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攝影-兒童照留下的應該是什麼?
今天的推文與大家分享個話題,文長圖少請大家耐心閱讀
自上一篇兒童攝影主題推文已經間隔有一段時間沒發了,今天朋友還在玩笑說「你最近又脫更了」,其實自上一篇兒童攝影主題推文後也一直在構思下一篇應該傳遞點什麼(為自己的脫更找個借口),直到昨天和老婆一起去沈城某影樓給喬喬的2周歲照選片,因為拍的時候是媽媽和姥姥帶喬喬去的,本人沒去上,影樓稱6套衣服拍攝了100多張照片,精修製作了50個版面,但能選入冊的版權是18張,對於一些家長來講可能很難從100多張照片製作的50個版面中篩選出18張版權入冊,如果想留下更多的照片就是~~~加錢,影樓的套路你懂的。
說實在的照片拍攝的服裝主題,寶寶的表情捕捉,後期製作之精美,專業程度都可謂是高水平級的。但我和老婆選片時竟然篩到了只剩14張,最後還是從篩掉的照片中找回了4張。說了這麼多想要傳遞的是我倆選片的初衷是每組服裝主題留下幾張精彩的表情就可以了,留下的照片再多也只是服裝和pose的變化,上一篇推文「兒童攝影-不同風格不同感覺」中已經介紹過,這就是影樓風。那麼給我們家長帶來的思考是,兒童照留下的應該是什麼?
本人之前比較喜歡風景攝影、旅行攝影,接觸兒童攝影主要是自家有了寶寶後。在兒童攝影上本人的觀點是在準備給小孩子拍照前,有兩點初衷要先了解的:
想必每人的家裡都會有幾本泛黃的相冊,十幾二十年後還會翻出來看看。那麼,好的兒童照應該是在十幾二十年後,孩子長大了翻出來看,應該是生動的,溫馨的,充滿活力,不會感覺到太尷尬的。之前豆瓣上有個活動,晒晒網友們那些不堪回首的童年照,比如下面這樣的:
現在兒童攝影泛濫,除了專業的影樓還有各種自由攝影人,攝影工作室,弄幾個布景,搞幾套服裝,在通過後期製作,拍攝主題照、親子照、創意照。但是問題是等過去十幾二十年後我們再來翻這些照片時,會不會覺得像我們現在看上面的這些童年影樓照一樣呢?
我在網路上找來同樣是拍於八十年代的兒童照,拍攝的地點都是日常的生活場景,沒有刻意的布置場景,也沒有精美的後期製作,同樣也都是再日常不過的服裝。但從照片中你總是能夠感受到當時發生的故事,回憶起當時場景,這才是優秀的兒童攝影。
其實想拍好兒童照,不一定完全依靠專業的影樓,從只談攝影的角度,實際上絕大多數孩子是不適合擺拍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兒童攝影的影樓要有兒童攝影引導師的角色,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逗孩子去散發自然的情緒,流露真實的表情。兒童照是用來回憶的,我並不反對引導式攝影,但相比我本人更喜歡的是記錄的某一瞬間是真實生活中的捕捉,日後翻看照片有真實情感、故事感的照片,所以拍攝兒童照更應該的是回歸到生活中去。如同美食一樣,好的菜肴一定是追求突出天然新鮮食材的,而不是過多的調味調料的搭配。所以你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攝影知識,前期拿捏的不錯,就不需要那麼精心的後期製作,如果覺得色調不好,網路上有各種各樣的照片處理軟體,各種濾鏡各種風格任你添加效果,如果覺得皮膚不美,拿美圖秀秀磨個皮。但照片的核心永遠不是效果,而是照片應該留下的是什麼。
專註兒童攝影、帶娃出遊資訊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