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西壽陽吉昺公家族遷湘川渝之世系研究 來看看有沒有自己的始祖分系

山西壽陽吉昺公家族遷湘川渝之世系研究 來看看有沒有自己的始祖分系

山西壽陽吉昺公家族遷湘川渝之世系研究

綜合湖南沅陵、瀘溪浦市、漵浦渡頭、安化、臨澧、瀏陽與重慶合川、潼南等地多種吉氏譜牒記載,我們對山西平陽吉昺公家族宗支世系進行了研究,經求同化異、斟酌取捨,有一些初淺的認知和不成熟的見解現草擬出來,僅供各地宗親作參考,並期能獲得拋磚引玉之效果。

吉昺公是元季從山西壽陽遷徙江蘇蘇州的。

一世:吉昺,字丙龍,籍山西壽陽西洛蓮花形地槐樹村,生於元季。妣黃氏,生一子:吉昆元。

沅陵譜「丙龍公生二子:元魁、元昆,元昆出征無著」之說恐不確,今從安化、臨澧、潼南、合川等老譜之說,以昆元公一人代表吉昺公之子。吉昺當在元季從山西遷居江蘇蘇州的。

吉昆元是元末遷居江西南昌的。

二世:吉昆元,吉昺公之子,生於元季,於元末出仕,授豫章(今南昌)總戎,遂遷居江西南昌府南昌縣新米市鐵樹宮(一說鐵樹關),入明後閑居在家。妣陳氏、譚氏,生四子:吉求善(一作善求)、吉永善(一作善永)、吉忠善(一作鍾善或善忠)、吉善信(一作信善)。

昆元公的四個兒子及其後代遷往湘川渝等地。

(一)長子求善公及其後代

三世:吉求善(善求),昆元公長子,生於元末,明初出仕。

關於求善(善求)公及其後裔,各地吉氏譜載不一。沅陵老譜載:「善求公出仕後授湖南辰州府,遂籍於沅陵黃草尾。妣易氏,生一子:吉從貴。」安化老譜載:「求善公任湖廣督司,後籍文昌門。」臨澧老譜載「求善公,字世美,明時任湖廣都司令,今岳州文昌門是其支也。」鑒於安化、臨澧老譜中均未載求善(善求)公的子孫世系,而沅陵老譜中卻詳載了求善公的子孫世系,故暫按沅陵老譜之說來介紹求善公及其後裔。待發現岳州文昌門吉氏老譜後,若情況與沅陵譜載不符,則再作修正。

四世:吉從貴(1379—?),由沅陵黃草尾遷居雲從洞。妣楊氏,生四子:長子吉天美、次子吉天郡、三子吉天惠、四子吉天然。

沅陵譜「從貴公歿於洪武十二年」恐為「從貴公生於洪武十二年」,因從貴與從明乃從兄弟,安化譜載「從明公生於洪武十四年」,從貴比從明早兩年出生當是可信的。

五世:吉天美,由湖南沅陵雲從洞遷居湖北武漢(即老譜中所言「分析漢水」)。

五世:吉天郡,由湖南沅陵雲從洞遷居常德黃金閣吉家園;五世:吉天惠,由湖南沅陵雲從洞遷居澧州(今澧縣)永定。

五世:吉天然(1416—?),由湖南沅陵雲從洞遷居沅陵馬底驛白霧保洞頭皮塘沖(天然公遷洞頭之事,在同時期遷入洞頭居住的外姓族譜中亦有記載),妣張氏、肖氏(1425—?),生三子:長子吉成鎰(成一)、次子吉成貳(成二)、三子吉成珊(成三)。天然公與妣肖氏晚年時又遷居其三子吉成三處(漵浦渡頭),歿後與肖氏同葬於漵浦渡頭。

六世:吉成一(1442—?),留居沅陵馬底驛洞頭,其祖父從貴公歿後亦葬於洞頭。妣聶氏(沅陵嘉慶譜序中作張氏),生三子:長子吉良一、次子吉良二、三子吉良三。良一、良二、良三公的後代散居阮陵各地,其中:吉朝攻(14世)攜妻石氏及四子、吉朝選(14世)攜妻胡氏及三子,從沅陵馬底驛洞頭遷居沅陵楠木鋪龍家沖(今稱「楠木鋪吉家」)開基創業;吉通科(15世)攜妻舒氏及四子,亦從沅陵馬底驛洞頭遷居沅陵楠木鋪龍家沖;他們的後代形成沅陵楠木鋪吉氏。吉通志(15世)攜妻顏氏,從沅陵馬底驛洞頭遷居沅陵荔枝溪吉家坪,其後代形成沅陵荔枝溪吉氏。

