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歷程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歷程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歷程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文化的發展歷程,與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茶作為飲品出現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的一大貢獻。茶文化經歷了三國前的啟蒙,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形成期,宋代的興盛期,明清的普及期,以及現代的發展期,幾經滄桑,風雨歷程,折射出不同時代中國茶文化的審美情趣和價值理念。本問通過對茶文化發展的梳理,茶文化內容的挖掘,揭示出中華民族對茶文化深厚的審美文化意蘊。

當今,世界上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飲用茶,而最早發現茶、飲用茶的是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僅包括它本身的物質產品,還包括人們對其所賦予的精神文化。憑藉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使自然原生的茶發展成為能從中得到啟發並且萌生出精神內涵的文化,從茶由開始的解渴藥用功能發展到具有審美意味的飲品,茶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已經在廣大國民心目中廣泛存在。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國茶文化從「茶之味」到「人生之味」再到「宇宙之味」,其中蘊含的精神境界不斷提升,茶文化既是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遺存,又是世界範圍內的現代文化事項。如今,茶文化正在傳統和現代的文化交融下影響著人們,為人們發展科技改造世界觀提供精神動力。自然而又靈性的茶以平凡而又高雅的方式滲透到人們生活的不同階層和各個領域,折射出人們的精神風貌和文化修養。因此,中國茶文化是體現中國人精神風貌和修養境界的一面鏡子。研究茶文化、了解它曾經的輝煌是很必要地。但更要在當今科技發展的時代下探討它,這樣才更有現實意義。

一、唐宋時期茶文化的研究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經歷了萌芽、形成、發展的歷程。早在商周時期我國的巴蜀地區已經開始種茶、飲茶,《華陽國志.巴志》是關於茶葉的很早記載。秦漢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飲茶之風開始盛行,這一時期的飲茶活動才開始和文化相聯繫。西漢辭賦家王褒的《僮約》,兩晉時期杜育所作的《荈賦》都是早期中國有關飲茶方面的著作。三國兩晉時期一方面飲茶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文人雅士崇尚啜茗清淡,辨析明理,坐而論道。茶從此與高雅的文學藝術聯繫到一起,同時,在社會風俗領域也出現了茶的蹤跡,如祭祀、婚俗中茶的出現。客來敬茶、以茶會友在當時已開始成為一種社交禮儀。隋朝統一全國之後,南北經濟文化空前交融,飲茶風尚傳播到了北方,隋文帝為了治療頭疼加持飲茶以至於「天下始知飲茶」。

對茶的研究開始於唐朝,初唐文獻中,探討涉及茶和差事的不是很多。唐中期以後飲茶之風才從社會上層、文人雅士階層普及到了社會各個階層。關於茶的記載,對茶的吟誦多了起來。在唐朝良好的社會環境條件下,茶文化也逐漸由粗放的飲用方式發展上升到了精神層次,中國的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在這一時期中國第一部茶文化專註---《茶經》問世,它是由陸羽所著。該書的內容十分豐富,記載了唐代以前的有關茶的神話、史籍、詩賦、傳記、地理等,創造了從烤茶、選水、煮茗、列具、品飲的一套中國茶藝,並首次把「精神」兩字貫穿於茶事之中。陸羽還首次把中國儒、道、佛的思想文化於飲茶過程融合在一起,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茶文化的確立,總之,陸羽的《茶經》在中國茶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至此,唐代茶文化日益鼎盛,有關茶的文學作品大量湧現,白居易、皎然、元慎等有大批的作品流傳於世。王公朝士、江湖布衣、市井雅士、僧人道士都寫詩賦茶,飲茶使得文人雅士們更加珍惜追求詩情畫意的美好生活。由於唐代文人茶道的發展,茶文化理論的提出與完善使茶文化精神得以確立,從此,中國茶文化走向了繁榮與昌盛。

「茶興於唐,勝於宋」入宋以後,飲茶之風更炙,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客來敬茶,茶成了人們聯絡感情的重要工具,茶海進入到了婚嫁禮俗之中。貢茶在唐代已成定例,到宋代已經制度化了。宋代文人對飲茶藝術的追求較唐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從著述上看,宋代茶著近三十種是唐代的五倍,連宋朝天子宋徽中也著作有《大觀論茶》一書。宋徽中在《大觀論茶》中不僅全面的總結了宋代茶事,還論述了茶葉的色、香、味、貯藏等問題。而流行於宋代的」鬥茶」更是宋人把藝術化品飲的風習推崇到極致的必然結果。在文人茶道的推動下,大量的茶文化理論著作、大批的詩人湧現出來,丁謂、梅堯臣、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蘇軾、范仲淹、陸遊、曾幾、楊萬里等都留下了詠茶的詩詞歌賦,制新茶、飲佳茗、吟茶詩、做茶賦成為宋代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覺時代,那麼宋代就是茶文化成熟完善的高級階段。

