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6樣東西旁人給不了,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長大更優秀!

這6樣東西旁人給不了,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長大更優秀!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而安全感,則是孩子性格裡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那部分。

到底如何幫孩子建構好的安全感?理論太龐雜,一時半會兒說不清。

但下面這幾件事如果你都給到孩子了,其實就意味孩子的安全感建構成功了。

最最重要的是,下面這些東西,旁人給不了,只有父母才能給。

這6樣東西旁人給不了,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長大更優秀!

媽媽的聲音

胎兒6個月起,在媽媽肚子里就能識別出母親的聲音。

對一個略微焦慮不安的小嬰兒來說,媽媽的一個「哎~」聲回應就是治癒良藥。

當媽媽對著一個小寶寶「說話」,小寶寶也會面帶微笑,整個身體處於放鬆和愉悅當中。

媽媽的聲音,對小小孩的心理安撫有奇效。哪怕孩子長大一些了,對媽媽的聲音仍然相當依戀。

比如,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很多家長跟我反映過這樣一個情況:

孩子要求講睡前故事。不過特別要求,不能拿書講,而是要用嘴巴講。

遇上孩子這樣的要求,父母答應就好。有些時候,故事不太好講,那麼講一講父母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孩子也都會聽得很滿足。

對孩子而言,照書念故事的時候,媽媽和孩子之間隔了書在中間。而直接用嘴巴講的時候,鏈接才夠有深度。孩子的心,也才更能感受到滋養。


抱抱

感知覺的發展,是一個孩子心智發育的開端,好比文明起源的第一絲曙光。每一種感官的啟動,都對孩子的早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感官通道中,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都是主動的,有選擇的。唯有觸覺是唯一被動發展的。

孩子不能自己觸摸自己,只能等待父母來親親、抱抱以及做必要的撫觸。如果家長經常撫摸孩子,那麼孩子觸覺的發展會更靈敏,安全感建構的也將更穩固。

《超能陸戰隊》里,大白的抱抱為何那麼有療愈性。因為一個擁抱,就是一次接納的體驗。就像媽媽的懷抱。像子宮的包裹。

很多成年人在長大了以後會發現一個問題:觸覺饑渴,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皮膚饑渴症。

有皮膚饑渴症的人,非常希望得到觸摸、擁抱和親吻,而且容易對親密關係過分依賴。根源就在於小的時候,尤其在0-3歲,父母沒有給足孩子這些皮膚觸碰和關愛。

這6樣東西旁人給不了,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長大更優秀!


孩子的安慰物

孩子們會發明很多的安慰物,比如自己的手,某個毛絨玩具,一個獨特的詞,等等。當然,還有備受爭議的安撫奶嘴也是極受歡迎的安慰物。

可以說,這些都是孩子們與父母分離、走向獨立的過程中,自行創造的小拐棍。

當孩子擁有一個安慰物,很多父母會擔心孩子太過依賴。有些男孩喜歡毛絨玩具,父母也會擔心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沒有男子漢氣概。

說到底,這些都是父母的猜測。

一個孩子怎樣才會過度戀物?

大量的嬰兒成長觀察和臨床經驗證實,真正的戀物癖在早年生活中,都有著一個「遙不可及的母親」,母親的冷漠、情緒反覆、缺席等等,會讓孩子轉而尋找一個母親的替代品或象徵物,後者的可掌控性可以幫助他建立完整的自我感,滿足依戀的需要。

我們看到,這其實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過程,但也是非常令人悲傷的自我拯救。

也正因為如此,只要父母能夠給以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那麼根本無需擔心孩子會一直迷戀某樣特定的東西。

關於安慰物,下面這篇文章也有詳述,點擊可看:

這些行為每個孩子都有,卻被父母誤解最深


寵物

一隻陪孩子一起長大的小動物,會讓孩子很容易感受到安寧,以及學會理解責任、愛的意義。

小動物的魔力當然不僅於此。

心理學家們還發現,小寵物是孩子良好的心靈創傷修復者,因為動物們是「非歧視性」的。

它們不會在意孩子在學校里成績如何,也不會在意他是否做了傻事或是否調皮。不論孩子受到什麼樣的挫折,小動物們都會給小主人無條件的關注。

在蒙受嚴重戰爭創傷的克羅埃西亞的一項調查發現,戰爭遺留給養狗或貓的女孩的精神傷害最輕微。

在日本和澳大利亞也得出過類似的調查結論。

在我國北京、上海等城市,一些經過嚴格挑選的、健康溫順的狗醫生來到自閉症患兒和智障孩子身邊,使一張張原本木訥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這些孩子對動物的需求特別敏感,喜歡撫摸並與它交流。

面對最耐心、最保密的小聽眾,他們打開心扉,逐步增強了與人交往的信心。

這6樣東西旁人給不了,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長大更優秀!


遊戲

遊戲之於孩子的心理意義,我們也曾反覆強調過。

一個小小孩,其實在現實世界裡經常會感受到挫敗。對於自己的渺小、無力,他們其實知道的很清楚。

換位思考去想想,如果我們在工作中,總是被比自己更強大的人比下去,那該要積累多少挫敗感呀?

所以,孩子們需要一個渠道,去安撫他們受傷的小心靈。遊戲就成為一個排解負性情緒的絕佳途徑。

遊戲是由孩子們創造出來的。遊戲的每一個環節對孩子來說都是可控的。這會讓他們感受到安全、自信。

特別建議父母在陪孩子遊戲的過程中,學會適當示弱。每一次父母的示弱,都能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體驗到極大的成就感和快樂。對於孩子是非常好的心靈療愈。

這6樣東西旁人給不了,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長大更優秀!


孩子的某一個興趣愛好

我知道一個姑娘,爸爸早逝,媽媽外出務工,她就寄住在阿姨家裡。打從小學開始,她經常被學校老師投訴。接到投訴,阿姨就是一頓打。

到了小學4、5年級,她就開始偷錢,撒謊,交男朋友……

後來她真正好起來,是因為舞蹈。

是在她讀初一的時候,被接回到媽媽的身邊,並且參加了校舞蹈隊。

後來,她說,她找到了生命。

我也很喜歡《奇葩說》里呆萌的顏如晶。

都說她有輕微的自閉症。

日常生活中,她無法和人正常聊天,非常害怕和人單獨相處。

然而,辯論拯救了她。

她依靠辯論不僅收穫了朋友、鮮花和讚譽,也收穫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所以,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更像是給孩子多留出了一條生機之路。

說到最後,當然,孩子最佳的安慰物,永遠是父母本人。

誰說不是呢?


更多內容,請看:

沒搞清楚這個,興趣班不如不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