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解析抗戰時期的地雷戰

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解析抗戰時期的地雷戰

原標題: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解析抗戰時期的地雷戰


地雷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具有悠久歷史的武器。1130年,金軍攻打陝州,宋軍使用埋設於地面的「火藥炮」(即鐵殼地雷),給金軍以重大殺傷而取勝,這是人類歷史上大規模使用地雷的最早記錄。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發明了各種烈性炸藥和引爆技術,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樣化發展,從而誕生了現代地雷。


地雷本質上是一種防禦性武器。世界各國對地雷的運用,基本上都是與其他副防禦設施相結合,以遲滯敵方行動。然而在抗日戰爭中,我敵後抗日軍民發揮聰明才智,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將地雷戰發展成一個完整的戰鬥體系,並與地道戰、麻雀戰並列,成為敵後人民戰爭頗具代表性的戰鬥式樣之一。


土地雷,群眾造


抗日戰爭爆發,八路軍主力挺進華北敵後,迅速完成了戰略展開,放手發動群眾,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八路軍軍工部在太行山區建立起一批兵工廠,因陋就簡生產武器彈藥。地雷這種相對簡單,對材料和生產設備要求不高的武器,自然成了八路軍兵工廠的主要產品之一。


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


太行山區有煤和鐵礦資源,當地群眾有傳統的土法煉鐵技術。白口生鐵含碳量高、質硬而脆,是做雷殼的好原料。1940年以前,八路軍兵工廠生產的制式地雷用白口鑄鐵澆注成雷殼,內部裝填1斤黃色炸藥。這種地雷的製造成本相當於3顆手榴彈,因其威力較大,主要供應主力部隊,以及獎勵給作戰有功的民兵武裝。


1945年以前,八路軍兵工廠尚不能自制炸藥。生產地雷所需的黃色炸藥,只能從敵人手裡繳獲,從未爆彈里拆卸,或是通過秘密渠道採購。隨著敵後游擊戰爭規模的日益擴大,有限的黃色炸藥必須用於生產更為急需的炮彈和手榴彈上,因此紅色兵工戰士們開始嘗試往地雷里裝填黑色火藥。


由於黑色火藥爆炸力弱,兵工戰士們將鑄鐵雷殼做大、做薄,填入更多的黑色火藥。最後試製出來的地雷儘管比制式地雷重三四倍,但威力連制式地雷的五分之一都沒有,因此稱其為「土地雷」。雖然威力有限,但這種土地雷的製造成本僅及一顆子彈,而且製作簡單,便於推廣。


雖說土地雷技術含量不高,但八路軍軍工部門在指導群眾生產時,依然對質量提出了嚴格要求。例如,用於配製黑火藥的木炭,要求用上好的木料燒制。有一次,有人將棗木燒制的木炭作為黑火藥原料,軍工部門當即責成將這批次的黑火藥封存,所有木炭重新檢驗。



抗日民眾自製土地雷


生產鐵制雷殼,需要做模具,翻砂,化鐵水澆注。轟轟烈烈的群眾性造雷運動開始後,鐵制雷殼供不應求,只要是能裝火藥的密閉容器,例如洋鐵桶、瓦罐,甚至尿壺都被群眾用來當雷殼。用這些東西做成的雷殼,爆炸後產生的破片不夠多,群眾就將一些碎鐵片、鐵釘混在火藥里,以增強殺傷力。


瓦罐雷雖然製造容易,但群眾家裡的罈罈罐罐數量也有限。而制陶是個技術活,不僅要有陶土,還必須有專業設備和專業人才。後來,群眾開始將石頭掏空做雷殼。石雷便於偽裝,且因為不含金屬,日軍探雷器材無法發現,爆炸後飛濺的碎石殺傷力很大。因此,在敵後軍民製造的各種土地雷中,以石雷的產量最大,應用最為廣泛。當時,群眾把造石雷的方法編成歌謠:「一塊青石蛋,當中鑽個眼,裝上四兩葯,安上爆發管,黃土封好口,線子在外邊,事先準備好,到處都能安,鬼子來『掃蕩』,石雷到處響,炸死大洋馬,留下機關槍,保衛老百姓,保衛公私糧,石雷真頂事,大家趕快裝。」

針對日軍工兵掃雷,抗日軍民發明了反工兵探測的化學雷。這種雷是特製的硫酸地雷,利用硫酸和炸藥混合時發生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引爆。做法是在日軍工兵可能經過的地方,把地雷的蓋子打開,口子上放一片蠟紙,再倒上幾滴硫酸,然後把蓋子蓋上,小心埋好。日軍工兵起獲地雷後,地雷作為戰利品放到汽車上運回據點。汽車開動後一顛簸,硫酸就從蠟紙旁邊流進雷裡面,引起炸藥爆炸。這種化學雷讓日軍工兵傷亡慘重,直到抗戰勝利結束,都沒能搞清楚其工作原理,尋找應對之策則更無從談起了。


