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惡不赦中的十惡究竟指的是什麼?

十惡不赦中的十惡究竟指的是什麼?

所謂「十惡」,是一個在古代傳統社會,在廣大民間影響甚廣的一項刑法專門制度。其中的「十惡不赦」更成了廣為流傳的一句成語。

具體地說,「十惡」是對危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十種重罪的總稱。把「十惡」置於法典的第一篇,作為嚴厲打擊的對象,以增加法律的威懾力。《唐律?名例》疏議即載:「五刑之中,十惡尤切,虧損名教,毀裂冠冕,特標篇首,以為明誡。」唐律中的十惡規定具體是:

謀反:謂謀危社稷,指謀害皇帝、危害國家的行為;

謀大逆:指圖謀破壞國家宗廟、皇帝陵寢以及宮殿的行為;

謀叛:謂背國從偽,指背叛本朝、投奔敵國的行為;

惡逆:指毆打或謀殺祖父母、父母等尊親屬的行為;

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為;

大不敬:指盜竊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偽造或盜竊皇帝印璽、調配御葯誤違原方、御膳誤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無人臣之禮等損害皇帝尊嚴的行為;

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經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門戶、分異財產,對祖父母、父母供養有缺,為父母尊長服喪不如禮等不孝行為;

不睦:指謀殺或賣五服(緦麻)以內親屬,毆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長等行為;

不義:指殺本管上司、受業師及夫喪違禮的行為;

內亂:指奸小功以上親屬等亂倫行為。

中國古代刑法中的「十惡」,源起於西漢。正如《唐律疏議》所言:「事類有十,故稱十惡。然漢制九章,雖並湮沒,其不道、不敬之目見存,原夫厥初,蓋起諸漢。」這就是說,西漢時期所謂的「不道、不敬」等犯罪,就是十惡的萌芽。

及至曹魏統治時期,有關大逆不道、不敬之罪的立法繼續沿襲下來,但比之漢朝有所改進和發展。根據《晉書?刑法志》記載:「(魏律)改賊律,但以言語及犯宗廟園陵,謂之大逆無道,要斬,家屬從坐,不及祖父母、孫。至於謀反大逆,夷其三族……不在律令,所以嚴絕惡跡也。」

到了兩晉時期,關於大逆不道的立法,又進一步縮小了處罰的範圍。《晉律?刑法志》載:「減梟斬族誅從坐之條,除謀反適養母出女嫁皆不復還坐父母棄市。」同時強調加重對違反封建禮教的處罰。其時,張裴注《晉律》,對大逆不道、不敬等罪名又在理論上加以闡述。

到了《北齊律》中,首次規定的「重罪十條」標誌著「十惡」的初步形成。《隋書?刑法志》載:「北齊……又列重罪十條,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義,十曰內亂。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此重罪十條,都關係到君主權力地位和封建政權的最高利益,所以傳統刑律將此類犯罪作為重點打擊對象,以維護皇帝專制制度。但是,北周修訂法律時,曾一度刪去了「十條重罪」,「不立十惡之目,而重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義、內亂之罪」。其實也只是從形式上取消了其名目。南朝梁、陳的法律基本上與北周相同。

據《隋書?刑法志》講:隋開皇定律時,正式於法律上確立了「十惡」之目,「又置十惡之條,多采後齊之制,而頗有損益。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犯十惡及故殺人獄成者,雖會赦,猶除名。」

據《唐律疏議?名例》載:唐律中關於十惡的立法,全部繼承了隋律的內容,所謂「仍遵開皇,無所損益」。由此可見,中國傳統律典中的十惡,起源於西漢,形成於北齊,至隋唐律中則達到完備階段。

比較隋唐時期的「十惡」與北齊律中的「重罪十條」,可以看出,在隋唐時期,加重了對危害皇權統治行為的處罰。北齊律中的「反逆」「大逆」「叛」,在唐律中修改為「謀反」「謀大逆」「謀叛」,所謂「將有逆心而有害於君父者」,就是將要產生反對皇帝的動機,並不是已有反對皇帝的行動,就構成了犯罪,實質上只是犯意的表示或預備行為,從而加大了對危害皇權統治行為的防範。同時,隋、唐律中刪去「降」罪,而增加「不睦」罪,說明其時加重了對封建家庭倫理關係的保護。

在唐律中,對十惡所規定的刑罰,比其他一般犯罪的刑罰嚴厲很多,謀反、謀大逆、謀叛,不僅犯罪者本人要處以死刑,其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等親屬也要緣坐受罰,有的也要被處以死刑。而且,有的還關係到罪與非罪的問題。同時,根據唐朝法律規定,犯有十惡重罪的,不僅要受到嚴厲的懲罰,而且還不得享有法律所規定的赦免刑罰的優待方法。唐律規定,凡犯有「十惡」重罪的,不得享有「議」「請」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華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總能聽見有些人的關節咔咔響,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AG:清華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