六世:吉成二,妣糜氏、金氏,生二子:長子吉勝祖、次子吉勝良。成二公挈二子同由沅陵馬底驛洞頭遷居瀘溪縣浦市鎮,後分為吉家頭和浦溪兩房,形成瀘溪浦市吉氏。

瀘溪浦市吉氏興旺發達,前至明代、後至民國,歷經幾百年,浦市吉氏後裔中出了不少能人賢達,其中有好些出仕為官的,還有更多的讀書之人如監生、太學生等,諸如:吉永璋(8世),出仕,明成化己丑年(1469)任廣西梧州道,正德戊辰年(1508)交印回故里;吉仁在(10世),明嘉靖甲寅(1554)恩科進士;吉承掄(14世),字君重,出仕,授江南六合縣令;吉士綸(16世),字克聖,出仕,從巡撫上京,後失考;吉士甲(16世),仕明,任常州通判;吉文樞(17世),字星聚,號斗墟,生於清康熙甲申年(1704)臘月,太學生;吉文旭(14世),字昌明,太學生;吉明高(20世),字謂天,太學生;吉明鶴(20世),字九皋,生於嘉慶庚申年(1800)臘月,太學生;吉明壽(20世),出仕,授九品銜;吉明祿(20世),太學生;吉景員(21世),監生,加捐布政使司;吉景武(21世),吉明壽次子,字伯偃,監生;吉景星(21世),字卿雲,號瑞堂,太學生;吉運藏(22世),字嘉卿,吉景員之子,監生;吉運芳(22世),字仙渠,吉景員之侄,太學生;吉運從(22世),生於道光己亥年(1839)四月,監生,加捐候補知府經歷,欽加五品銜;吉運循(22世),字序堂,太學生;吉運微(22世),太學生;吉運衡(22世),吉景武之子,太學生。

現今在湖南瀘溪縣浦市鎮仍保存著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築「吉家大院」與「吉氏祠堂」,其精緻程度堪比山西的「喬家大院」,目前正在積極申報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浦市「吉家大院」的主人吉隆祥(24世),系吉昺公第二十四代孫、天然公第二十代孫、明壽公第五代孫、運衡公之孫。

六世:吉成三,由沅陵馬底驛洞頭遷居漵浦渡頭,其後代形成漵浦渡頭吉氏。成三公的父親天然公及妣肖氏晚年時亦去漵浦渡頭與成三公居住在一起,天然公與妣肖氏歿後同葬於漵浦渡頭建岩山螺絲形地(一說同葬於漵浦渡頭屋後象形地)。漵浦渡頭吉氏的後代中有入黔、入川者。

(二)次子永善公及其後代

三世:吉永善,字文源,昆元公次子,生於元末,留居江西南昌(即老譜中所言「守業洪都」),明初出仕,授杭州鎮撫,後籍江西吉安府。

一說「永善公後返遷山西原籍」,另一說「永善公後復遷湖南瀏陽,今瀏陽吉氏是其支」,此二說恐皆不確。因山西遷徙江南各地的吉氏中尚未發現有返遷山西原籍之事,而湖南瀏陽吉氏的始遷祖是吉太寶,太寶公是五代後唐時從江西廬陵遷居湖南瀏陽的。

(三)三子忠善公及其後代

三世:吉忠善(一作吉鍾善),字彥卿,昆元公三子,生於元末,明初出仕,鎮守庄浪衛(庄浪衛在陝西)任千戶,後遷居湖南漵浦(即老譜中所言「卜居漵浦」)。妣胡氏,生一子:吉從明。

四世:吉從明(1381—1444),明永樂二年(1404)從湖南漵浦遷居安化柳楊灘(一作柳楊溪),其後代形成湖南安化吉氏。妣程氏,生一子:吉天衢。

安化譜「從明公生二子:天衢、天然」之說恐不確,天然公只是晚年時才去漵浦渡頭與其子成三居住到一起的,當時從明公已遷居安化。今從沅陵譜之說,天衢、天然並非同胞兄弟而是從兄弟,天衢是從明公之子,而天然乃從貴公之子。

五世:吉天衢(1414-?),從湖南安化柳楊灘遷居安化唐家灌(一作唐家觀)開基創業。妣扶氏(1425—?),生四子:吉應敏(1444—?)、吉應信(1448—?)、吉應政(1452—?)、吉應敬(1458—?)。

安化吉氏後代中有入川者,現摘要如下: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天衢公的裔孫吉思楚、吉顯文(1632—1714)叔侄,率家人從湖南安化縣東坪鄉十三都三甲遷徙至四川蓬溪縣葺山鄉玉溪口方家溝、陳子溝(今屬重慶市潼南縣)。康熙四十六年(1707),又有天衢公的裔孫吉顯瑤從湖南安化縣東坪鄉朱溪保魚膠溪大茶園遷四川蓬溪縣葺山鄉玉溪口青石小溝居住,後於雍正三年(1725)遷至四川三台縣危月鄉踏水橋橫溝(今吉家溝)。

湖南安化、重慶潼南吉氏的輩序均為:「本元善從天,應永廷芳彥,崇文思顯祖,尚德定昭先。忠孝家聲茂,詩書世澤綿,經綸成大業,邦國重名賢。佑啟才華盛,祥開甲第聯,楚南恢洛緒,千百代相傳。」

四子信善公及其後代

三世:吉信善,昆元公四子。生於元末,明初出仕,洪武二年(1369)春任永定衛(今湖南張家界市永定區)指揮同知,洪武九年(1376)冬升任都指揮使,未及履任即逝世。

信善公的後代中有占籍湖南臨澧等地的,形成臨澧吉氏。

湖南臨澧吉氏的輩序為:「天兆遇明時,來正景運昌。祥開崇俊彥,大啟育賢良。為善顯德遠,人望世澤長。傳家敦孝友,華國以辭章。繼承宏先緒,祖業自發煌。」

吉長青、吉家林撰於2009年11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氏聯誼 的精彩文章:

著名國畫大師吉梅文教授

TAG:吉氏聯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