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養孩子貴,美國就會便宜嗎?

中國養孩子貴,美國就會便宜嗎?

導語:頂級的私立高中,名校入學率能達到30%,而在公立高中,一屆學生里能有2,3個進入藤校已經算是相當了不起。

作者:席越,專欄作家,著有《他們的中國》《先嫁書後嫁人》等。

自2015年底中國施行宣布全面推行兩孩政策以來,已經過了整整兩年。

據當時所預測,2017 年後人口將繼續增長,結果卻不如人意。兩年下來,中國出生人口比預期少了300萬。短暫的積攢爆發後,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為 1723 萬,比2016年又少了 63 萬。出生率之低,低過最低預測。

此外,就按照2016年人口普查的結果,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只有1.7,遠遠不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2.1。

政府的調查結果顯示,2/3 的夫妻不想要第二胎,主要是因為經濟原因。尤其在小孩前 5 年的成長中,城市家長投入巨大。北上深的中產之家,每年在一個孩子身上投入十萬以上的家庭絕非罕見。

雖然說養娃是個豐儉由人的事,網傳的中國十大城市養孩子成本排行,北京276萬元居首。我簡單估算了一下育兒開銷,清單如下:

幼兒園:每個月算5000吧(這個標準在北京是很低的,連去三原色幼兒園都不夠)。三年共計18萬。

小學:每月伙食費1000,材料費500,興趣班1000,共計2000。6年共計15萬。

中學:每月伙食費1000,材料費500,興趣班2000,補課費2000(這個真省不了),共計。6年共計50萬。

大學:學費+生活費+社交+報班考證, 算10萬吧。

此外還有旅遊、夏令營、各種活動的開銷。每年按5000算,共計9萬。

如此算來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一個孩子的花銷超過100萬。如果再加上奶粉、尿布、保姆、服裝、擇校、醫療……保守估計也得小200萬了,更別提私立學校,學區房,出國夏令營,留學,這些高端消費了。

以上只是一個孩子的開銷,如果你是像我一樣勇為祖國生二胎的,費用加倍。

再來看看大家的收入情況。

2015年一季度(注意是季度,不是月份)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上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53元,北京13503元。此外, 知乎上985畢業,在互聯網企業工作的小精英們也紛紛叫窮,月薪兩萬,到手1萬4,房租是大頭,出門地鐵+滴滴,衣服都是優衣庫,饒是如此,首付還得靠父母。

說到底,不是大家不想生二胎,實在是臣妾生不起啊。

總有朋友問我,在社會福利較高、升學壓力較小的國外,養娃費用是不是低廉一些?

其實,並沒有啊。

在國外養娃也不便宜

先說說美國。

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發布的報告,在美國,年收入6萬美元到10萬美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如果有一個2013年出生的孩子,養到18歲,需要花費24.5萬美元。

這個數字令我有些驚訝,因為我自己感覺評估結果略高了。仔細看了一下報表,24.5萬美元把住房也算進去了,而且佔到了30%,難怪。去掉房子的部分,花費則下降到17萬美元,跟中國一線城市持平。其中,教育佔大頭,接下來是食品、交通、醫保、服裝。

此外,高收入群體與低收入群體相比,花在孩子身上的錢相差2、3倍。如果有兩個以上孩子,每個孩子的平均成本可以減少2成。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數字並沒有包括孩子上大學的費用。燈塔國的大學學費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如果家裡有幸出了個上哈佛的牛蛙,一年學雜費就要6萬美元了,大部分家庭都會選擇讓孩子貸款。

說到培養牛蛙,永遠是燒錢無上限的。

去年獲得總統獎被斯坦福錄取的華裔女孩Grace趙,在其YouTube上的採訪視頻下,大量留言是:「她家在長島有豪宅,太有錢了。」 頂級的私立高中,名校入學率能達到30%,而在公立高中,一屆學生里能有2,3個進入藤校已經算是相當了不起。

跟美國的同事聊天,大家紛紛感概50年代一個人工作能養活一家子的好光景不復返了,女性出來工作也是出於壓力,沒得選擇,這到底算不算社會的進步呢?