地雷戰普及後,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總結經驗,在地雷的引爆方式上不斷創新,先後製造出了拉雷、踏雷、絆雷、夾子雷、膠皮雷、子母雷、梅花雷、頭髮絲雷、馬蹄雷、飛行雷、水雷、三角雷、蠍子雷、魚鉤雷、天雷、洞雷、釣鉺雷、丁字雷、通電雷、空中絆雷、虛實連環雷等不同品種,令敵人防不勝防。



在地雷的埋設偽裝上,各地民兵動腦筋


地雷戰,成體系


最早研究地雷戰的,是129師工兵主任王耀南。1938年,朱德命令王耀南利用特長和經驗提出幾套以弱擊強的戰術,把複雜的技術變成通俗的方法。王耀南根據紅軍時代使用地雷的經驗,結合華北敵後戰場實際情況,提出了最早的地雷戰戰術構想。1940年,王耀南攜帶一部分地雷在涉縣、遼縣、黎城等地打了幾個小型試驗戰鬥,隨後總結推廣。就這樣,地雷戰遍地開花。


開展地雷戰的前提,首先必須將群眾充分組織起來。在敵後根據地,除了主力部隊,還有軍區武裝。各縣都有縣大隊,區有區小隊,各村青壯年參加青救會、青年抗日先鋒隊等民兵組織,婦女有婦救會,兒童有兒童團。每個年齡段的群眾,都加入了不同的組織,各司其職,形成了一個嚴密的聯防體系。


華北地區地貌複雜,各村根據地形、地質特點,在防禦體系的建設方面各有特色。在山區,通往山村的道路可能就一條或兩條,而且地勢陡峭,多地段埋設地雷就足以遲滯日偽軍前進速度,為村裡組織防禦及群眾安全轉移贏得時間。


在平原地區,因為道路多,用地雷封鎖所有道路是不現實的。抗日軍民對地下連通的菜窖、小地道進行改造,使這些只能藏人的原始地下通道變成可以防毒、防水、防挖,可以藏、可以打,村內村外聯成一片的戰鬥地道,並與高房工事、地堡及村外工事相結合,形成一個攻防兼備的作戰體系。在這種防禦體系里,地雷主要埋設於村口、門後、炕頭、水井旁,以及用以掩護地道口。地道口附近埋設的多為拉發地雷。等敵人靠近洞口時拉響地雷,既襲擊了敵人,又封閉了地道口,使得敵人無可奈何。


當日偽軍圍困某一村莊時,抗日軍民通過地雷戰的遲滯和地道戰的堅守,使得進攻之敵無法快速佔領村莊,從而喪失機動性。同時,地方武裝和主力部隊可以藉機圍魏救趙,攻擊敵方兵力薄弱的據點,使日偽軍顧此失彼。


地道口附近埋設的多為拉發地雷


在這個聯防體系中,如何充分發揮地雷威力,儘可能多地殺傷敵人,遲滯敵人行動,是一個關鍵環節。在地雷的埋設偽裝上,各地民兵動腦筋,創造了許多巧妙的埋雷方法,如在敵人行軍路上把埋地雷的地方印上車輪痕迹,表示行車已過沒有危險;在無雷的地段卻故意挖出新土,有時還插上紅旗,旗上寫著「小心地雷」;在狹窄的山路上用白灰划上許許多多的圓圈,並註明「腳下留神」。這些圓圈有的有雷,有的無雷。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搞得敵人膽戰心驚,不敢貿然前進。有一次,日軍150餘人在陽城縣「掃蕩」中,臨近紫江村時,先頭部隊踏響地雷,後面士兵慌亂奔跑,連連被炸倒,當場喪命19人。敵指揮官令工兵開路,見可疑的石頭就畫圈,一路上石頭遍地,數不清,畫不完,隊伍像蝸牛似地爬行,仍然兩次踏雷,死傷30多人。在開展反「掃蕩」鬥爭中,幾乎村村戶戶都造看家雷,埋設在門前屋後、炕頭、灶口、柴堰、井台、鍋底等地方,使敵人不敢進屋,不敢亂翻,有效地保衛了村莊和家院。


地雷的埋設是個技術活,得事先根據地形、地雷種類和實際情況埋,等鬼子來了再挖坑是不行的。各村都早早派了技術骨幹把村子附近的地形研究透徹,事先在必要的地點挖出一些預埋坑,拿鬆土填上,表面偽裝的和正常路面一樣。敵人來了,就趕緊扒開土,把地雷埋進去。除了這種預置坑,民兵們還會在通往各村的主要路口埋設數量不等的地雷。這些地雷以觸髮式為主,但都不插弦,埋的地方都用一個小草筐扣住,以防止不知情的老鄉誤踩。埋雷的地方都設有專人值班,附近山頭上設置觀察哨,互通聲氣。地雷附近的民兵一接到消息,就立刻掀開草筐,把弦接上去。這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那句話:「不見鬼子不掛弦」。


