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遊戲有什麼價值

遊戲有什麼價值

【王者】目前貌似沒有那麼火爆了,昨天看到一篇關於王者的文章,是一位在中學的實習教師寫的,文中提到學校中不少老師在打王者,並且在教學中使用一些王者人物,不過是很局限的在歷史課中,比如將PPT中歷史人物頭像變成王者相應英雄頭像,藉以吸引同學注意力,這種浮於表面的形式並不是啟發學生最好方式。

主流聲音一直在說遊戲害人,尤其網遊,沒有實際產出卻消費大量時間和錢。這不免要談到青少年朋友們的【沉迷】。網遊有很強的互動性,其實是帶有一些社會屬性的,有強烈追尋優越感的部分在其中。粑粑沒有親身接觸過早期類似《石器時代》《魔獸世界》等遊戲,還是打王者比較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粑粑「窮」。那一類的遊戲是需要購買遊戲時間,後期《傳奇》一改商業模式:遊戲免費,裝備收費。近期的網遊(其實主要是移動端網遊)裝備也不收錢,而是賣皮膚。經營模式已經從早期的有花錢才能玩的模式過渡到任何人都能玩,一方面增加玩家數量通過規模效應降低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利用人們追求優越感的需求,把皮膚或者稀有物品賣的賊貴,更有大深坑抽獎(玩家稱為追夢)模式,部分H1Z1玩家消費數千元追夢(目前吃雞遊戲大概收費90購買遊戲,還要從第三方購買加速器,我看鵝廠拿下國內代理後一定免費)。20年前粑粑玩電腦遊戲大多需要花錢,就像讀書要去買書,看電影要買票一樣,我們支付給作者版權費用;現在類似【王者】這類遊戲不收費,通過銷售符號產品盈利,【王者】最便宜的皮膚¥28.8,最貴的¥288.8,只要你消費一個最便宜的皮膚,遊戲的版權費用基本就回來了。遊戲皮膚對遊戲結果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就像土豪喜歡買奢侈品一個道理。隨著國人有錢程度的增加,奢侈品貌似賣不動了,擁有奢侈品已經不能得到優越感,但玩遊戲的「小」朋友們還沒想清楚,在其他情況下得不到優越感的小朋友只需要花一頓飯錢就可以體驗我和你的不同。而且我相信消費者中間真的有很多小學生「偷」父母錢消費。

學校老師完全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下手,給學生們上上課。不過,問題是學校好像沒有相應的課程,不如讓班主任們在班會談心解惑時給學生們講講。目前一個遊戲的運營比市面上大多數企業運營的優秀,以前文章提過比如:優秀的激勵系統、維護公平遊戲環境、對資金的運用(王者從沒做過廣告,把資金甚至不是自己資金用於組織比賽)、小團隊運作利用主播等社會(閑雜人等)力量做宣傳,這是電影宣發團隊都做不到的事情(這些給學生講有點早),遊戲運營者如何利用人類自卑和追求優越感的心裡需求賣皮膚;遊戲中的團隊合作(遊戲過程中如何激勵隊友、如何輔助、如何抓住時機),如何設定計劃及備用計劃(對於玩家而不是職業電競參與者有點過了)這些要求對於一個把教師當做職業的班主任要求有點高;如果以傳道受業解惑的角度看,這些內容對青少年學生理解【生活的意義】更有幫助。

如果一個沉迷網遊的朋友知道自己掉入遊戲運營商設的坑,大概率事件他不會再沉迷;粑粑從來都把佔便宜當做人生第一信條(開玩笑的,為社會奉獻才是粑粑第一信條),不管廠家如何運營,粑粑就是一分不花,看你有多大本事能從我口袋中掏錢,就是粑粑的樂趣。

另外,羅胖老師以前講過一次,遊戲可能會成為八大藝術之外的第九藝術。粑粑現在還不能理解,一幅齊白石為什麼那麼貴,就因為人過世了,不能再創作新作品了嗎?一幅畫完全可以做無數複製品,就像印書一樣。他的價值在哪裡?如果粑粑把房賣了買一副畫算不算【沉迷】(吹個牛而已,粑粑的房子買不了齊白石,一平尺也許都不夠)

主流聲音那麼吐槽遊戲,粑粑只想說,讀那麼多書就能過好一生?繪畫能產生什麼價值?比照片反映現實更真實嗎?建築、雕塑等等皆如此。並非粑粑藐視藝術,我只想表達這些統統是表達自我的工具,通過這些可以找到人與人的連接和認同,通過此些去達到內心的平衡。遊戲同樣,它是一段故事、一些娛樂、一些互動,都是追求自身優越感的工具而已。

僅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牙牙粑粑的胡思亂想 的精彩文章:

TAG:牙牙粑粑的胡思亂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