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混亂的五代十國(一)

混亂的五代十國(一)

五代十國時期實際上是唐王朝後期藩鎮割據的延續,唯一的區別就是作為國家統一象徵的大唐王朝已經不復存在了。

  不過不要緊,唐朝的旗號倒了,換一面就是了。

  於是各地割據政權紛紛在自家門前豎起了旗杆。

  這就有了五代十國的故事。

  五代是指北方的五個割據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請注意,這個「後」字是史學界為了與前代有所區分而添上去的,並不是這幾個朝代自己加的,相反,他們都認為自個兒純屬嫡系,絕非假冒,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而十國則是指在那個歷史時期中國境內(主要在中國南部,北漢例外)的十個割據政權,即前蜀、後蜀、南漢、北漢、南唐、南平、吳越、吳、楚、閩。

  這樣一個長期四分五裂,軍閥混戰的年代就是趙匡胤後來出生和成長的時代。我們有必要對這個時期的政權更迭和社會特點做進一步的了解,因為這是理解後期宋初各項政治措施的基礎,也是理解趙匡胤治國之道的前提。

  歷史是不能,也不容割裂的。

 還是先從朱三說起吧。

  朱三有個嗜好:好色。

  好色好像是男人的通病。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可以理解的。

  何況子曾經曰過:食色,性也。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也是天性使然。

  可是朱三的好色,實在是色得有點變態了。

  原來朱溫喜歡別人的老婆。

朱溫

  也不知道老朱是不是屬蛤蟆的,見到了綠色,他就興奮,於是就有了送人家綠帽的習慣。

  而朱溫的手下——號稱「八帝寵臣」的張全義(前後服侍過八位主子),就不幸中了「大獎」(抑或有幸?)。

  張全義被朱溫任命為河南省長(河南尹),負責地方行政工作,重點是保障大軍的糧草供應,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張全義同志還是很有幾分才能,將地方工作搞得有聲有色,部隊的軍糧從來不缺,朱溫一高興,就決定重賞忠心耿耿的運糧隊長老張。

  獎品就是:綠帽子,而且零售的不要,直接搞批發。

  於是,朱溫跑到張全義家美美地住了半個月,將張全義的老婆,女兒,兒媳挨個(或者同時?年代久遠,無法考證,請見諒)睡了一遍。

  張全義的兒子氣得拿了刀要去拚命,被「理智」的老張死死拖住說:「朱溫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他愛咋樣就咋樣吧」。

  張全義的忍術也果真了得,不過這也是亂世的無奈,在那個靠拳頭吃飯的年代,倫理道德是不值什麼錢的。

  當然,老張也不用生氣,因為領導還是比較公平的,他也沒有忘了自己家的那份。

  興許是外面的綠帽送的差不多了,朱溫覺著家裡的顏色也得換一換,於是色迷迷的眼睛又盯上了自己的兒媳。

  朱溫的幾個兒子都在外面領兵打仗,媳婦都在家裡擱著。

  老朱抱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就跑過來自己施肥搞開發了。(此處省略一千字……)

  諸位,服了吧?

  國學大師錢穆曾經說過:中國最無恥的時代莫過於五代十國。歐陽修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五代不仁之極也。事實的確如此。父子相殘,人倫相悖等等亂象在那個時期是屢見不鮮,甚至是的。

  不過,諸位也不必義憤填膺,因為不管朱溫同志在某些方面的興趣和能力如何之強大,他也終究扛不過歲月的侵襲。

 打拚了幾十年的梁必須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了,而對他來說,選擇繼承人的原則很簡單,居然是和哪個媳婦睡得更好(我不得不說:老朱實在是「太有才」了!)。

  朱溫有八個兒子,長子朱友裕早已因病去世,剩下來的七個兒子中,年紀最大的是乾兒子(注意是乾兒子)——排行老二的朱友文。而親兒子中,年紀最大的就是排行老三的朱友珪。

  帝位的爭奪自然而然地在老二和老三之間展開了。

  乾兒子朱友文仗著老婆王氏的得寵,信心爆棚。

  而親兒子朱友珪自然不服氣,朱家的產業憑什麼便宜了外人,再說了——綠帽子誰沒有呀!

