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元1702年春天,這個皇帝親臨博野春耕

公元1702年春天,這個皇帝親臨博野春耕

這個皇帝親臨博野春耕

古語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按照中國風俗,每年立春之後,農耕大計開始,一年的希望也開始。古代中國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歷代統治者因此都十分重視農耕和桑蠶。皇家除去在春之初開始名目繁多的各種祭祀活動外,還有皇帝親耕、皇后親桑的傳統。以此來表示皇家重視農桑,祈求國富民安,五穀豐登,也為天下的農夫、織婦做出榜樣。

今天,小訊給大家講講歷史上著名的康熙大帝到博野耕地的事。

康熙是個接地氣的皇帝

說到康熙大帝,恐怕大家都不陌生。關於他的影視和書籍可以說是多如牛毛。事實上,後世對康熙皇帝的評價都是比較高的。毛澤東同志曾經這樣評價:康熙三征噶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守住。他進兵西藏,打敗準噶爾人,維護了西南邊疆統一。他進剿台灣,完成統一台灣大業。他收復雅克薩,鞏固了東北邊疆。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時牢固地確定了的。

同時,用現在話說,康熙也是一個非常務實和接地氣的帝王,他親政後,為防止被臣下蒙蔽,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南懷仁記載他巡視時「親切地接近老百姓,力圖讓所有人都能看見自己,就像在北京時的慣例一樣,他諭令衛兵們不許阻止百姓靠近。他儘力撤去一切尊嚴的誇飾,讓百姓們靠近,以此向臣民展示祖先傳下來的樸質精神。」

康熙皇帝終生重視農耕,他自稱,自幼喜歡觀察莊稼、農作物。所得各地五穀菜蔬之種必種,並觀察其結果和收穫。傳說,咱們現在看到的京西稻就是康熙培育的。

康熙在博野踏踏實實的耕了一畝三分地

歷代皇帝的所謂親耕,大部分是一種形式、走走過場,卻也有帝王真正耕田的情況。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春,康熙皇帝出京南巡,從《清代起居註冊(康熙朝)》記錄中說,自正月二十八日開始至三月初一還京,康熙皇帝帶著皇子們,從紫禁城出發開始在河北、山西境內進行了一個月的巡查。皇帝車駕正月三十日開始走到河北境內,在時任直隸總督李光地等地方官員陪同下,先後走過了淶水、易縣、順平、曲陽、阜平、行唐、正定、無極、安國等地,於二月二十日來到博野,《起居注》載:「二十日壬申,上起行於博野縣城北道傍,停圍,親率皇太子扶犁耕地,行走良久……」。

此事在《李光地年譜》中得到印證:「清康熙四十年一,春二月,扈從省耕扈畿南……蹕經博野,因念稼穡艱難,躬秉犁器,即功競畝,公為文勒石以紀其盛」。當時,陪同的直隸巡撫李光地見狀深為驚訝激動,當即令在場的博野知縣杜開銓在康熙所耕地的邊界處立碑。李光地撰寫了碑銘「皇帝親耕處」,還寫了一篇文章,以記康熙扶犁耕地這一盛事。這篇文章就是見於乾隆《博野縣誌》的《皇帝親耕處恭記》,文中說:皇上御極之四十有一年春,省耕畿南,巡視宿麥,勞勉農人。巡撫臣光地及境內文武諸臣扈從以行。維二月壬申,聖駕次於博野,因東作之興,念稼穡艱難,躬秉犁器,即功竟畝,臣令知縣臣開銓即按其畺場表識聖跡。追維自古盛帝顯王,皆以農為興德之本,《周禮》王籍,掌之甸師。月令孟春,天子親載耒耜,參置保介、御者之間,其在成王,親與世子出觀農事,又為饎以饁之,嘗其旨否,不以命之,從行之臣雅頌矢歌,聲傳至今。洪惟我皇上聖德神功,度越有周,克勤小物,為億萬年子孫之貽謀,其作典常播聲詩者,非一邑所得私也。然聖跡所存,則博野小邑,其名一旦遂望於寰內,非常之幸,蓋自建置所未有。又近在郊甸,臣光地適為長吏,帥屬耕耨,攝官承乏與際寵榮焉,爰立貞石,具紀其盛,以垂無窮。臣又竊惟受事之日,即得內府耕織圖之賜。今茲扈從,特被殊錫,復得臨唐太宗書《勸農詔》天章一軸。仰窺我皇上宵衣旰食,必以務本力穡是先,庶幾益求庶民所急,竭誠謀度,時請聖謨訓敕,以釐於成則,教農趨時,方由博野而始。臣光地既躬送聖駕,遣歸郡邑諸臣,皆以此申戒之用,並銘勒以自勖。

然文章有種種溢美之詞,但是,事實上,康熙皇帝的這次親耕還真不是做做樣子,而是實地「率皇太子扶犁耕地,行走良久」「即功競畝」。

中國歷史上皇帝的「親耕」應只此一次

天子扶犁親耕的禮儀,在古代被稱為藉田禮或耕藉禮。《禮記·月令》記載:「天子親載耒耜……躬耕帝藉。」禮制規定:「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推,就是掌犁推行,一推為一個來回。皇帝親耕,皇后親蠶。親蠶,祭祀黃帝的元妃嫘祖。明永樂帝營造北京宮殿時,於皇宮外建了五座皇家壇廟,分別是天壇、地壇、日壇、月壇,還有一座先農壇。按照禮制,皇帝每年春天,或親自、或遣官前往先農壇祭祀先農,並行耕耤禮。最早有確切紀年的皇帝耕藉禮是漢代,漢文帝即位之初,賈誼上《積貯疏》,言積貯為「天下之大命」,「於是上感誼言,始開藉田,躬耕以勸百姓」。並於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正月丁亥下詔曰:「夫農,天下之本也。其開藉田,朕親率耕……」。

明清時期每年仲春亥日在先農壇舉行藉田禮。由於天子親耕的目的更在於其「勸農」的示範意義,所以扶犁親耕基本上是一種象徵意義的儀式。由於不懂農事,親耕對大部分皇帝來說,都要提前練習。康熙帝在位61年,曾先後55次遣官到先農壇祭祀先農。在他19歲時,曾經親自到先農壇行耕耤禮,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而他自己親自下田耕地,從已有的典籍是查找,在博野是唯一一次。在歷代帝王中,到民間視察時親自耕田,也應該是唯一的一次。所以,對一個帝王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康熙能以如此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這一畝三分地,不正充分體現出康熙對農耕、對天下百姓的尊重嗎?這也許正是康乾盛世能夠出現的原因之一。

至於說康熙帝為什麼選擇在博野親耕,除了恰逢農時之外,只能說明博野作為冀中平原,物博野沃,水土豐美吧。(端居齋記)

博野人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野快訊 的精彩文章:

TAG:博野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