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的價值:濫觴期還是黃金時代?
編者按一張海報里能承載什麼,側重突出什麼,讓人產生怎樣的聯想與情緒,是設計師需要綜合考量的基本點。而近乎完美的、富有創意的海報設計更是設計師巧思與智慧的體現。「2017第八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展覽,啟發觀眾對於海報生存現狀以及未來的思考。
Agnieszka Popek Banach﹠Kamil Banach Romeo and Juliet
1837年,法國藝術家路易斯·達蓋爾(Louis Daguerre)發明了能保留影像的攝影術,它迫使當時的畫家開始思考用與前人完全不同的創作方式去回應。湧現出諸如「印象派」、「點彩派」等各類創新的思想與畫風,也讓繪畫藝術得到一次新的升華。回到今天,海報與海報設計師遭遇到了十九世紀繪畫同樣的問題:即今天,我們如何看待海報的作用和價值?
海報——一百餘年以來一直是記錄人類各種價值觀的載體,記載人類社會文明演化的代表性媒介,具備獨特的文獻價值與審美意義。各種風格的海報和難以計數的海報設計師讓海報藝術成為平面設計一道靚麗的景觀,全球許多國家還紛紛為海報開辦了雙年或三年展,形式各異,猶如嘉年華一般,記錄著海報創作的狂熱與激情,也記錄著社會與人文、設計與藝術、印刷與技術演進的脈絡。
Kari piippo Homage to Umberto Eco 1932-2016
時代在發展,設計的定義在不斷更新,海報設計的媒介屬性也在發生變化。從舊媒體時代到新媒體時代,是包括海報設計在內許多的設計門類都無可迴避的趨勢,由於媒介的轉換,海報的身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認同危機。甚至有人會問,平面設計已死,海報還能存活多久?
「2017第八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在這樣一種困惑和彷徨中又如約而至了,60餘位國際知名的海報設計師的一百餘件優秀的海報作品一同亮相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同時也帶來了或許是全世界海報設計師們一同想要表達的問題:
屏的時代,海報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海報是藝術嗎?
是孤芳自賞還是解決問題?
技術媒介的革新給海報增添了可能性還是逼上了絕路?
海報中蘊藏的形式語言如何推動設計教育?
「海報設計」會不會在這個時代慢慢走向沒落和消亡?
諸如此類的問題有許多,本期我們邀請幾位專家來談談海報設計的那些事兒,希望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討論能為海報設計發展留下一份檔案和範例,同時也把設計問題的討論引向更廣的範圍,相信設計師們可以滿懷熱情地去迎接、去重建海報藝術的未來。
Finn Nygaard Dexter Gordon Jazzhus Montmartre Copenhagen
美學探索和生活智趣
人物名片畢學鋒,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會員、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學術委員。
問:海報是藝術嗎?
我覺得海報作為平面設計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富有藝術性的載體,它不但是海報藝術家自我身份營造的舞台,也是對圖形、字體、風格創造的最好體現,甚至承載著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思考,尤其是對於文化主題或者叫精神主題的海報作品,更能體現它對美學探索和生活智趣的哲理。當然,我認為海報體現設計師在圖形語言的探索和創造方面完全是藝術和美學的結晶,在我的心目中海報不遜色於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它就是藝術。
畢學鋒 妙法自然
問:是孤芳自賞還是解決問題?
我不認為是什麼孤芳自賞,而是要提升社會對設計審美認知問題。我特別反對那種一群人看著一塊石頭努力想像成金猴攬月的傳說,而不理解哲理和幽默風趣的圖形寓意;反對那種只理解文本信息而忽略字形帶來的時代氣息或字體的創作。解決問題並不難,難的是學會用自己的方式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這個越來越多元的世界更需要多元的表達和呈現。
松石博幸 Grave of animals
問:平面設計已死,海報還能存活多久?
早就說平面設計已死,但今天比任何一個時期發展得更加朝氣蓬勃,只能說和平面設計相關的媒介在發生著變化,既給設計帶來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也給傳統媒介帶來了衝擊,但是設計的核心價值和視覺溝通的作用沒變。
海報作為一種紙質和印刷的媒介形式,的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面臨挑戰危機,但是對視覺語言的創造和信息傳播的關係不會改變,當然我們也理性地看到現今世界,海報展面臨的危機,有些在調整,有的甚至已經停辦。未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如何走,這次提出的問題也是想讓大家重新去思考,我們想更好地關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反映未來海報與媒介發展的關係、未來設計與社會的作用關係、展覽競賽和設計師生存成長的關係、設計前沿和設計教育的關係等等,我們也需要認真梳理再次出發。
Michal Batory Salon Ideal
海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人物名片趙燕,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創始人
問:今天,我們如何看待海報的作用和價值?
過去海報的作用和價值不太會受懷疑。而今天人們開始有疑問,是由於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時代新的媒體發展,例如電子媒體廣告和影視動畫廣告,新媒體佔領了很多空間。所以,引起了部分人的懷疑,懷疑平面設計形式是否適合當今的時代,是否已經被淘汰了。
雖然今天電子媒體比較發達,影視動畫、交互設計和手機等新媒體蓬勃發展,佔領了許多的空間。但同時傳統媒體的廣告和海報並沒有消失,它們也發展得很健康。例如電梯廣告,我國高層住宅、高層商務樓有數量龐大的電梯,電梯間四壁和走廊,紙質廣告發布密度非常大。
再如地鐵廣告,國內各城市有數量龐大的地鐵,地鐵站內到處都能見到紙質廣告。另有報紙、雜誌、直郵、戶外等傳統媒體並未消失。所以,事實上與人們主觀臆想的不一樣,紙媒體的海報和招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毫無疑問,海報仍然有比較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趙燕 拯救傳統 作品
問:海報蘊藏的形式語言如何推動設計教育?
從海報所包含的內容來看,它的要素第一分為圖形、色彩、文字(字體)、標識等,第二方面是藝術表達、創意、編排等,它所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海報在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當中是一個首要課程,這個課題比其他諸如標誌設計、字體設計、色彩設計、編排設計更重要。所以,在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招貼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現在的課程當中,我們已經引入非常多的跟電腦有關的工具類的課程,把它編為設計基礎課程。電腦軟體僅僅是工具,這些工具是為更好地表達藝術而服務的。海報的形式語言教育是一個平面設計師必修的核心課程。
Meysam Namdar A feast epistle
/
Erich Brechbühl 2016 Welcome
Sebastian Kubica Orient expres
Change is good 100% left 2017
Parisa Tashakori Women"s rights
Joanna Górska and Jerzy Skakun Camp Cataract 2017
Fons Hickmann Wiesbaden Biennale Kopie
Niklaus Troxler
岡特蘭堡 IlTrovatore
G?tz Gramlich Kunst fuer alle
文| 厲亦平
綜合整理
編輯| 鑠鑠
轉載自美術報公眾號


TAG:最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