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塗鴉書寫墨爾本最鮮明的文化註腳

用塗鴉書寫墨爾本最鮮明的文化註腳

「街頭藝術跟塗鴉可不一樣。」我的推特賬戶「省錢背包客」的一位關注者在推特上振振有辭地給我留言道。難道這兩者非得這麼涇渭分明嗎?一般認為塗鴉就是那種快速而毫無章法,甚至違法的潦草塗抹,而街頭藝術通常給人們一種更為正式的感覺。我曾經發了一張墨爾本菲茨羅伊(Fitzroy)附近的格里夫斯街(Greeves Street)上磚牆的照片,這堵牆上畫著一幅狗的巨大彩色肖像,只見這隻狗直直地盯著街道,腳下踩著一朵朵淡紫色和藍色的雲彩。我在菲茨羅伊,科林伍德(Collingwood)和里士滿(Richmond)附近遊玩的時候(我通過 Airbnb 租了一家很便宜的工作室),我發現幾乎每平方英寸的牆壁、圍牆或廣告牌都被油彩或永久性馬克筆畫得色彩斑斕。

每當我走過墨爾本漫長幽靜的小巷或街道,牆上的街頭行為藝術都會讓我感覺是在欣賞著一個繽紛無比的畫廊。一些作品是抽象派的,一些壁畫巧妙地描摹了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樂隊或電影。更棒的一點在於,這些源源不斷的城市藝術寶藏對公眾完全免費,這對我這樣千方百計省錢的人來說,是再理想不過的體驗了。在體驗這座城市卓越的「磚牆」畫廊,豐富的夜生活和令人垂涎的餐飲文化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墨爾本為什麼會被稱作澳大利亞文化之都。

就我所見,墨爾本街頭藝術和街頭塗鴉的數量真的是無可比擬的多,而且這種覆蓋全城的藝術氛圍讓我十分感興趣。所以,我不再滿足於只是在格里夫斯街上的那張小狗壁畫面前駐足沉思,我走進了附近的薩頓畫廊(Sutton Gallery),這裡被布置得舒適而又優雅,每月都會換一個展覽。我也藉此機會詢問畫廊工作人員該社區藝術氛圍的情況。在墨爾本,塗鴉這件事情是否合法?或者說至少不會受到官方的制裁?她說,法律法規並沒有允許人們塗鴉,但警方通常並不會因此而嚴懲那些塗鴉者。

儘管許多街頭藝術其實是非法的,但墨爾本很多人對街頭藝術的態度已經相當包容,有時還會邀請街頭藝術家進行創作。牆上的塗鴉畫得越大、越精美,人們就越有可能默許他們的創作。愉快地觀覽了當代攝影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即 CCP)後,我跟一位名叫莎拉的志願者聊起了她的想法。她說:「在近郊地區,這絕對是一種發展壯大的亞文化藝術。」她還表示,全市人民都很關注塗鴉藝術,像 Nost 和 Pork(兩位著名的塗鴉藝術家)他們的名字已經廣為人知。(值得說明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為把塗鴉者們稱為「藝術家」是合適的,有些甚至愛用「害蟲」這樣的字眼來稱呼塗鴉者,並認為塗鴉大大增加了清洗建築物牆面的成本。)

從 CCP 出發,我悠閑地在周圍散步,穿過菲茨羅伊和科林伍德的街道,路上看到了很多街頭壁畫,有一幅是在向一個叫 Quest 的嘻哈集團致敬;一幅是描述大猩猩 Harambe 在辛辛那提動物園遇害的畫面;在約翰斯頓街還看到了基思·哈林的肖像壁畫。看到了這麼多壁畫,我折返回去,發現自己所在的滿是壁畫的街道就叫展覽街(Exhibition Street),這一條短短的小巷彷彿已經被街頭藝術家們佔領,他們在這裡留下了各式各樣的壁畫傑作,有巨大的蜂鳥,卡通骷髏,迪斯尼人物和對詹姆斯·邦德電影的致敬。我來到了 Backwoods 畫廊,有幸與策展人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聊到為什麼墨爾本成為了街頭藝術的聚集地,他聯合當地的街頭藝術家在他的畫廊布展。「我也不太清楚,這一切就這麼發生了。」他笑著說。

待在墨爾本的那幾天,藝術這個話題常常佔據著我的大腦,當然這跟我這幾天的經歷是密切相關的。一到墨爾本,我便乘坐天空巴士從機場坐到市中心。票價為19澳元(約合 100 人民幣),比計程車便宜得多,還免費提供無線網路連接。從那裡,我花了6澳元(約合 30 人民幣),在該市常見的 7-Eleven 商店買了一張 Myki 交通卡,這樣我就可以乘坐綜合電車和公交車了。墨爾本中央商務區有一個「自由區」,在理論上是可以用這個卡的,但還是要留心你的具體位置,以免支付不必要的票價。

