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讀福爾曼密碼:開門見喜

解讀福爾曼密碼:開門見喜

原標題:解讀福爾曼密碼:開門見喜


所謂開門見喜,在北京人而言是有特殊含義的,指的是早晨起來看見蜘蛛結網。迷信的北京人認為蜘蛛有靈性,「早報喜,晚報憂」。「開門見喜」意味著一天都有好事。但是對於二戰中的日本兵來說,「開門見喜」可不是什麼好詞兒,敵後根據地的游擊隊,把這種在人家門頭上拴手榴彈的行為,叫做「開門見喜」。據說,日軍掃蕩之時,八路軍和民兵在敵軍攻佔的村鎮中,經常會配置這樣的把戲。在日本戰史資料《大東亞戰爭秘錄》中,記者赤谷達記載日軍攻打山西黎城的時候,就曾收到八路軍「開門見喜」的問候。


在敵後抗戰之中,這種開門見喜不知道讓多少日本兵被劃入了「事故死」的行列。日軍戰報中,被槍炮擊斃者列入陣亡者名單,如果是碰上了地雷或者「開門見喜」這類古怪的東西,只能算是「事故身亡」。這些美國人拍下的民兵中,留下了大量地雷戰的記錄,但民兵的戰鬥並不僅僅限於埋地雷。筆者手中有一台日軍的望遠鏡,是當年一個八路軍老戰士繳獲的,這個老戰士叫朱永海,他最後離休的時候是承德軍分區後勤部的幹部,他就是在當民兵的時候繳獲了這個戰利品。


那麼這個玩意是怎麼來的呢?我也是河北人,我回老家的時候見到他了,就聊起來。有人指著我告訴老爺子——這個人寫過關於抗日戰爭的一些書。後來他派兒子來找我,說:「你在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沒有熟人?」我說有,而且跟他們關係不錯,於是老人說:「那你幫幫忙,把這個東西拿去鑒定鑒定,看我是打死了個日本將軍還是日本大佐」。


我想日本的將軍大佐不是那麼容易給打死的,於是問得詳細了一點,道:「您在什麼時候打的這個鬼子……額……將軍或者大佐?」他說:「我那時候在游擊組。」


信了,抗日戰爭的時候,游擊小組的民兵,任務是比較明確的。由於訓練不足,八路軍不需要他們直接和日軍交鋒,只要把槍放響了,就是完成任務。日軍就會認為可能有人在前面埋伏,他們的行動就會遲緩一點。另外,你這兒把槍放響了,後面再有一個村子也把槍放響了,一路下來鬼子的行動方向就能確定,這便是游擊小組的價值。八路軍當時的作戰還是很有章法的,不會要求游擊小組直接跟日軍拚死一戰,那樣因為裝備和戰鬥經驗的差異,會有很大損失的。

我心想一個游擊小組哪能打倒日本鬼子大佐呢,但是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說,「我原來不是游擊小組的,而是八路軍冀中18團的,因為受傷我才下到豐寧縣的游擊小組。有一天,鬼子來了,我帶著游擊小組去看看怎麼回事。一看他們就在我們村頭,那裡幾棵桑樹,桑樹底下有幾個騎馬的鬼子,正在看著地圖說話」。


他說他看到這種情況當然按照規定把槍放響,但是讓隊員們把槍放平了打,這樣十幾個人把槍都放平了,還挺巧,一排槍打過去正好就把一個鬼子打下來了,而且打下來以後日軍也不知道是什麼人乾的。當時他們騎馬跑了。再看這個被打的鬼子,那槍打的非常准,打到他一隻眼睛裡去了。這個鬼子直接就死了。於是,他們還把這個鬼子的屍體收殮了。那時候規定一切繳獲要歸公,包括馬包括槍都交公了。但是他把這個小巧的望遠鏡保留了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解析「遠程打擊轟炸機」——B-21

TAG: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