與中國教育觀不同的是,美國人更具有成本意識。去年,我朋友家的孩子高中畢業,父母建議他舍藤校而選州立大學,能省下一大半費用。朋友兩口子一個在谷歌工作,一個在大學任教,作為走技術路線的中產之家,他們覺得藤校幾十萬美金的學費回報率低,不太划算。

去年我去耶魯開會,經過哲學、文學、歷史幾個系時特地多看了幾眼。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曾說:我需要學習政治和打仗,然後我兒子才能學地理、自然、造船、航海、商業和農業,再之後我兒子的兒子才有機會學繪畫、詩歌、音樂、雕塑、掛毯和瓷器。敢在藤校一擲千金念文學、藝術的,必須是高富帥啊。巴菲特的一個兒子就是學的音樂,說實話,這才是高富帥的標配。

此外,國外的高中課業一樣繁重,如想上好點的大學,好點的專業,就要提前修習IB課程(大學理科基礎課)掙學分,每晚學到半夜1、2點太常見了,周末請補習老師也是要的。

所以,就不要相信外國孩子都很獨立自主,自己勤工儉學掙學費這種雞湯了。

幼兒園和興趣班永遠是燒錢的存在

在北美,托兒費是家庭支出最多的一項。平均每家年花費1.8萬美元。糖豆上的幼兒園,早六點管到晚六點,月收費1200加幣(6400人民幣)。如果是不足2歲的小寶,還要加收200加幣。

國外很少有祖父母能幫著全職帶娃的,有些雙職工家庭的孩子,6個月大就送去托兒機構了。我家的小朋友上幼兒園時也只有10個月而已,尚不會走路。甜豆、甜寶姐倆兒光托兒費就花了10萬加幣(55萬人民幣),尤其是有一段時間兩個娃同時入托,每個月工資的一半都繳給了幼兒園,真真有種吐血的痛快感。

加拿大的中小學教育是免費的。問題是,在校的時間太短了。學前班一天只上3個小時的課,入讀一年級後,每天三點鐘也就放學了。法律規定14歲以下孩子不能獨處,父母還得額外花錢僱傭課後監護服務。一個月下來,500加幣總是要的。如果趕上教師工會罷工,家長們更是急得眼都直了。

國外的華人家長普遍精打細算。與其送孩子去學費不菲的私立學校,大多華裔家長選擇投資學區房,入讀排名前茅的公立學校。省下的錢花在興趣班上。

溜冰、游泳、鋼琴、中文是華裔孩子的標配,如果是男娃再加上冰球,女娃則加上跳舞,夏天有主題夏令營,冬天帶去滑幾次雪。除此之外,甜豆姐倆還參加了童子軍和空手道。隨便學學的話,一個月下來,花在興趣班上的錢差不多500加幣/人吧。每個月看看賬單,我不由感概,好在奧數、國學還沒有刮過太平洋。

跟中國比,在加拿大參加興趣班的優點是,在大量非盈利機構的支持下,讓不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能夠參與進來。童子軍一年200加幣,中文課一年300加幣,空手道一年600加幣,YMCA(基督教青年會)時時開放2塊錢門票的游泳池。報稅時,參加興趣班的錢還能享受一定補貼,雖然數額上杯水車薪,但政府的姿態難能可貴。

真正燒錢的階段是孩子從興趣進入到專業之後。

我一位朋友家的女兒花樣溜冰進入全省前十,一趟私教課150加幣,而且要請芭蕾、編舞、編曲三個老師,冰鞋要量腳定做,500加幣一雙穿半年。更要命的是比賽開銷全部自費。酒店、交通、父母陪同,一個賽季花進去小1萬加幣很正常。朋友時常抱怨:你說她又不走職業運動員的路,這麼折騰到底值不值?當年,全美花樣滑冰冠軍關穎姍每年的花費是8萬美金,要不是她爹媽開著一個生意興隆的中餐廳,一般美國父母真養不起一個花樣滑冰運動員。

好在加拿大14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限時打工。冰場上的教練,球場上的裁判,泳池邊的救生員,都是些十幾歲的半大孩子,自己掙錢補貼興趣開銷倒也不失是個值得鼓勵的辦法。

根據滙豐控股(HSBC)發布的調查報告,全球近九成父母都為子女教育提供大量資金支持,85%的父母計劃為孩子籌集大學費用。其中,香港家長的支出居全球之首,其次是阿聯酋、新加坡。為了籌措到這筆資金, 40%的父母減少休閑活動開支,21%的人加班工作,還有20%的人減少自己的長期儲蓄或投資金額。

HSBC財務管理主任南恩(Charlie Nunn)說:「在當今競爭極其激烈的全球就業市場,年輕人的教育從未如此重要過。全世界的家長都尊重這一現實,並且願意為幫助子女獲得最好的人生開端而投資時間和金錢。」

說來說去,養孩子無論在哪裡都是件不容易的事。

寫文的此刻,我回頭看了看在一邊玩耍的甜豆兩姐妹,老大就快換牙了,箍牙費用還不知道白銀幾兩。

但願閨女們的恆牙長的整齊,先幫老媽省筆牙醫錢用再說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當我們面對校園慘劇時,看到的是什麼?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