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抗日戰爭時期的宋氏三姐妹

抗日戰爭時期的宋氏三姐妹

原標題:抗日戰爭時期的宋氏三姐妹



宋氏三姐妹


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是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她們對20世紀的中國擁有不可思議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三姐妹後因政見不同分道揚鑣,但在抗戰初期,她們不計前嫌,攜手一致,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政治生涯中的聯合——1940年宋氏三姐妹聯袂重慶之行,以鼓舞國民的抗戰熱情。


在重慶,宋氏三姐妹頻頻聯袂出席各種公開活動,她們一起對美國廣播,宣揚中國抗戰到底的決心;一起安撫傷兵,視察防空洞,甚至一起穿旗袍,在重慶街頭走秀以倡導「新生活運動」。

今日推送選文,為讀者揭秘宋氏三姐妹相聚重慶的這段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的宋氏三姐妹



楊雪


1940 年3 月31 日,宋氏三姐妹在香港啟德機場登上中國民航公司專機DC-3 型飛機,飛往陪都重慶。十多年前分道揚鑣的三姐妹這次聯袂赴渝,轟動全國。


宋靄齡和宋慶齡是第一次到重慶。正午時分,飛機降落在重慶的珊瑚壩機場。侍從室主任張治中到機場迎接,並再三解釋說蔣介石正在主持一個重要軍事會議, 不能親自前來迎接三位夫人,希望她們理解。


對宋慶齡而言,這次到重慶有著特別的意義。她作為蔣夫人宋美齡的貴賓赴渝,表示結束了與蔣介石在政治上的十年對峙。這是她第一次踏上國民政府陪都重慶,自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宋氏三姐妹此次聯袂赴渝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政治意義,她們用行動證明,汪精衛的投日和分裂國家的行為只不過是大環境下一個不和諧的插曲,民族團結的根基、抗日戰爭的前途依然都在。不少人對民族團結和抗戰前途的擔憂也因此煙消雲散。

共產黨的《新華日報》以及國民黨的《大公報》都對此做了報道,並對三姐妹特別是宋慶齡的到訪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兩大報社均表示,三姐妹以實際行動,向海內外和全國人民顯示了她們心系團結抗戰和民族解放大業、拋棄前嫌共赴國難的博大胸懷。


宋氏三姐妹到重慶後,顧不上休息,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活動。


4 月3 日,靄齡和慶齡在小妹美齡的陪同下,視察了「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並與該會全體工作人員合影。她們隨後又接見了「婦指會」高級幹部訓練班學員,並與學員們共進午餐。考慮到第二天是兒童節(國民政府規定4 月4 日為兒童節),當天下午,她們一同驅車前往樂山,探望了戰時兒童保育會第一保育院的500 多名孩子。



見到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姐妹三人都很高興,沒有孩子的宋慶齡和宋美齡對孩子尤為憐愛。保育院知道三位夫人要來,還做了提前準備,讓孩子們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節目表演完畢,三姐妹把帶來的小禮物分發給大家,並與孩子們合影留念。在離開保育院的歸途中,三姐妹還參觀了「新生活運動」婦女工藝社,對婦女們所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讚揚。


4 月7 日,宋美齡為兩位姐姐在黃山官邸舉行「為歡迎孫、孔兩夫人蒞渝」盛大歡迎會。馮玉祥夫人李德全、邵力子夫人傅學文、吳國楨夫人黃卓群以及英國駐華大使的夫人等180 多位重慶婦女及國際友好人士受邀前來參加歡迎茶會。


黃山官邸是蔣介石在重慶的抗戰指揮中心,重慶屢遭敵機轟炸,指揮中心是重慶為數不多的安全之地,綠樹掩映下的一幢幢小樓雕梁飛檐、精巧別緻。時值春天,官邸周邊芳草如茵,花團錦簇,使在場的貴賓都心情大好。



歡迎會設在大草坪上,當三姐妹拉著手走進會場時,中外來賓全體起立,一齊鼓掌歡迎。能看到三姐妹同時出場,人們都顯得很興奮。三姐妹款款而行,宋慶齡神情自然、質樸,顯得很恬靜;宋美齡活躍、自信,一副女主人的模樣;大姐宋靄齡莊重而內斂,給人一種老大姐應有的老成持重的感覺。


宋美齡首先致歡迎詞,她強調孫夫人和孔夫人不僅僅是自己的姐姐,更是全國姐妹們的同志。兩位姐姐抗戰以來為國家、為民族所做的一切努力有目共睹。宋美齡在講話中提到,抗戰以來,二姐在國外努力做宣傳工作,大姐在上海為傷兵和難民做了不少工作,最近她們在香港做推動「傷兵之友」活動。她這次赴港求醫,有幸能與兩位姐姐並肩作戰,做了不少有意義的事情。現在,她將兩位姐姐請到重慶,希望她們能夠長住重慶,領導婦女工作。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表示贊成這一提議。

宋慶齡緊接著發表講話。她表示這次回重慶,看到不少被日軍轟炸的殘跡,知道還有很多同胞在受苦受難,感到十分難過。她希望更多的婦女姐妹們團結起來,多做實際工作,「多參加國民大會,因為民主政治的實施與婦女解放有著很重要的關係,憲政運動和婦女也是不可分離的」。


宋慶齡講完話之後,宋靄齡也應邀講話。她表示雖然身在外地,但是一直心繫重慶,希望全國姐妹們都能繼續努力工作,「要以忠誠來貢獻祖國,這只是為了一個可以在短期內達到的目的——造成一個新的強盛的中國」。