二、明清時期茶文化的研究

明清時期是中國茶文化嶄新發展的時期,飲茶盛況空前,中國茶葉甚至交易於西方。明代的茶著多大六七十部,這個時期,茶文化與中國的儒釋道哲學結合更為緊密。明代至建國就重視佛、道,儒學相對落後,到明代中期,王陽明「心學」理論的提出啟迪了文人雅士們的自我意識,使儒學有了發展。此時的飲茶文化主張性靈簡約,追求清幽脫塵的意境。明清時期各寺院、各信佛場所的茶禪文化發展到了極致,中國禪茶文化的「和、靜、儉、清」極大地繁榮了茶文化的價值內涵。明代道教由於政府的保護髮展迅速,道教主張的「萬物唯有、天人合一、脫塵除垢、清心寡欲、長生不老」都是與茶文化內在精神的契合。

隨著飲茶方式的不斷改變,明代飲茶達到了較高層次的藝術品茗階段,形成了以品飲散茶為主的泡飲法。經過朱權、文徵明、唐寅等文人的倡導,泡飲法被廣泛地深入到了社會各個階層,成為整個社會的生活藝術。此外,從明代至今,飲茶方式基本一樣,茶具品種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以江蘇宜興紫砂陶為代表,以江西景德鎮白瓷和浙江龍泉青瓷為代表的茶具在今天仍具魅力。

明清時期茶著甚多,朱權《茶譜》是明代最早的一部具有承前啟後的茶書。明清文人的茶詩詞雖不及唐宋的藝術成就,但明清文人所創作的著名小說,如《紅樓夢》《三言二拍》《老殘遊記》《儒林外史》《金瓶梅》等中對茶的描述空前之多,是研究明清茶文化精神產品的重要資料。清代總結性的書很多嗎,像劉源長《茶史》記錄了以唐宋關於茶書史籍中的前人資料為主,是從事研究茶文化的研究工具。陸廷燦的《續茶經》輯錄從唐至清的一千多年的文獻資料彙編而成,使許多已經失傳的茶書靠這本書得以傳承,是清代茶樹中最重要的著作。

茶館成為社會各階層的重要場所,清代的茶坊較明代更為鼎盛,遍布城鄉,數不勝數。由於茶館聚集了各色人等,因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茶館共飲文化。施由明先生總結:茶館是明清時期市民文化的歷史特徵,是當時社會的縮影。

明朝以後,茶的藥用價值得到了最大發掘,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藥茶的功效做了全面的論述。清代的載要茶方非常多,其中沈金鰲《沈氏尊生書》記載的瘟病學家葉天士藥茶方至今還運用於臨床。清宮十分重視延年益壽的茶藥方《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一書的清熱茶方中就有清熱理氣茶、清熱化濕茶、清熱養陰茶、清熱止咳茶等。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階段,清朝正是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沒落的最後一個朝代,政治上中央集權的專制達到了頂峰,尤其是文字獄大大地鉗制了文人的思想,很多文人士大夫逃避社會現實,記情于山水沉溺古玩,排解心中的鬱悶,因此,品茗賞壺更寄託了文人落寂的情懷。

明清時中國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發展,隨著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在一些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此時,世界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東西方的交流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茶文化的海外傳播也更為廣闊。在中國對外交流史上,茶葉和絲綢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當代中國茶文化的研究

中國茶文化發展到今天,無論從形式還是內涵上都在不斷完善發展。認識茶品、以茶勵志,茶在中國反映了更重文化風貌和人文精神品質,茶文化孕育了我們中華民族洞察一切的智慧,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禪悟境界以成為過去和當今中國人思想深處的最高理想境界。中國現代真正學術意義上的茶文化研究大約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三十年來,茶著和茶文化的相關論文十分眾多,《茶葉通史》是近代我國第一部茶學通史著作,中國茶人聯誼會編輯的《中國茶葉五千年》是第一部編年體的中國茶史著作。據統計三十年來,全國各類茶文化文章大約有六千餘篇。

在古老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積聚了許多優秀的精神文化思想,當今茶文化正在傳統和現代的文化交融下進一步發展,茶文化既是中國古老文化遺存,又是世界範圍內的現代化文化事項,茶文化不僅在於它本身的物質產品,還包括人們賦予他的精神文化。隨著物質文化的發展,茶文化將形成一種精神力量影響著人們。隨著茶道精神的不斷完善,國際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繁榮,我們在當今科技發展的時代主題下發展它、探討它更具現實意義。

如今茶已成為現代社會交際的重要手段,客來敬茶,以茶贈友,顯示了對朋友的友愛和重視,和諧的茶文化有利於社會的交往,同時對多民族中國社會的和諧和穩定、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茶文化作為一種蘊含了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於一身的綜合文化形態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的茶文化已進入到市場經濟、網路媒體、科學技術等各領域。茶文化的精神作用不斷加強,茶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國際友人的目光,在當今社會起到了積極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唐詩說茶之禮(4)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