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落韓國381年的中國家族,仍然堅持中國習俗,族譜寫著:我是中國人

流落韓國381年的中國家族,仍然堅持中國習俗,族譜寫著:我是中國人

流落韓國381年的中國家族,仍然堅持中國習俗,族譜寫著:我是中國人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曾多次經歷戰亂紛爭和百姓流離失所,但博大精深的文化卻能始終保持和傳承下來,靠的就是一個「根」字。牢記自己的根脈所在,是每一個炎黃子孫根深蒂固的價值觀。

在韓國就有這樣一個家族,他們祖上曾做過國相,即使到今天依然雄踞軍、商各界,有的官居陸軍總司令,有的是大學校長,還有的是企業總裁,可以說是遍布韓國上流社會,聲名顯赫。

但與傳統三韓人不同的是,這個韓國家族堅持的卻是炎黃子孫的習俗,除夕貼春聯吃餃子,正月走親戚拜大年,在韓文全面推廣的今天,他們的族譜依然堅持用漢字書寫,就連墓碑也是用漢字鐫刻。

這個家族就是韓國廣平田氏。

廣平田氏出自山西洪洞,田家兄弟4人,除了老大留守山西,其他3兄弟都先後遷居,老二田彥實落腳地就是河北廣平府風正村(今邯鄲)。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廣平的田應已經官居兵部尚書,兒子田允諧則任吏部侍郎。

然而在明清鼎革之際,清軍屢屢叩關,河北、山東等地多次遭遇清軍劫掠。崇禎十年(1637年),清軍在攻打朝鮮時,順道攻陷了明朝的海外基地皮島,而當時吏部侍郎田允諧的兒子田好謙正在皮島做生意,不幸做了清軍俘虜。由於當時朝鮮李朝已經被清朝降服,所以清軍將被俘的十幾個明朝人一併交給了朝鮮看管。

由於相貌不凡又寫的一手好字,田好謙很快被朝鮮將領具公看中,選為幕僚,田好謙卻堅稱自己是明朝人應回到大明,予以拒絕。但當時明清交戰頻繁,回到河北的道路已經不通,田好謙只好暫居朝鮮,後來還被國王任命為通政大夫。

雖然官居二品大員,又在當地重新娶妻生子,但田好謙時刻想的卻是回到中國。每逢佳節,他都要朝著河北方向跪拜,同時哭著教育子孫:我們的根在中國廣平府風正村,世道太平了一定要回去認祖歸宗。

從此這條祖訓就烙在了田氏子孫心理,在田好謙過世20年後,他的次子田會一借著出使清朝的機會,輾轉聯絡到了田好謙留在河北的子孫後裔,重新接續了廣平田氏族譜。

田會一過世後,兒子田得雨已經官居全羅道兵馬節度使,但為不讓根脈斷絕,田得雨在臨終之際特意囑咐在族譜上加上一句話:「我是中國人,家在廣平府雞澤縣風正村。」所有生活在韓國的廣平田氏子孫,死後墓碑都要刻上5個漢字「廣平府田氏」,以表明根脈所在。

到了清朝後期,隨著列強入侵、日本侵華,中國開啟了長達百年的戰亂,好不容易接續上的田氏族譜再次中斷,直到上世紀50年代,河北、韓國兩地的田氏後人才開始重新尋找對方。2004年,韓國高麗海運株式會社總裁田文埈幾經輾轉,終於重新聯繫到了中國的田氏後人。雙方按照輩分大小,重新修訂廣平田氏族譜。

從田好謙在1637年意外流落朝鮮半島算起,至今已經超過381年,但身在韓國的廣平田氏家族卻始終不忘根在中國的這一事實,每年回鄉祭祖,宣示了華夏子孫那份不忘祖的根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路 的精彩文章:

東京不熱!東京大雪致兩死719傷,四十餘航班取消十八所學校停課!

TAG: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