  可是朱友珪的老婆張氏畢竟不如王氏千嬌百媚,業務方面也不如王氏嫻熟,業務態度更是不如王氏「端正」,因此,朱溫更加寵愛老二的媳婦,這讓老三朱友珪也是無可奈何。(沒辦法,業務不精啊!)

  而色迷心竅的朱溫居然還真的準備把辛苦打來的江山傳給沒有血緣關係的乾兒子朱友文,並且屢次透露傳位於朱友文的意思——史載:「意常屬之」。

  色是刮骨鋼刀,老朱遲早死在這把刀上。

  公元912年6月,病重中的梁朱溫召宰相敬翔入宮,準備下詔任老三朱友珪為萊州刺史,將老三外放。

  可是在那個時代,每逢皇權更迭,外放的皇子常常還在赴任的路上,就莫名其妙的掛了,概率高達99.99%,所以外放和賜死其實是同義詞。

  這時,正在宮內陪老頭子從事娛樂活動的老三媳婦張氏聽到了風聲(老朱也真是色迷心竅了,這麼敏感的時刻居然還抱著老三媳婦不放),立刻出宮,密報朱友珪。

  朱友珪一看老頭子真的昏了頭,要把江山讓給外人,急了,一咬牙一跺腳,反了!

  朱友珪拉上親信——禁衛軍將領韓勍於六月二日發動政變,帶兵闖入後宮,在對罵了幾句之後,朱友珪把喜歡享樂的老爹送到了最最最快樂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

  小朱三幹掉了老朱三。

  「為大不尊,帶壞子孫」。

  朱溫落得這樣一個下場,也不算冤枉。

  正在家裡乾巴巴等著的老二朱友貞,眼瞅著戴了N年的綠帽子馬上要換成黃帽子的時候,被小朱三一紙矯詔——賜死,於是,連戴帽子的傢伙都留不住了。

  朱友珪踩著父兄的屍體登上了帝位。

  不過,殺父弒兄的事情,小朱三同志也是第一次干,沒有什麼經驗,尤其是面對輿論嘩然,群情洶洶的局面,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小朱三同志缺乏必要的危機處理手段,難以塞天下悠悠之口,手忙腳亂,欲蓋彌彰,於是這場宮廷的政變最終引起了天下大亂。

  繼承順位排在朱友珪之後的老四朱友貞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更何況他還是朱溫的皇后張氏所嫡出,在講究嫡長子繼承製的封建時代,無疑有著天然的血緣優勢。

  於是,第二年的二月,在朱溫的女婿趙岩(就是死守陳州的趙犨的兒子)、朱溫的外甥禁軍高級將領袁象先以及大將楊師厚的支持下,朱友貞殺入皇宮,將皇帝寶座上的朱友珪拖下來殺了祭祖,奪取了皇位。

  繼位僅僅八個月,屁股還沒坐熱的小朱三同志就此隨老朱三去了。

  朱友貞隨後登基,是為後梁末帝。

  不過,朱友貞在這血染的皇位上還沒有高興太久,一個可怕的仇家就尋上了門。

 這個仇家不是別人,正是朱家的世仇——李家。

  自從「烤鴨門」事件之後,李家便與朱家扛上了。

  公元908年正月,在與朱溫鬥了十幾年之後,被唐朝御封為晉王的李克用去世,長子李存勖繼位,擔起了復仇的大業。

  作為威震天下的名將世家,李家似乎從來都不缺名將,而李存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果說老子李克用是猛將的話,那麼兒子李存勖就只能用超猛來形容了。

  可是那時的朱溫只知道「獨眼龍」李克用,至於初出茅廬的李亞子(李存勖的小名)他哪裡放在眼裡啊。

  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李存勖很快便給了老朱一個下馬威。

李存勖

  公元908年3月,朱溫趁著李克用新喪,全國舉哀之時,親自率軍增援久攻不克的晉國重鎮——潞州(今山西省長治市)。

  在做了一番自認為周密的軍事部署和人事調遣之後,朱溫信心滿滿地返回都城汴州,摟兒媳婦去了。(此處再省略一千字……)

  此時,剛剛繼位的李存勖迅速解決了親叔叔李克寧的叛亂風波,并力排眾議,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在茫茫大霧的掩護下,於凌晨突然出現在潞州城外,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噹之勢」向沒有任何心理準備還在酣然入睡的梁軍發起了突襲。

