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周敦頤:養生的極致 是養一顆素簡的心

周敦頤:養生的極致 是養一顆素簡的心

誠立,賢也;明通,聖也。是聖賢非性生,必養心而至之。養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

——《養心亭記》

做人的極致,是聖賢。

所謂的聖賢,並不是與生俱來,必是養得此心纖毫無染、通透如洗的誠明境界。

養生的極致,是養心。

真正的養生,並非簡單的養身,而是涵養生命返璞歸真、自在自足的素簡狀態。

真水無香,大道至簡,智慧的人一生都在做減法。

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自有不同的修養重點。

孔子提出「君子三戒」,即人自少及老,有三種戒慎之事:

少年之時,血氣猶弱,筋骨未定,戒在貪色;

壯年之時,血氣方剛,好勇鬥狠,戒在好鬥;

老年之時,血氣既衰,多好聚斂,戒在貪得。

人有志氣有血氣。

慾望本根於血氣,人皆相同;境界取決於志氣,人有殊途。

血氣會隨著年高體弱而轉衰,志氣則可由修養操存而葆盛。

善於修身養性的人,其實就是善養志氣,不為血氣所使,故而年彌高而德愈邵,活到極致,就活出了生命的本色。

(一)「無欲則剛」

我們身邊,不乏剛暴急躁的人,不乏貪婪強取的人。

孔子有個弟子申棖,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況。

孔子慨嘆,具有「剛」這種品質的人簡直難得一見。

有人問:「申棖難道不算嗎?」

孔子說:「申棖這個人多情慾,怎能稱得上『剛』呢?」

真正的「剛」,是無欲無求。

能勝物之謂「剛」,為物掩之謂「欲」。人有欲則無剛,剛則不屈於欲。

真正的「剛」,是剛毅質直。

「剛」是「柔佞」的反面,而又非「剛暴」。故德高者往往慈祥,卑下者常常刻薄。

一個多欲的人,難免為物所役,為了滿足慾望而摧眉折腰、邪曲佞媚。

越淡泊的人,往往越自在,不輕易為物所動,在萬物之上屈伸自如。

「剛」是至為可貴的品質。因為無欲,所以自由;因為純粹,所以率真。

這樣的人,帶著些「少年氣」,所以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

這樣的人,算得上「活開了」,所以有著「靜觀庭前花開花落」的成熟。

(二)「多欲則惑」

我們在愛戀一個人的時候,恨不得與之朝朝暮暮;在怨恨一個人的時候,恨不能與之老死不相往來。

一場場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後,只剩下無盡的空虛和迷茫。

子張問孔子,如何才能充盛德養,明辨迷惑。

孔子說:「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人若順了你的心,你就喜愛他,期盼著他長壽永生;人若悖了你的意,你就厭惡他,恨不得他立刻去死。

人之生死有命,本非隨心所欲。多欲,讓人以一己之好惡而用心無常,這就是「心惑」。

唯有大其心,方容得天下之物;唯有虛其心,方受得天下之善。

胸懷虛明,則忠信本立、德養日新;義理來居,則物慾不入、不憂不懼。

當你解開情慾絲絲縷縷的纏縛,讓心空靈靈的像一面鏡子,物來則應,物去不留,純粹如實地反映來物的美醜,「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自然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明達和通透,既不會傷物,也不會為物所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無問西東:知恥為勇 是我們反省和前進的力量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