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戰國時代的足輕為什麼不裝備盾牌?騰不出手來裝備

日本戰國時代的足輕為什麼不裝備盾牌?騰不出手來裝備

日本戰國時代的足輕為什麼不裝備盾牌?

首先,日本足輕裝備了長棍還要幫助手持旗幟,所以根本不可能在多出一隻手用來持盾。雖然也有很多足輕只是作為巡邏和後勤保障力量使用沒有持有旗幟。然而由於日本足輕裝備的長棍在作戰時需要雙手持握才能揮舞長棍進行攻擊,所以日本足輕是不可能裝備盾牌的。即使有需要日本士兵裝備了像砍刀一樣的武士刀,然而武士刀在使用時由於手柄較長也仍然需要雙手持握,所以日本足輕即使裝備了盾牌在實際交戰過程中也會因為在近戰中使用不便然後被丟棄。

而當時中國明朝和清朝裝備的砍刀重量明顯要比日本的武士刀輕,比長棍更容易控制住重心,所以明清的士兵才可以持有盾牌。而且由於當時日本的盾牌的強度並不高,且都是木質結構。很容易就被勢大力沉的武士刀劈成兩半。並且由於日本當時木材產量和鐵礦產量並不是特別高,弓箭也並未像當時的明朝或者清朝軍隊一樣大規模投入使用。所以對可以防範弓箭射擊的盾牌沒有大規模投入作用也可以說是在情理之中。

而且即使是有一些大量裝備弓箭的日本軍隊,也由於在弓箭的製造工藝上的落後,弓箭的拉力和弓箭的毀傷效果也沒有同時期明清時期的長弓威力大,且日本當時很多士兵都學習歐洲士兵穿著了簡易的防護鐵板,以日本弓的威力根本無法擊穿。所以盾牌的裝備明顯是多此一舉,並且由於日本士兵更早的認識到了火器的重要性並且大量投入運用,所以盾牌對於日本來說並不止不適合和多餘,更多的是跟不上當時日本的武器的更新換代了。而且日本戰國時期多次戰爭都是攻城作戰和野外作戰當中。在攻城作戰時更快的衝到城牆邊緣肯定要在裝備上有所取捨,而笨重的木質盾牌就成了犧牲品。而在野外作戰環境中,騎兵揮刀的力道配合上馬的速度很容易把這種手持盾牌等待防禦的日本輕足連人帶盾砍成兩半,所以日本不裝備盾牌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龍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紫龍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