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視購物還有「春天」嗎?行業幾起幾落迎來洗牌

電視購物還有「春天」嗎?行業幾起幾落迎來洗牌

文丨韓維正 來源丨人民日報海外版

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不僅線下實體店受到影響,曾經十分火爆的電視購物也面臨挑戰。處於瓶頸期的電視購物正積極尋求突破方案應對挑戰,開始新一輪行業整合和資本投資運作。專家預計,電視購物行業將迎來洗牌,一些中小型平台將會被併購或者關停。

誤解頗深

提起電視購物,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齣電視推銷員高亢的聲音:「不要5000、6000元,不要3000、4000元,只要998元……」在很多人心中,電視購物與虛假廣告甚至詐騙畫上了等號。

2017年公布的《2016年中國電視購物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指出,我國電視購物普遍社會認知度低,很多消費者仍將通過購買電視時段播放的電視購物廣告(電視直銷)與專業電視購物節目混為一談,極大制約了電視購物行業的健康發展。據電視購物聯盟統計,我國僅有約3 成消費者能夠準確將兩者進行區分。

簡單來說,電視直銷一般採取事先錄製的廣告宣傳片,在各個時段重複播放,所銷產品市場參照度低。而現代專業的電視購物節目,則以直播為主,現場可多方參與,以較為優惠的價格,出售大眾化日常生活用品,市場參照度高。

消費者所深惡痛絕的誇大其詞、漫天要價式推銷,屬於傳統的電視直銷。藥品、醫療器械、減肥、豐胸、增高等領域是其重災區。中國已於2006年重拳出擊,下達了對此「黑五類」電視推銷廣告的禁播令,對行業亂象進行了整頓。

同時,現代專業電視購物節目都已實現貨到付款、7天無條件退貨的基本服務。這也讓電視購物回歸了行業最初的定位:通過優化渠道、提供優質服務、直聯廠商顧客,打造無店鋪零售新模式。

幾起幾落

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電視購物的黃金時期。但之後由於監管立法滯後,電視直銷野蠻生長,重創了消費者信心與行業口碑,導致中國電視購物行業在2000年前後一度陷入低谷。「雪上加霜」的是,在2003年,一家叫做淘寶網的網路零售平台成立,中國開始逐步走進網路購物時代。

大量用戶被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分流,中國電視購物行業似乎處於內外交困之中,但最終卻沒有一蹶不振,反而逐漸地復甦起來。據《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電視購物會員人數已突破7500萬人,同比增長10%。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在使用電視購物?是誰在買,買什麼?

《報告》顯示,中年女性占電視購物消費群體總數的63%。同時,電視購物商品均價較高(約670 元),且以日常家居、養生保健類產品居多。這表明電視購物的主力,是經濟條件較好、追求生活品質的中老年人群。

的確,時髦的網購對於中老年群體來說,始終存在著一層技術壁壘。因此,電視購物對於網購依然存在一些優勢,比如更具感染力和直觀性。環球購物董事長孔炯曾表示,一些國內中小企業的優質商品在天貓、京東平台銷售,質量非常好,但銷量很差。因為產品的功能無法演示和對比,電視購物就為這些商品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台。

迎來洗牌

儘管2016年電視購物行業銷售額整體下滑,但許多業內人士並不感到悲觀。

業內人士認為,對標海外,中國電視購物尚有巨大成長空間。電視購物行業在歐美等國是商品銷售的重要渠道,約佔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5%-10%。而中國電視購物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1%,因此理論上我們成長空間很大。

中國正在逐步健全監管體系。2015 年新《廣告法》出台,基本剎住了虛假廣告泛濫勢頭,為電視購物行業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市場秩序。2016年中國電視購物聯盟制定了《中國電視購物行業標準(試行)》,填補了中國電視購物行業標準體系的空白。

還有觀點認為,中國電視購物行業積極擁抱「互聯網+」,正在探索銷售新形式。2016年,在傳統電視渠道規模持續下降的同時,以智能化、網路化為代表的新型電視購物渠道保持高速增長,銷售總額同比增長46%,成為支撐增長的主要因素。

電視購物行業門檻變高,行業格局或將迎來重組。數據顯示,營收困難的主要是省級及其以下的電視購物企業,大型電視購物企業利潤全部實現正增長,平均利潤率更是達到17%。

業內人士分析,堅持提升品牌形象,積極探索媒體融合,中國電視購物行業還有春天可言。畢竟冬雪之下,也常常藏著春天的種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圈 的精彩文章:

2018中國媒體發展大趨勢,離不開這八大關鍵詞

TAG:傳媒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