  梁軍大敗,扔下無數糧草輜重,抱頭鼠竄、落荒而逃,長達一年的潞州之圍頓解。

  消息傳到汴州,老朱嚇得不輕,朱臉立馬成了豬肝色,沉默良久之後,嘆道:「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克用雖死猶生啊!至於我家的那些崽子,不過是一群蠢豬廢物而已。」(「生子當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諸子乃豚犬爾。」)

  被牛犢撞了一下腰的朱溫這次沒有看錯,李存勖果然就是後梁的掘墓人。

  而現在這個掘墓人找上門來了。

  原來剛剛坐上皇帝寶座的朱友貞,急於想搞點政績出來收服人心,於是在政變功臣——小舅子趙岩的建議下準備把帝國北面一向兵驕將悍不好管理的魏州(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東北)一分為二。

  消息不脛而走,兵變迅速發生,叛亂的士兵佔據魏州,並積極向晉王靠攏,請求晉國的援助。

  李存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送上門來的好機會,他立刻出兵,佔領魏州,並將其作為梁晉爭霸的橋頭堡,不斷向南推進,經過數年的攻伐,梁朝黃河以北的領土,都落入了李存勖的腰包。

  現在橫在梁軍和晉軍面前的就只有一條黃河了。

  公元923年4月25日,東征西討威震四方的晉王李存勖在魏州稱帝,他以大唐帝國的繼承人自居,國號為唐,史稱後唐。李存勖是為後唐庄宗。

  決戰的時刻終於到來。

  10月2日,後唐軍隊在李存勖手下大將李嗣源(猛人)的率領下,抱著必死的決心,堅決地不要大後方,堅決地置左右兩側的敵軍於不顧,迅速機動地渡過黃河,猛插大梁帝國的心臟——都城汴州,上演了一出五代版的「千里躍進大別山」。

  大梁王朝被這致命的一擊徹底打倒,都城陷入一片混亂。

  10月9號,汴州失守,中原易主。

  僅僅七天,長達幾十年的梁晉之爭就划上了句號。

  朱溫的眼力不錯,他的兒子終究打不過李克用的兒子——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老朱和老李家的相鄰權糾紛到此圓滿結束了,而這場糾紛的最終結果也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如果你和別人有仇,別急,可以先考慮回家和老婆親熱親熱,因為,君子報仇,生兒不晚。

作為當時最為強盛的割據政權,軍事天才李存勖所建立的後唐得到了眾多地方割據勢力名義上的尊奉,就連長期割據鳳翔的老流氓——岐王李茂貞(就是綁架唐昭宗的那位)也俯首稱臣。

  成為中原新主人的李存勖春風得意,陶醉於自己赫赫武功的他,的確有點飄飄然了。

  打了這麼多年的仗,終於打下了一片江山,是該放鬆放鬆,洗個腳,按個摩了。

  就像朱三好色一樣,李存勖也有自己的愛好,不過他對兒媳婦不感興趣,而是對戲曲異常痴迷——品味到底還是比老朱高一點啊。

  用現在的話說,是個地地道道的票友,不光聽,FANS李還喜歡自己上台秀一段。

  現在咱當皇帝了,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紅糖蘸紅糖,李存勖當然就卯足了勁準備好好享受一下了。

  於是,他為自己取了個藝名叫「李天下」,整天和一幫戲子混在一起,不遺餘力地推動後唐戲曲文化運動的發展。

  有一次,李存勖精心打扮一番,粉墨登場,和眾多戲子伶人一道上台表演,過過戲癮。

  作為史上最會演戲的皇帝,戲迷李存勖上台之後,果然很敬業,演得很是投入,分外傳情。

  演出效果棒棒噠!

  演到得意之處,這位仁兄還搖頭晃腦地連喊了兩聲「李天下!李天下!」

  這時,一個伶人突然從人群中躥出,揮起大巴掌「啪!啪!」兩下,照著李存勖就扇了兩個大嘴巴。

  事發突然,眾人不禁目瞪口呆。

  李存勖莫名其妙挨了兩巴掌,也是一臉懵逼,怒道:「為何打我?」

  這個戲子嬉皮笑臉地回答:「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兩聲,還有一人是誰呢?」

  李存勖一聽,咦……這龜孫,說的有理!

