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尿病足都要截肢?一念之間,兩位老人的治療結果大不同

糖尿病足都要截肢?一念之間,兩位老人的治療結果大不同

日前,83歲胡先生左腳突發劇烈疼痛,尤其夜間加劇,難以入眠,伴有雙腿無力、麻涼的癥狀,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海慈醫療集團急診就診,經血管外科李強副主任醫師會診後,診斷為下肢動脈血栓,急需手術。與老人和家屬充分溝通後,李強副主任醫師與團隊為老人實施了微創血栓抽吸及藥物球囊擴張術,老人的病情得到控制,疼痛緩解,雙腿肌力恢復較好,術後次日就能自己下地活動了。

據了解,胡老先生患有糖尿病史30餘年,伴有高血壓,平常遵醫囑控制血壓、血糖較好,直到最近一段時間,在飲食上未加註意,血糖控制不好,繼而發病。李強副主任醫師提醒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日常生活中遵醫囑控制好血糖是第一要務,一旦出現走路無力、腿部麻涼、間歇性跛行等癥狀要及時就醫,糖尿病史10年以上患者要格外引起重視,防範各類併發症的發生。

無獨有偶,在胡老先生康復出院的日子,血管外科又收治了一名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他起初的癥狀與胡老先生類似,但出於對手術的顧慮選擇保守治療,加之日常飲食不注意、未按時服藥等因素,病情發展較快,再次就診時,病人的左足已呈黑色,壞死組織較多,不得不面臨截肢。失去了一隻腳,病人再也無法像以前行動方便了。

其實,人生無處不在做著選擇。有時,「對」或「錯」,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我們呼籲糖尿病患者,請遵醫囑,控制好血糖血壓,做好每一道「生命選擇題」。

關於「糖尿病足」的那些事

據統計,我國患糖尿病的人群已高達1.14億,目前仍呈上升趨勢。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也是病情最複雜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足一旦發生「脈痹、脫疽」,就有截肢甚至死亡的可能,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併發症的相關知識,做到「早預防、早治療。」

如何做到早預防?

1.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0以上糖尿病史的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

2.穿合適的鞋襪、盡量不要讓足部出現傷口;

3.每天堅持檢查足部有無傷口;

4.泡腳時一定要先探好溫度以免燙傷,不要泡太久,泡完選擇淺色的毛巾擦乾。

5.修剪腳甲要注意不要傷到腳。

如何做到早治療?

如果患者有長期的糖尿病史,再加上腳部潰爛或者有水泡基本就可以確診為糖尿病足。另外還有一些「老糖友」出現下肢血管和神經病變時下肢的觸覺、痛覺、溫覺都會出現異常。因此,當腳部出現潰爛時要及時就診,若不及時處理,傷口難以癒合,會越爛越大,最終引起大面積的潰瘍,導致腳趾壞死而不得不截肢。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糖尿病足截肢手術五年內的死亡率高達40%。視力不好的患者,晚上盡量少出門,避免因為深一腳淺一腳,絆倒摔傷而出現腳的局部挫傷。(小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低血糖是糖尿病前兆!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