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你的好心總讓人寒心?

為什麼你的好心總讓人寒心?

心照顧用心照顧

減輕照顧者負擔

讓您不再一個人奮鬥!

GIF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豬隊友?

他(她)有著一顆熱情似火為人著想的心,卻常常「口出狂言」,說出的話往往讓人從頭到腳澆個透心涼。

說話,是一門藝術,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謹以此文,安慰我們被刀子嘴、豆腐心的豬隊友傷過的幼小心靈!

1

有部美劇《芝加哥烈焰》,講述的是芝加哥消防員每日奔波在各種事故現場,拯救生命的故事。因為場景真實,情節緊張,該劇非常火爆。

第六季有個故事。有位警察在路邊查超速,被突然衝出的一輛車撞飛, 重重摔下時又被草地的木籬笆從後頸扎入,穿透了整個脖子,血流汩汩。

同行的隊友,趕緊幫忙按壓傷口止血。但關心則亂,當消防隊和醫護人員趕到時,他的豬隊友示範了完美的幫倒忙。

他不停地催促、干擾救援工作:

你們能快點嗎?

快!快!快!

你為什麼這麼慢?

他快死了!

消防員得在盡量減少震動的情況下,迅速切割木籬笆,但是沒辦法做到一眨眼之間那麼迅速啊!

結果這位大哥,脫口而出:

他快死了!快點啊!

而此時,那位受重傷的警員還在竭力睜大眼睛保持清醒,可憐的傢伙,能清清楚楚聽到豬隊友說的每個字。

當醫務人員直接包紮傷口時,豬隊友又開始大聲質疑嚷嚷:「那他幾秒後就會死!」,一位消防員上前試圖拉開他,還被他一記重拳擊傷了下頜骨。

那位命懸一線的警察,大概已經快被這愛心泛濫的夥計氣得翻白眼了。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

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對於傷、病患而言,在極度焦慮和恐懼下,變得十分敏感,無法分辨他人的話語是否與其經驗、專業度有關,因此旁人說話應當更加謹慎,儘力予以其安撫、鼓勵。

如果你們一同在等救護車,病情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該說什麼?

在很多醫療、警匪題材的美劇中,這些模版可以供你參考:專業的救援人員抵達現場時,會第一時間就對傷病患者說:

沒關係,我們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放心,我們就在你身邊,一直陪著你!

相信我們!我就在這兒,請保持清醒!

你很棒!很勇敢!

一切都ok,我們馬上送你去醫院!

豬隊友也是很關心朋友的,只是不懂得因時、因勢說話。他們屁顛屁顛跑過來試圖慰問別人,口中的話語卻猶如利刃一樣,刀刀瞄準軟肋戳去。

遇到這樣的朋友,

真是不得不苦笑一句:

呵呵,我謝謝你大爺的!

GIF

2

有時,親媽也會坑娃!

我高三時,曾有段時間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燒。現在回想,可能是因為學習緊張,心理負擔重,身體產生的一種抵制機制。

當時我按醫囑進行了各種檢查, 一次又一次地抽血化驗,所有指標都正常,就是低燒不退。

我血管先天偏細,所以一抽血,胳膊就青紫一大片。反覆換了幾個位置抽,兩邊胳膊都變得青紫青紫的。

本來反覆發燒,醫生還診斷不出原因,我就很害怕了。

不料有一天我媽陪我去看病時,忍不住在醫生面前「關心」我:你說你怎麼老不好?醫院當家一樣跑?

(我也不想來的好嘛?!看病很好玩嗎?抽血也很疼的! )

擔心的媽:你說你這個到底什麼病啊?肯定是你平時熬夜不注意休息,這下活該了吧!

(媽!如果我自己知道什麼病,還找什麼大夫看病?我熬夜是我該死!好了吧?!)

去抽血時,護士望著我青得發黑的胳膊無從下手,親媽又追問:你說她胳膊怎麼回事?怎麼這樣的?是不是那麼多病人,沒她這樣的?

氣憤、恐懼,我已經開始發抖了,難道我真的要死了嗎??

從頭到尾,我媽一直在自說自話,我一聲沒吭,醫生護士勉強苦笑,壓根兒不想搭茬。

結果,最後她還恍然大悟:哎呀,醫生!這孩子該不是得了什麼絕症吧?那我可怎麼辦啊?!你一定要救她啊!