  於是,竟然轉怒為喜,毫不介意,反而給了這個戲子大把大把的賞錢。

  貴為一國之君,被戲子當眾打臉,居然心安理得,不以為意,甚至樂在其中,予以重賞。

  李存勖同志,你是欠抽呢?還是欠抽呢?還是欠抽呢?

  如此荒唐一幕,足見沉迷戲曲的李存勖中毒之深。

  在李存勖不遺餘力的推動下,學而優則仕的規矩在戲曲事業發達的後唐順理成章地變成了「戲而優則仕」。

  於是,兩位戲子——陳俊和儲德源在李存勖的授意下,屁顛屁顛地當市長(刺史)去了。

  為後唐帝國浴血奮戰,立下汗馬功勞的全體將士終於明白:

  這個皇帝原來是個可以共患難而不可以共富貴的主。

  全國嘩然,將士寒心。

  說起來,民心其實是個很奇怪的東西。

  讓天下歸心很難,比如說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辛辛苦苦幾十年好不容易才贏得天下人心。但是要失去,卻是太容易了,周幽王陪著褒姒妹妹玩了一把火,就把民心玩完了。

  所以,江山易得,民心難得,貪慾難失,民心易失。

  戲迷皇帝李存勖積聚民心用了整整十五年,而失去它只用了一天。

  不過他似乎並沒有吸取教訓,反而玩的更HIGH了。

  於是,皇帝的身邊開始聚集了一圈又一圈的小人。

  子曾經曰過: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可惜,李存勖彷彿是要和子較勁。小人和女子他全都養上了,而且,一個都不能少。

  這個女子就是李存勖的敗家媳婦——劉氏。

劉氏出身窮苦人家,五歲時被李克用大軍擄走,後來運氣不錯,成了李存勖生母曹夫人的婢女。

  曹夫人非常疼愛她,自幼教習歌舞曲賦,這劉氏長大後出落成了一個水靈靈的漂亮姑娘。

  曹夫人想著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把她許配給了自己的兒子李存勖為妾。

  恰好,這個劉氏也是一個戲曲的超級粉絲,兩個人胃口倒是挺對的來,李存勖因此對她愈加疼愛,後來又生下兒子魏王李繼岌,母憑子貴,於是被冊封為皇后。

  【敗家媳婦】

  自古以來,所謂皇后,當然應當母儀天下,言行舉止堪為天下百姓之表率。

  然而,這位劉皇后,和「母儀天下」相比,差得簡直就是十萬八千里。

  有一件事情頗能說明問題。

  當年,劉氏雖然被大軍擄走,但是,其父親尚在人世,靠四處行醫為生,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後來,劉父聽說女兒出息了,於是,樂呵呵地跑來晉王府認親。

  劉氏當時正好與李存勖的兩個妃子韓氏、伊氏爭寵,搶奪皇后寶座。

  在那個講究門第出身的年代,要想做皇后,第一條便是看家族背景,而劉氏卑微的出身,就是她心中的一塊心病。

  在爭奪皇后寶座的關鍵時期,劉氏更是唯恐他人知曉自己出身太低。

  於是,面對著前途和親情,劉氏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後者。

  她立馬發飆,怒斥其父是冒牌貨,一口咬定這就是個貪圖富貴的騙子,命王宮侍衛將親生父親暴打一頓,轟了出去。

  可憐,劉父不但一場富貴夢化作泡影,還吃了親生閨女一頓「竹筍炒肉」,怎一個「慘」字了得。

  後來,劉氏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居然認了朝中大臣張全義為父,以此證明自己屬於血統高貴、如假包換的名門閨秀。

  自己送上門的親爹不認,卻舔著臉去認大臣當爹,劉氏,果真是歷代皇后中的一朵奇葩!