歡迎會過半時,蔣介石才姍姍來遲。原本老蔣也知道這個茶會,但是他上午有公務纏身,沒能及時出席。當初三姐妹抵達重慶時,他因為參加軍事會議沒能親自到機場迎接,這次再缺席就有點說不過去,況且這還是一個和宋慶齡冰釋前嫌的機會。於是,他讓孔祥熙「壓陣」部門例會,自己先「逃」了出來。


蔣介石作為「二戰」時期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又身為宋家女婿,對宋氏姐妹的此次到訪,他做了一個簡短的講話:「孫夫人和孔夫人到重慶來,不僅是全國的姊妹們喜歡,而且是全國的民眾都喜歡的事情,因此,我代表全國民眾表示歡迎。」 會後,在宋靄齡的提議下,蔣介石愉快地與三姐妹一同合影。也許,這樣和諧的場景只能在抗戰的特殊背景下才能看到。



4 月8 日,宋慶齡造訪共產黨領導下的新華日報社,並題詞:「抗戰到底。」同一天,宋氏三姐妹赴「傷兵之友」社總醫院——第五陸軍醫院慰問傷兵。


在重慶期間,姐妹三人日程都安排得很滿,她們除了出席各類會議、向抗戰團體發表講話之外,還參觀了工廠、學校和機關部門。她們走到哪裡,群眾就跟到哪裡。


在此期間,日軍戰機一直對重慶騷擾不斷,蔣介石再也坐不住了,在他的安排下,國民黨中央廣播電台邀請宋氏三姐妹於4 月15 日通過電波向美國聽眾演講。


宋慶齡在重慶期間,並沒有住在姐妹家中,而是獨自安頓下來。之所以這樣做,除了因為不喜歡警衛森嚴的控制之外,還方便社會進步人士和共產黨方面相關人員找到自己。


就在演講的前一天晚上,日軍再次派飛機轟炸重慶,這一次差點打中了宋慶齡所住的房屋。空襲警報解除過後,宋慶齡去城內四處查看,看到到處被炸的凄慘場景,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讓她更加堅定了信心,第二天要在廣播中狠狠揭露法西斯的侵略本質。


4 月15 日,三姐妹按計劃分別來到了國民黨中央廣播電台,這場廣播由美國ABC 電台向全美轉播,三姐妹用英文廣播,這樣的號召力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


據說,在聽到三姐妹演講的第二天,數千名紐約的大學生上街集會遊行,聲援中國抗戰。美國國會內部顯然也受到了影響,部分國會議員向國會遞交了對日制裁意見書,美國國內輿論也倒向支持中國抗戰這一面。顯然,宋氏三姐妹的聯袂演講達到了預期效果。


日本人對宋氏三姐妹在重慶的所作所為非常憤怒,他們用行動做出回應。日本飛機更加頻繁地「光臨」重慶,姐妹三人索性鑽進防空洞,聚在一起討論當前形勢,商討相應對策。


在重慶期間,只要三姐妹聯袂出場,就少不了攝影記者爭先恐後的搶鏡頭。很多照片上都能看到姐妹三人,臉上常常掛著微笑,給人親切的感覺和美好的希望。在那個充滿恐懼和悲傷的時代,她們彷彿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希望。



安排完在重慶的日程後,宋氏三姐妹又決定去四川成都。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沿海沿江各類工礦企業、高等學校及文化團體紛紛遷至四川,成都也因此成為中國的大後方。三姐妹經過商議後,決定去那裡看望當地的抗日軍民和婦女兒童。


4 月25 日,宋氏三姐妹前往中國合作社成都事務所,受到了數百名女工的熱烈歡迎。宋美齡在短暫演說中讚揚了合作社為抗戰所做的貢獻,並希望更多的愛國婦女積極加入,進一步擴大合作社。


在參觀合作社毛紡班過程中,一些女工正在趕製軍衣。宋美齡也來了興趣,她坐到縫紉機旁,親自動手為抗日將士縫製軍衣。隨行的美國攝影師及時抓拍了這一場景,不久,這張照片就刊登在國內各大報刊上。


宋美齡在成都期間,還別出心裁地組織了一次勵志社茶會,歡迎兩位姐姐的到來。宋美齡此舉,其實主要是為了二姐宋慶齡。這次好不容易說服二姐到四川,她和大姐都心照不宣地利用機會對宋慶齡進行「感情投資」,盡量消除姐妹之間的隔閡。

由於宋氏姐妹的極大影響力,儘管工作人員一壓再壓,這些茶會上,成都各界到會人數還是超過了400 人,比在重慶黃山官邸那次歡迎會還要盛大。三姐妹均在會上發表了演說,強調了婦女在抗戰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姐妹們都能夠積极參与到這場全民族的抗戰中來。


宋氏三姐妹的這次重慶之行,成為了中國抗戰史上的一段佳話。特別是宋慶齡,不計前嫌,為了民族大業和姐妹們團結在一起,更是贏得了眾人的稱讚。宋氏姐妹團結抗日的活動影響深遠,使得中國人民團結抗戰的陣營更加鞏固和純潔,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本文選自《宋氏三姐妹之間的恩怨糾葛》


文中配圖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宋氏三姐妹之間的恩怨糾葛》


楊雪 編著


中國文史出版社2018-3


定價:52.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以史詩般的敘述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遵循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的個人成長、婚姻為主線,來深刻描畫三姐妹「一個愛錢,一個愛國,一個愛權」的鮮明個性,從而突出宋氏家族的二次大分裂與中國革命的關係,以及三姐妹的姐妹親情與家族、國家之間的諸多複雜糾葛。

ID:wspress198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史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民國往事︱辮帥張勳的別樣人生

TAG:中國文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