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弄明白「我是誰」

弄明白「我是誰」

可以介紹一下自己嗎?相信各位,名字、單位、職位、職務、籍貫…會脫口而出,這是我嗎?如果不用單位、職位、職務等這些,我該如何定義我自己,我又是誰?

小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媽媽看到的和我看到的是一樣的,直到有一天,自己生病了,媽媽沒生病,才發現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但依然把自己當做那個可以隨時毫不顧忌地進入媽媽世界的小孩。

慢慢地,個子長大了,脾氣也變大了,最喜歡否定的不是外人,而是自己的父母,「你們這麼說不對…」「我以後才不會像你們這樣呢……」在不斷地否定父母的過程中,我們似乎找到了自我,我就是這樣的,挑戰著別人的底線,把自己的邊界越畫越大。

再到後來,發現不可以這樣肆意而為,沒有多少人會像父母一樣已退再退,需要看人的臉色、需要哄人開心、需要見風使舵、需要別人的稱讚證明自己的價值、需要地位提升所謂的自信、需要很多很多的錢、很大很大的房子……需要發圖秀一秀,告訴別人我過得有多好,多舒服、多恩愛、多愜意,在別人的眼中、口中、點贊中找到了自己,「喔,我是這樣的」。別人的認同、別人的肯定對我如此重要,沒有認可、稱讚和鼓勵,只有批評和否定時,我立刻會懷疑「我做得對嗎?我有這個能力嗎?我真有天賦嗎?」。作為「我」的價值是通過別人來實現的,這真的是我嗎?我的「好」需要別人來定義才是有價值的嗎?

我是如何定義我自己的?我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嗎?我如何看到真實的自己?當用這些問題一個個逼著自己找答案時,我們發現,四處都是鏡子,從每一個接觸的人身上、從每一件發生過的事情中都能看到自己的真實。事情太多時,看到同事已然煩躁不安,覺知到自己的反應,我也會這樣呀。身邊人一窩蜂地做著同一件事時,覺醒自己,這是我真想要的嗎?漸漸地會發現,別人有的焦慮,自己一個也沒少,只是形式不一樣而已;別人身上的所謂的「缺點」,自己一個也不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身為「人」的可愛之處是自己的體驗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再怎樣有同理心,也無法真正與你感同身受。

正因如此,我們需要自己弄明白,「我是誰」,「我真正喜歡什麼?」「真正喜歡做的是什麼?」「自己最舒服的狀態是怎樣的」……

生命有限,在有限的時間裡多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歡的事,讓自己更舒服一些,豈不是更好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個人與團隊管理 的精彩文章:

TAG:個人與團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