  知曉內情的李存勖,覺得自己媳婦的這件事實在太過奇葩,於是便有意開劉氏的玩笑。

  一天,李存勖故意穿上破衣爛衫,背著一個破破爛爛的採藥筐,兒子李繼岌則戴著一頂破帽子,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

  兩人一邊向卧房中走去,一邊學著劉父的聲音,拉開嗓子大喊道:「老夫看望女兒了!」

  劉氏見狀勃然大怒,抄起傢伙就把寶貝兒子李繼岌揍了一頓,順便把丈夫李存勖也轟了出去。

  後來,李存勖意猶未盡,又根據媳婦的奇葩故事編了一齣戲,名字就叫《劉山人尋女》。

  戲迷皇帝李存勖親自扮演主角:劉父——劉山人,算是過足了癮。

  劉氏鬧的這一出鬧劇,足以看出其人品之卑劣。

  出身卑微的劉皇后大概是小時候窮怕了,有了地位和權力之後,就變著法兒的撈錢。

  遵循見面分一半的原則,全國各地進貢國庫的東西她先搬走一半,以至於後宮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放都放不下了。

  不過就這樣,她還不滿足,又自個兒開起了「公司」,頗有點經營頭腦的她親自當起了CEO,手下的那幫宮女、太監自然就成了項目經理,全被派到宮外,打著國營的旗號販賣貨物——「皆稱中宮所賣」,賺了個盆滿缽滿。

  有一年,天下大災,就連士兵也吃不飽了,為了保證軍隊家眷的正常生活,防止士兵嘩變,大臣們都建議皇后出資賑濟軍隊。

  守財奴劉皇后先抬出來一張梳妝台,然後把年幼的皇子抱出來放到上面,不緊不慢地說:「皇帝家也沒有餘糧啊!現在就剩這麼一點了,你們要是覺得不夠,就把皇子煮了,熬粥給士兵們喝吧!」(「諸侯所貢,給賜已盡,宮中所有惟此耳,請鬻以給軍!」)

  大臣們一聽嚇得汗流浹背,屁滾尿流,從此,再也不敢和劉皇后提半個「錢」字。

  哎,誰讓他們攤上這麼一個無賴兼貪財的主子呢!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有這麼一個守財奴皇后,下面的官員自然就想盡一切辦法搜刮錢財來孝敬,於是充分發揚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創新精神,發明了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稅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真可謂「萬稅萬稅萬萬稅」。

  戲迷皇帝再加上一個敗家媳婦,李存勖的皇帝寶座已經搖搖欲墜了。

公元925年9月,李存勖下令後唐軍隊出兵征討南方割據政權蜀國(即前蜀),遠征軍以魏王李繼岌(劉氏的寶貝兒子)為名義上的統帥,大將郭崇韜為實際的軍事指揮,向蜀國發動了統一戰爭。

  這次遠征在軍事統帥郭崇韜的正確指揮下,進展異常順利(當然,腐敗的前蜀政權也幫了大忙),僅僅七十餘天,就將割據四川三十五年的前蜀王氏政權消滅,取得了輝煌的戰績(蜀國好像總是給人弱弱的感覺)。

  然而,這空前的勝利並沒有給勞苦功高的郭崇韜帶來任何好處,反而要了他的命。

  要他命的,正是李存勖所養的那群小人和女子。

  作為輔佐李存勖的重要功臣,身居後唐樞密使(掌握全國軍權)要職的郭崇韜辦事非常規矩,在朝廷內外尤其是軍隊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為人正直,忠心耿耿,多次勸阻李存勖遠離姦猾狡詐的小人,重新振作,這自然引起了皇帝身邊那群戲子和宦官的不滿,由此種下了禍根。

  征蜀戰爭剛剛結束,朝廷就派來了欽差向延嗣來勞軍,而郭崇韜一向看不起這些小人,再加上軍務繁忙,沒有親自出城迎接,這就把 MISS向 給得罪了。

  向太監回到皇宮,添油加醋地大肆污衊郭崇韜,說他在蜀地收受賄賂,貪墨公款,擁兵自重,威脅魏王,使得李存勖對郭崇韜產生了猜疑之心,而貪財又愚蠢的劉皇后則要求李存勖立刻下旨誅殺郭崇韜,不過戲迷皇帝還沒有昏聵到僅憑几句讒言就自毀長城的地步,並沒有答應,只是派出了監軍赴四川調查相關的情況。

  劉氏生怕遠在四川的寶貝兒子有什麼不測,於是繞過李存勖,發了道「教命」(劉氏的詔書被稱為「教命」,與皇帝的詔書具有同等效力),讓魏王李繼岌秘密誅殺了有功之臣郭崇韜。

  這次敗家媳婦劉氏算是真的敗到家了。

  郭崇韜被誅的消息讓帝國上下人人自危,因為郭崇韜不僅官居要職,勞苦功高,而且他是後唐王朝賜予免死鐵券的三位元勛之一,有了免死鐵券的尚不能自保,更何況其他人。

  不過免死鐵券這個玩意實際上和催命符是一個概念,每一張鐵券的後面其實都隱藏著一行小字:本皇帝保留最終解釋權。

  所以千萬別把這個東東當真,相反,它還是個燙手的山芋,因為後唐王朝已經有兩位拿著免死鐵券的大臣GAME OVER了(郭崇韜和朱友謙),朝廷上下自然都把目光聚集在了NO.three身上——誰讓你拿著鐵券呢!

