

此刻,我的孩子只有三歲多,我還不能說我做到了。但我真的在努力地做。我相信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不是口述的那些大道理能帶來的。大多數時候得是他自己的經歷,是我們一起的經歷,在那些過程中潛移默化得來的。

現在每天,我不光是給我的孩子講故事,也和他聊天,控制自己不要急著下判斷,多傾聽。接下來等他再大點,我也會給他講我每天生活中發生的可笑或者難過哪怕平常無奇的事情。

我們首先是親人,然後才是母子。

4. 從尊重孩子開始讓他們學會怎麼尊重別人

我們常會遇到搶人東西,打罵別人,哭鬧不止的小孩子。我們會輕而易舉地去評判他們「沒教養,不知道尊重別人。」

追問一句:他們是如何變成不懂尊重別人的小孩子的呢?他們自己是否得到了尊重呢?

前些日子我的朋友櫻桃發了一條微博,講了兩件事——

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接觸到的第一份人際關係就是親子關係,他們將在對這個關係的感受中學習未來面對別人的一切規則。你沒辦法一邊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一方面讓他學會去尊重別人。

5. 愛是互相的,讓孩子體會付出愛的快樂

中國的傳統教育,崇尚孝順。孝順是什麼?他是一種對愛和照顧的要求。原因是因為我在你幼時為你付出了很多,所以你長大了也要為我付出很多。

我想我大約不會教育我的孩子孝順。因為我覺得這個詞壓抑,所有對愛的要求都是無力的。

放到男女關係里舉個例子就會很容易理解。「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怎麼可以拋棄我?」和「我從小把你辛辛苦苦養大,你現在怎麼能違抗我?」有什麼區別?可以為了孝順去選一個父母覺得更穩妥的工作,為了孝順在不想結婚的時候硬去找個沒那麼順心的對象。但這些都和順從有關,和愛無關。

到你老了你又跟孩子說,我不需要順從,我需要愛。

又是一種走極端的範例。畢業以前孩子是家裡的祖宗,全家人傾其所有去愛他,愛到淤出來。邊付出,還邊這麼教育孩子——「我為了你多麼多麼不容易……要不是為了你我就……」畢業之後你突然要求孩子來關心你愛你。可孩子不會啊。孩子被當成孩子二十年,如何一朝長大?即使想去學,一想到你過去付出愛是那麼痛苦,他又該拿什麼動力去真的愛呢?

除非有受虐傾向,否則所有愛的永恆動力都是快樂。從他還小的時候就給他機會去享受付出愛的快樂,長大以後他自然就容易是一個積極的能夠付出的人。

我沒讀過太多育兒經,也沒琢磨過太多怎麼去教育孩子。我的想法非常樸素,他是一個人,地位不高也不低;他是我的親人,我會愛他,我也希望給他機會愛我;他是我最在乎的人,我會好好尊重他,也希望他能因此學會尊重人。

別拿孩子太當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先生手賬 的精彩文章:

人死為大,有多大?

TAG:先生手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