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笑傲風雨的海棠——一代才女李清照

笑傲風雨的海棠——一代才女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沉睡殘酒未消。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已是綠肥紅瘦。"這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所寫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我們就說一說她的一些鮮為人知的身世。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詩、詞、文、賦、書、畫都無所不精的,是中華史詩上傑出的女作家。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豐,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濃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加之聰慧好學在年幼的時候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學基礎。

宋徽宗建中元年,十八歲的李清照與二十一歲的太學學生趙明誠成婚,當時李父是禮部員外郎,趙父是吏部侍郎。可以說李趙兩家都是朝廷的高級官吏,李清照夫婦應該屬於貴族子弟,但因李趙兩家的家風都貧簡寒素,所以李清照夫婦生活的也很簡樸。婚後安靜和諧高雅有趣的生活是李清照度過的最美好的時光。

很快由於朝廷內部新舊黨的鬥爭,便打亂了李清照夫妻的生活。其父李格非被列為元祐黨籍,元祐黨籍的罪名也牽連到了李清照。因宗室不得於元祐奸黨子孫成婚,顧李清照這對恩愛的夫妻不僅面臨被拆散的危險而且若大的京城也沒有了李清照的立足之地。無奈李清照不得不與家人一起返回原籍。後來又過了好幾年朝廷取消了其元祐黨的罪名,李清照才能返回汴京與趙明誠團聚。但權力的鬥爭什麼時候停止過,沒過多久無情的政治災難,又降到了趙氏一家頭上。趙家也難以繼續留在京師。李清照隨趙明誠一家來到了青州開始了居鄉生活。雖然日子過得很清苦,但他們夫妻倆互敬互愛互相支持研文治學搜求金石古籍……鄉下的平靜安寧也是李清照夫妻倆生活的非常安逸,快樂。

宋欽宗靖康二年金人入侵,宋徽宗宋欽宗北去,史稱靖康之變。李清照夫妻倆在兵荒馬亂中顛沛流離。沒多久其夫趙明誠因病去世,給了李清照無情的打擊。李清照在給趙明誠祭文里寫到「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大宋的萬里江山都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生活在亂世之中的李清照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已將她推入了深深的苦海。

紹興二年,李清照來到杭州。顛沛流離的生活給了走投無路的李清照無情的折磨,可誰又能想到在杭州還有更痛苦的事情,正在等待李清照。走投無路,孤獨無依。一個叫張汝舟的人走進了李清照的世界,並對她百般試好。可張汝舟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他看中的不光是李清照,更是她珍貴的收藏。婚後當他發現李清照並無多少財物時,便大失所望,隨即不斷發生口角,進而謾罵甚至拳腳相加。李清照無法忍受張汝舟的暴行,因為張汝舟有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罪行,李清照想告發張汝州從而請求離婚。但大宋律法,妻子告發丈夫也要獲刑三年。

李清照是一個在感情上絕不能湊合的人,一代才女怎能在拳腳下屈服。她寧可受皮肉之苦,也絕不奴役精神,一旦看清了對方的靈魂,她只有無情的鄙視和深深的懊悔。她果斷的向官府告發了張汝舟的罪行,並請求離婚。好在經過許多親友的多方營救被關押九天之後李清照得已獲釋。但在她的心中卻留下了一道永遠也不能癒合的傷口。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將李清照推入了深深的苦海。她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進入暮年的李清照,獨自一個人守著孤獨清幽的小院。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只有秋風掃著落葉在門外盤旋。一日一位孫姓故友來訪,身旁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的聰慧乖巧打動了她,李清照對小女孩和她的家人說:「我老了身邊也沒有孩子,我願將我一生所學都傳授給你,你看怎麼樣?」誰知孩子脫口而出,「才藻非女子子事也。」

她一直想關心國事著書立說傳道授業,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報國無門情無所託別人看他如異類。 李清照感到她落入了一個四處不見邊的深淵,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她一個人茫然地走進杭州深秋的落葉中。一首《聲慢慢》吟出了她濃縮了一生的苦痛,也確立了他在文學史上地位。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摻摻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嫌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人生路上有那麼多的風風雨雨、那麼多的坎坎坷坷,正如《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里寫的一樣,當狂風暴雨過後,曾經妖艷的花朵早已在風雨中枯萎,可海棠花卻在風雨過後還依舊挺拔。

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真金,我願我們所有的朋友都能在人生苦難的風雨中走出來,成為笑傲風雨的海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長得丑又沒有才華,怪不得沒有對象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