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味道——紅燒獅子頭
大寒時節,煙台天寒地凍了。很久沒穿毛衣毛褲了,都穿上了。裹得像狗熊,出門依舊冷。
在變天之前去超市搶購了一些蔬菜。盤算著冰箱有魚有肉,隨便一搭就是一葷一素。有葷有素,有酒有肉,燈暖熱酒,始終溫飽就好,就好。
整理冰箱,發現了幾包每次包餃子留下的肉餡。拿出兩包,準備做紅燒獅子頭。想著再配上一把青菜,再來一碗熱騰騰的米飯。然後就不停地直咽口水。然後餓了。
這菜,小時候回老家,奶奶必做的菜。尤其過年,奶奶要做很多獅子頭。要買很多的肉,買回來先將肉洗凈,將肉上的筋全部割去剔除。開始切肥肉丁了,肉丁不能太大了,約在3毫米左右,然後再把瘦肉用刀剁細,奶奶叫「 細切粗斬。」
切好後,肥肉和瘦肉拌在一起,調味,煎好。煎好以後一個個碼好放在竹籃子里,掛在屋檐下。那時戶外就是天然的冰箱。紅燒時配上青菜或塌菜,十幾分鐘後,便可以聞到四逸的飄香了。燒到湯汁濃郁,青菜軟糯,微黃,就好了。
我不時地跑到灶間看看,等著奶奶起鍋。菜一上桌,瞬間吃掉一個肉丸子,肉湯泡飯,又瞬間幹掉兩碗米飯。青菜吸足了肉汁,又甜又鮮又軟 ,比肉還好吃,滿足!
我對吃的熱愛,與從小經常回奶奶家有關。奶奶家是當地的大戶人家,做菜很講究。我的味蕾就是從那時候養成的。
記著從臘月開始,奶奶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買各種好吃的。加工各種餡的包子。包子通常奶奶拌好餡,送到點心店加工,蒸好了再取回來。我尤其愛吃蘿蔔絲、豬肉渣餡的,一次能吃3-4個。紅豆沙餡,細膩香添。重要的是每一個包子里都有一塊晶瑩剔透的肥肉,哎呀,香死了。
屋檐下掛滿了鹹肉、咸雞、香腸等等。這大多是我在北方不曾看到的。奶奶8個兒女,加上媳婦女婿孩子,都回來過年。真熱鬧啊。現在過年,雖然是也吃好吃的,但是沒了那時的熱鬧和期待了。想奶奶了。
下班回家,取肉餡、調味、煎丸子、紅燒、一氣呵成,算是鞠躬盡瘁了。做吃的,總讓我充滿了快感。好心情,才能做出好的菜。
我做的紅燒獅子頭,已經沒有奶奶那麼講究了。圖省事總是買現成的肉餡,只是把肥瘦的比例弄好。有點偷工減料。但是還是很好吃。
室友平常不吃肉的人,吃了兩個。
我驚著了。
我:「 以為你只吃菜呢?"
室友:「 天冷,多吃肉,像你一樣胖不怕凍。」
想罵人。吃一口肉丸子,忍住了。因為的確好吃,罵不出來了。看來婚姻改變不僅是飯量,還有脾氣。
檢驗一個葷菜是否好吃,看一個平時吃素的人的態度就行了。
搭伴過日子,像買彩票一樣,想中頭彩,真不容易啊。
真好的吃啊,真好的冷啊。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愈發覺得生命的無常。
有時,轉眼就是永遠了。
永遠有多遠,就是每一天啊!


TAG:九九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