GIF

真是一萬匹草泥馬在眼前來回奔騰,踏塵飛揚…………

自那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懷疑自己得了白血病,我媽不心疼我,怕我爸傷心也不敢說。別的同學忙著複習,我一個人傻瓜似地躲到圖書館,忙著查白血病的相關資料,覺得自己真的不久於世了,甚至開始考慮寫封遺書……

直到最後,我發現百度上搜到的各種病我好像都可能患上了,這裡也不舒服,那裡也不太妥,自己卻還能活蹦亂跳簡直是世界十大奇蹟。所以才慢慢想通,走出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我是多麼的自強不息!!!

這段經歷的痛苦折磨,讓我刻骨銘心體會到,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特別是面對患者時, 更需要出言謹慎,必須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3

對於生病的人來說,來探病的家屬和朋友真的常常充當豬隊友的角色。

我有個同事,2歲的兒子查出了先天性青光眼。各路親戚都趕到了醫院,醫生說這是遺傳性眼疾,可以控制,但很難治癒。

為了安慰兒媳,孩子奶奶衝口而出:別傷心了,實在不行,就再生一個吧!

此時、此景,說出這話,任誰聽了,都明白不合適。

果然,孩子外婆一聽就炸毛了!這是嫌棄孩子嗎,是想讓你家多留個健康的孫子嗎?

可誰知氣急敗壞的外婆高聲喊出來的話卻是:沒聽醫生說嗎?這是遺傳病,再生一個搞不好還是青光眼!

聽見這樣二百五遇上二百五的爭吵,同事夫妻倆夾在中間,內心傷上加傷,差點當場崩潰。

GIF

越是關心,

越不能說話比腦子快,自亂了陣腳。

江湖上,有句半開玩笑的話:

癌症病人1/3是嚇死的,1/3是用藥過度病人無法耐受而死的,最後1/3才是治療無效而死的。

這當然不是嚴謹的科學論斷,但說出一個道理:患者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康復有極大影響。

心理神經免疫學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心理因素與病人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

抑鬱、焦慮、應激(精神壓力)等情緒,都會抑制機體(包括人類、動物)的免疫能力,從而影響其健康狀況。

無論是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還是患者的家屬、朋友,他們對患者的態度、言語,都可能對其情緒和心理產生影響。

4

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話術跟患者溝通呢?

與其說,要注重因人而異採取不同的技巧,倒不如樸實地說,最關鍵的是將心比心

真正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其健康狀況和情感需求,真誠地表達自己的關心和問候,患者是能夠感受到並且得到寬慰的。

同時,留意以下兩點,也許能更好地幫助患者舒緩恐慌、焦慮的情緒:

患者在病發之初,容易出現恐慌,特別是重症患者,剛獲悉病情時,可能會表現出極度抗拒、否認、狂躁、焦慮或者絕望,需要理解和疏導患者的情緒。

親朋好友們可別站在健康者的身份高高在上的訓斥患者,怎麼那麼不當心?你就不知道要注意休息嗎?你居然不知道要體檢?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你說的再多都無法改變現在的事實,你要做的是要讓他感受到完全平等的尊重和理解!

還需要注意的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患者此時更需要的也並不是同情、憐憫,而是「一切都跟以前一樣,自己只是需要休養一陣而已」。

有些親朋在患者面前,痛哭流涕,甚至比對方更絕望、更崩潰;

或者在患者面前嘖嘖嘆息,「真可憐」、「唉……造孽」;

還有的無意中話里話外都流露出「你是個病人、你病得那麼重就不要怎樣怎樣 …….」

這些行為和話語,都可能造成患者一種消極的自我心理暗示:我是個病人,我跟大家都不一樣,我跟以前的生活割離了。

所以多體貼、多關心的同時,盡量保持與患者泰然自若的相處方式,以幫助其放鬆、減壓。

親朋好友去探病時,善於聆聽,才能更敏銳地察覺其在生活上、心理和情緒上的各種需求,以幫助解決。

患者的需求和表達才是第一位的,切勿本末倒置,只顧自說自話,一股腦傾吐自己過往的成功康復經驗除非患者主動提出想多聽、多了解的內容,否則應以聆聽為核心,讓患者盡情傾吐他的情緒、感受。

這不僅是幫助其緩壓的一個好方法,更關鍵的是能知悉患者在不同階段的隱憂,對症化解。

關心是一貫真誠的,只要改變溝通和說話的方式,無奈的「豬隊友」也會變成最溫暖的夥伴,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願我的吐槽也能輕輕安慰一下你曾經被豬隊友傷過的心,相信你一定也有相似被「捅刀」的經歷,和我們分享吧~~

我在下方留言區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照顧 的精彩文章:

TAG:心照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