這兩種布雷方法解決了誤傷群眾的問題,使得群眾開展地雷戰時無後顧之憂。日偽軍為對付防不勝防的地雷,往往驅趕百姓或羊群走在隊伍前面趟雷。對於後者,抗日軍民們通過調整壓發地雷的靈敏度,使得羊群踩上去沒事,但敵人踩上去就爆炸。但一則踏發引信製造相對複雜,數量不多,二則這種辦法欠缺靈活性,因此敵後軍民使用更多的,是拉發地雷。


拉發地雷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靈活選擇引爆地雷的時機,可以更好地發揮地雷威力,但拉索的距離越長,引爆成功的概率就越低。為確保引爆成功,拉雷手往往需要隱蔽在距地雷十幾米的地方。這不僅要求拉雷手有非凡的勇氣和堅韌的心理素質,還要解決地雷引爆後拉雷手如何在敵人密集火力下安全撤退的問題。


為此,敵後軍民想出了很多辦法。不僅事先布置好戰鬥組、狙擊組,配合、掩護拉雷手撤退,還在拉雷手預先規劃好的撤退路線上,再預埋好拉發雷或壓發雷,以阻擊尾追而來的日偽軍。即便是如此,拉雷手的傷亡概率仍不小。但廣大抗日軍民仍同仇敵怯,前赴後繼,讓日偽軍聞雷喪膽。



拉雷手準備引爆地雷


土地雷,大作用

八年抗戰期間,敵後抗日軍民製造了多少顆土地雷,如今已經無法考證;由於地雷戰的戰果是零散的,土地雷到底給日偽軍造成的傷亡亦無法統計。但是在日偽軍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群眾性地雷戰的成果。


太原偽《山西新民報》曾在一篇記述民兵活動的文章中供認:「日軍於行軍中時常于田中、道上及各地發見無數之地雷,時見二尺寬之狹路上前行軍隊留下之紙條上書:『注意地雷』……尚有在開門之際轟然爆發者,此系以線繫於地雷之信管上,開門之際,即可牽動爆炸者。此外尚有設置於灶內或炕內,待日軍不加註意點火利用時以致傷害者。日軍部隊對此殘忍已極之神經戰,須以極端之細心,於通路門後、灶口、炕內各地加以搜索。」


原日軍獨混第五旅團第12獨立警備隊衛生曹長桑島節郎,在他所著的戰爭回憶錄《華北戰紀》中,記載了兩個地雷戰例。一是在1942年12月,第3次魯東作戰中,第19大隊的討伐隊在鋸齒牙山的山麓遭到拉發地雷的襲擊,炸死大隊副官吉田正中尉,炸傷軍醫官岡志豆雄中尉、書記官村田藤信軍曹等七人。二是在1943年5月21日凌晨,桑島節郎所在的第17大隊在從大辛店向西南行軍途中,埋伏著的抗日軍民拉響地雷,日軍無電線通訊班的9名官兵非死即傷,整個大隊因天黑情況不明,在原地待了整整3個小時,直到天亮方才敢繼續前進。


地雷戰的偉大意義,不僅僅在於殺傷了多少日軍,也不僅僅在於推遲阻礙了多少次日軍的掃蕩,給抗日軍民的撤退換取了多少寶貴的時間,減少了多少犧牲,而在於破壞了日軍在淪陷區的統治基礎。


日本佔領軍由於兵力不足,因此只能將有限的兵力部署在各據點裡,通過四通八達的公路,聯成一張統治網,瘋狂掠奪佔領區內的資源,藉以反哺其戰爭能力。由於日軍相較我抗日軍民不僅在武器裝備上大大佔優,而且在交通、通訊方面也遠超我軍,因此在抗戰期間,我軍要想強攻日軍據點是相當困難的。如果戰事膠著,還將在幾天內面臨周邊地區日軍增援的包圍。


地雷戰普及後,日軍的機動能力大幅下降。由於在主要道路上埋設了地雷,日軍的重裝備如山炮等無法通行。即使不計代價地強行通過,行軍速度也大打折扣。到抗戰後期,地雷戰已經由剛開始的被動防禦發展到主動出擊。抗日軍民甚至將地雷埋在日偽據點附近,迫使敵人困守在據點裡,不敢輕易外出。如此,日軍在淪陷區的佔領就被切斷了聯繫,統治網分割得支離破碎。尤其在1944年~1945年的大反攻階段,根據地軍民就是依託這個辦法一步一步把日軍「擠」出去的。


結 語


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兵民是勝利之本。威力不算大的土地雷,在充分發動起來、組織起來的敵後抗日軍民手中,形成了完整的作戰體系,創造出了全新的人民戰爭作戰樣式,在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爭中,發揮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刊載於《軍事文摘》雜誌2015年第9期,作者:殷 傑。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文摘》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傳奇巴爾博:從跨洋飛行秀到離奇死亡

TAG:《軍事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