我在市中心以東的里士滿區租了一間簡單而實用的工作室,價格很划算,每天只用 72 美元(約合 460 人民幣),在這裡可以很好感受周邊社區的藝術氛圍。工作室附近的食物大都很不錯。一天早上,我去了「三滿袋」(Three Bags Full)早餐店,點了「The Onezie」套餐(14.5 美元,約合 93 人民幣),一盤一碟卻包攬萬物,有培根,吐司,香腸,雞蛋,鱷梨等等。值得一提,「三滿袋」的咖啡供應也同樣讓人滿意。

還有一天早上,我去了紐約番茄(New York Tomato)並不是真的在紐約市,起這個名字純粹是因為這家店位於新街(New Street)和約克街(York Street)的拐角處,這個休閑咖啡廳有一個很美的天井,店裡的氣氛也非常安靜友好。我花了 12.90 美元(約合 83 人民幣)訂了一個「工人的麵包」套餐:裡面有一個蓬鬆的 brioche 麵包,以及雞蛋,培根,菠菜和番茄堆成了一個大得驚人的早餐三明治。不得不說,在墨爾本,以及澳大利亞其他地方,早餐永遠都很豐盛。

當我在「三袋滿」時,我做了一些我旅行時必做的事情,那就是:找幾個完全不認識的當地人,詢問他們最喜歡這個城市的什麼地方。一對和我坐在同一張長桌的年輕夫婦和我很聊得來,我向他們提了這個問題。他們推薦戶外電影,以及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即當地人所說的 NGV),他們說那個美術館恢弘大氣。這件事情上,我一個外鄉人自然沒有什麼可反駁的。

我跳上電車,前往 NGV 國際展覽館,這裡同樣專門展覽澳大利亞藝術作品。這個展覽館對遊客免費開放,我在此欣賞了這裡豐富的藏品。儘管看到了精美絕倫的畢加索作品以及其他家喻戶曉的藝術品,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亞洲藝術藏品,特別是來自日本的 Pauline Gandel 畫廊的藝術作品,其中最突出的作品是精美的手工竹刻和黑漆嵌鑲板。不過有兩個展覽需要門票:一個是 David Hockney 的作品展,另一個是荷蘭藝術家 Viktor&Rolf 的設計展。雖然票價不便宜(34 美元,約合 220 人民幣,兩個展),但是有一個訣竅可以讓您避免花這麼多錢:在博物館關閉前 30 分鐘即下午 4:30 進展廳。這時他們一般不會查票,你可以免費享受這些藝術的盛宴(我尤其喜歡霍克尼),如果沒有盡興,第二天還可以回來繼續看沒看完展品。

我真後悔當時沒有問在「三袋滿」遇見的新朋友他們所說的戶外電影究竟是哪一個:是坐落在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的月光電影院(Moonlight Cinema)?還是市中心斯旺斯頓街(Swanston Street)的屋頂電影院(Rooftop Cinema)?我選擇了後者,即屋頂電影院。因為我今天早些時候已經去過皇家植物園了(在那裡我認識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桉樹,或者是樹膠樹,並且被一個神奇的環狀松樹吸引,這棵樹的樹皮看著跟混凝土似的),還因為這家電影院在維多利亞女王市場(Queen Victoria Market)的附近,那剛好是我旅遊目的地之一。我專程去了星期三的夏季夜市,那邊有很多小攤,gozelme 賣 10 美元(約合65人民幣),那是一種美味的土耳其糕點,看起來像扁麵包,上面澆了各種配料。我買的《威利旺卡和他的巧克力工廠》的電影票可不便宜,得要 25.8 美元(約合 165 人民幣)。但那天的天氣非常好,一邊吃著爆米花(5 美元,約合 32 人民幣)一邊欣賞吉恩·懷爾德(Gene Wilder)的電影,真是太享受了。注意:我去的時候碰巧電梯壞了,只能徒步爬樓梯,爬到屋頂需要很久。

然而,陪我走到最後的還是墨爾本的藝術。儘管我所觀看的大部分藝術展都是免費的,但我還是忍不住去看了著名的英國塗鴉藝術家 Banksy 的作品展覽,展覽位於聯合廣場附近的一個停車場的寬頂帳篷里。我去的時候這裡竟然人跡寥寥,要知道這裡有他的前任經理設計的數十件原創作品(但顯然沒有 Banksy 的簽名)。毫無疑問,30 美元(約合 193 人民幣)的入場費阻擋了參觀者。雖然有些 Banksy 對資本主義的尖銳批評在作品裡昭然流露,但是這整個展覽這麼貴,簡直跟搶劫一樣了,禮品店的T恤竟然賣 40 美元(約合 256 人民幣)。我回到菲茨羅伊,在那裡觀看藝術沒那麼貴,而且坦率地說,作品質量也毫不遜色。

撰文 / Lucas Peterson

攝影 / Jade Byrnes

微信編輯 / 蔣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YTtravel新視線 的精彩文章:

拉斯維加斯不只有賭場風雲,還有自然的美好

TAG:NYTtravel新視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