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看出他有反相,後悔為他封王,多年後他果成禍亂的源頭

劉邦看出他有反相,後悔為他封王,多年後他果成禍亂的源頭

 吳王劉濞是「七國之亂」禍首。劉濞被封王時年方二十,體壯有氣力,劉邦擔心吳、會稽一帶社會風氣不好,難於治理,需要一個年輕力壯的封王來鎮撫,於是就 封劉濞為吳王。受封儀式後,劉邦召劉濞來給他相面,說:「你的樣子有反相。」劉邦心中很是後悔,然而封王儀式已經完畢,再難更改,便撫著劉濞的後背說: 「漢家今後五十年內東南方有叛亂者,希望不會是你。天下同姓是一家,你要謹慎,不要造反!」劉濞叩首說:「不敢。」以後劉濞自食其言。

  當初,孝文帝在位時,吳國太子奉詔進京陪伴皇太子飲酒、博戲。吳太子在博戲過程中與太子爭棋路,行為不恭。皇太子就拿起棋盤猛擊吳太子,將他打死。那時的劉濞已經生了反叛之心,再加上晁錯的削藩策,最終找到了理由。   晁錯多次上書奏陳削減吳王的封地,漢文帝寬厚,不忍心對他實施懲罰,所以吳王日益驕橫。等到漢景帝即位,晁錯再次將此事上書景帝,景帝將他的建議交於公 卿、列侯、宗室討論,沒有人敢與其辯駁,表示堅決反對的只有竇嬰一人,從此兩人結怨。等到楚王劉戊來京朝見,晁錯藉機說:「去年為薄太后服喪,劉戊在服喪 的居室里私下姦淫,請求處死他。」景帝雖然免去劉戊的死罪,但下令收回了原楚圈的封地東海郡。另外,朝廷以趙王犯罪為由削奪了他的常山郡;膠西王劉印因在 賣爵事上有不法行為,他封地中的六個縣被朝廷削奪了。

  吳王劉濞擔心朝廷不斷地削奪諸侯的封地,就打算舉兵叛亂。聽說膠西王劉印勇武, 對兵法研究極深,諸侯都畏懼他,於是,吳王派中大夫應高去遊說膠西王劉印,說:「現在,姦邪之臣把持朝政,天子聽信讒言惡語,侵奪削弱諸侯國,對諸侯王的 懲罰很重,而且愈加變本加厲。膠西國和吳國,都是有名的諸侯王國,是朝廷的眼中之釘,肉中之刺。吳王身體患有暗疾,不能朝見已有二十多年了,時常擔心受到 朝廷懷疑,無法表白自己,只能自我約束,朝廷仍然不寬容他。我私下聽說大王因出賣爵位的過失而受朝廷處置。其他諸侯封地被削奪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他們都不 應該受到如此嚴重的懲罰。朝廷的用意,恐怕不僅僅是要削奪諸侯王的封地吧!」膠西王說:「我確實有被削奪的事。你認為如何是好?」應高說:「吳王自認為與 大王面臨著同樣的憂患,希望大王順應時勢,遵循情理,為天下冒死消除禍患,我想您不會反對吧?」膠西王大吃一驚,說:「這樣的事我怎麼敢做!天子待諸侯雖 然很嚴苛,我只有以死盡為臣之道,怎能起意反叛呢?」

應高說:「御史大夫晁錯,蠱惑矇騙天子,侵奪諸侯封地,諸侯王都有背叛之心,從人事來看,已勢在必行 了。彗星出現,蝗災發生,這是不容錯過的好時機;而且愁惱困苦的局勢,應該是聖人挺身而出的時候。吳王準備對朝廷提出要求清除晁錯,在戰場上則跟隨大王打 遍天下,兵到之處,沒有人膽敢不服。大王若真能許諾一句話,吳王就率領楚王兵鋒直逼函谷關,搪守襲陽、敖倉的糧庫,阻擋漢軍,把駐紮之地整治好,恭候大王 到來。大王一旦起兵,就可以吞併天下,大王和吳王平分江山,不也很好嗎!」膠西王考慮之後,答應此事。應高返歸吳國,向吳王彙報了結交的事情,吳王親自到 膠西國與劉印當面約定。膠西國群臣中,有人得知膠西王的圖謀,諫租說:「諸侯王的封地與漢朝廷相此,十之才二,發動叛亂而使太后擔憂,這不是高明的計策。 現在侍奉一個天子,都已經很不容易了,假設吳與膠西起兵成功,兩位君主並立相爭,更大的禍患就會來到。」膠西王不聽,於是派使者與齊王、淄川玉、膠東王、 濟南王約定共同舉事,諸侯王們都答應出兵反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37、南陽郡守敗走宛城 劉邦依張良妙計回馬包抄致使郡守拔劍自刎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