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是誰,你一定沒想到

教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是誰,你一定沒想到

圖|仇英|西遊記插圖

封面圖孫悟空形象|張光宇

怎樣算是會讀書?我以為,解得正、評得對還不夠,能歪解歪評,才算真正的會讀書。

無數古人之中,金聖嘆是我覺得最會讀書的人裡面排前列的。他評水滸,只評前七十回,厚著臉皮說自己偶然入手的貫華堂古本就是這樣的,其實是他看後面的幾十回不順眼,全給刪了,前七十回也由他順著自己的心意修改。

不過你別說,他改得就是好看。簡直精彩得讓人拍紅大腿。

可是他對宋江之奸險的揭示,到底有幾分施耐庵的原意,就很難說了。我只能說,至少在金聖嘆的邏輯下,它是自洽的。

我一直很羨慕這種從字縫裡讀出另一層深意的本事。

於是在某個下午,我裝作工作,其實是放縱自己的頭腦,運用這種方法,對西遊的開頭做了一番考察。在字縫裡,我讀出了——

當然不是「吃人」二字。至於是什麼,下面便是我小小考察的成果。

西遊前兩回,敘悟空由來。形體之由來,乃無端迸裂而生;居處之由來,乃尋根溯源而至;姓名之由來,乃依形會意而得。

本領之由來,看似乃菩提祖師傳之道法,寫得甚明。

但果真如此嗎?

細心一讀,發現悟空拜師學藝的整個故事竟是純然虛幻,也就是,一個夢。

我先把我的結論擺出來,再一一解釋。我認為:學藝一節,全是在悟空內心上演的情景,正如《盜夢空間》之中進入夢境一般,也正如《黑客帝國》之中插入腦後連接,進入matrix一般。

不信?

菩提祖師的住處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靈台、方寸、斜月三星,扣的底都是一個「心」字。這一點早經前人指出,不多說。

有一細節,可能很多人放過了:石猴來到洞門前,見到一塊寫有「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石碑。石碑大小几何?「約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闊」。

這兩個數字眼熟嗎?

第一回,花果山上化出石猴的那塊仙石,明明白白寫著「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

一個是三丈余高,一個是三丈六尺五寸高——吻合。

一個是八尺余闊,一個是二丈四尺圍圓——吻合嗎?

如果橫截面是圓形,八尺余闊可近似地當直徑看,周長就是再乘以π,可不就是二丈四尺左右嗎?

吻合。

那麼多數字,偏偏要把這兩塊巨石設計成大小一致,說沒有深意,很難讓人相信呢。

因此,說兩者就是同一件物事,庶幾近之。

石猴進入洞府,就是進入他自己的內心。

進入之後,他所經歷的一切也是亦真亦幻。最緊要的時刻,要數祖師三更夜傳道法了,那一段寫得真是迷迷糊糊,恍恍惚惚,不清不楚,難辨真假。

去之前:「及黃昏時,卻與眾就寢,假合眼,定息存神」;

回來之後:「坐在原寢之處,故將床鋪搖響道:『天光了!天光了!起耶!』」

彷彿就是原地發了個夢,什麼都沒有發生。

都知道夢的結束是突兀的,不講道理,說完就完。悟空被逐出也給人同樣的感覺。

悟空只是在師兄弟面前賣弄了一回,就被祖師以奇怪的邏輯斥責:「悟空,過來!我問你弄甚麼精神,變甚麼松樹?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為什麼別人一見就會求著你學?為什麼你不教別人就會害死你?為什麼你會本領別人不會,你還害怕惹怒不如你的人?

完全沒有道理。

接下來的對話很重要——

悟空說:「師父,教我往那裡去?」

祖師說:「你從那裡來,便從那裡去就是了。」

悟空說:「我自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來的。」

說後面那句話時,悟空是「頓然醒悟道」。這個形容要注意,難道悟空之前一直忘了他從哪裡來嗎?自己來自何處,怎麼會忘得掉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那是一個你根本不會想起這些事情的地方。

你做夢時會想到自己從哪裡來嗎?

除非你沉迷夢境已經面臨危險,夢裡有人提醒你,喂,快醒,快回到現實中去,要不然你就出不去了。

類似情景在科幻片里見得多了。

祖師爺是這麼回答悟空的:「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間,斷然不可!」

這不是威脅,這是警告。他羈留夢境太久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否則,就算要趕悟空走,也不至於嚴重到危及性命。

不及時走的後果,祖師也隱晦地提到了:「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看好了,「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也就是精神的沉淪。

也就是《盜夢空間》描寫的迷失於limbo界。

悟空駕筋斗雲回到花果山,是否就表示已經從夢境中醒來?

未必。

再讀他回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上混世魔王家裡,救回被擒的小猴。但仔細一想,這場復出之戰打得頗為無謂,勝利的悟空贏得的戰利品是一口大刀、被擄去的三五十個小猴和幾件石盆石碗,對情節的推進毫無用處。

為什麼要安排這個情節?

混世魔王居住的地方叫三界坎源山,五行水臟洞——坎卦,是同卦相疊,上是坎,下也是坎,坎為水,雙水匯聚,險上加險,是六十四卦里的下下卦。《周易》說,「九二:坎有險,求小得」,意思是這個坑危險,為了一點小收穫,只能冒險。悟空的這次出征不就是這樣嗎?

悟空見到小妖,讓他們進去報信,說「借你口中言,傳我心內事」——暗示這些事都是在心內發生。

殺掉混世魔王,悟空放火燒洞,「燒得枯乾,盡歸了一體」——水臟洞的混世魔王和悟空本就是一體。

看明白了吧?

從斜月三星洞回到花果山,只是醒來的第一個步驟。在虛幻之中沉溺那麼長時間,如果那些糾纏自我的意識不能及時擺脫,危害將反噬自身。因此,必須要有這樣一場戰鬥,把多餘的意識全部消滅,或者說把它們降服於一體,確保它們不會突然間跳出來,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混世魔王就是《黑客帝國》的Mr.史密斯。

只有完成這項工作,悟空才算是close了他通過夢境(你叫它matrix也行)下載戰鬥技能的任務,真正擺脫夢境,進入現實。

整部西遊,悟空的第一戰,看似無關緊要,實乃全書之眼,要緊要緊,切勿輕輕看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會讀書的人 的精彩文章:

給悲觀者的樂觀視角

TAG:會讀書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