很不幸,李嗣源就是這個NO.three。

李嗣源是李克用的養子,李存勖的乾哥哥,也是一位猛將兄。

他手下的500騎兵號稱「橫衝都」(橫衝直撞的意思),所向披靡、威震四方,也為自己贏得了「李橫衝」的美名。

我們前面提到的五代版「千里躍進大別山」的精彩戰役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李嗣源為後唐立下了汗馬功勞,是無可爭議的開國元勛,李存勖還曾對他說:「天下將與兄共有之」(當然,皇帝也有激動的時候,聽聽就行,千萬別當真啊),足見其功勞之大,地位之高。

可是,高處不勝寒啊。

隨著兩位勞苦功高的大臣相繼伏誅,李嗣源的心裡已經是七上八下了。

就在李嗣源提心弔膽的時候,一次突發事件改變了他的一生。

具有優良兵變傳統的魏州再次發生兵變!(如果大家沒有忘記的話,後梁末帝朱友貞也曾在魏州兵變上栽了跟頭。)

對皇帝的荒唐舉動和帝國的腐敗現狀萬分失望的士兵們決定不再給李存勖賣命,於是他們在軍官趙在禮的率領下,佔據魏州,對抗朝廷。

李存勖終於嘗到了自己親手種下的惡果。

戲迷皇帝李存勖已經不再是當年威震四方的李亞子了,手足無措的他在朝廷大臣的一致要求下只得命令在軍中威望頗高的李嗣源率軍平叛。

李嗣源立刻帶兵前往魏州。

可是,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政府軍在奔赴魏州的路上也發生了兵變,並挾持了李嗣源,對戲迷皇帝失去信心的他們目的很明確:大哥,帶小弟們混吧!

起初,李嗣源非常猶疑,擔心洗不脫干係,甚至打算一個人回首都向李存勖說明一切。這時,一個關鍵的人物跳了出來——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

石敬瑭勸阻道:自古以來,哪有軍隊嘩變,主帥沒有任何關係的?就算你真的沒有這個心思,別人也不會信啊。而且猶豫不決是兵家大忌,應該迅速行動。我願意率三百騎兵直撲汴州,則大事可成!(「豈有軍變於外,上將獨無事者乎?且猶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願得騎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門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

石敬瑭

猛將兄李嗣源這才下定了決心,決定好好乾一票。

由於李橫衝的名頭實在是太大,他一到魏州,叛軍在趙在禮的率領下立刻歸附,而其他各地兵變的士兵聽說新立的主子是橫衝哥哥,一個個飛奔而來,歸心似箭。(個人魅力不得不服啊!)

很快,急先鋒石敬瑭率騎兵渡過黃河,直奔汴州。

無奈之下,李存勖只好從煙霧繚繞的戲台上下來,再次拿起已經有點生疏的武器,親自上陣。

四月,李嗣源大軍抵達洛陽城下,李存勖率軍迎擊,最後的帝國反擊戰開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李存勖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可是連年的揮霍,加上剛剛的平蜀戰役,國庫已經所剩無幾了,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守財奴劉皇后守著的那堆金山了。

不過有了上次賑災的教訓,大臣們實在是不敢開口,只好皇帝親自求劉皇后了,大概劉氏也明白了形勢的嚴峻,這次居然(請注意這個詞)答應了。

可惜,當戲迷皇帝李存勖屁顛屁顛地來勞軍時,士兵們卻沒領情,他們說:災荒之年沒有賑濟,現在慰勞我們又有什麼用呢,我們的妻子家人都已經餓死了啊!(「吾妻子已飢死,得此何為!」)

於是,就在這樣的局面下,李存勖率領二萬五千人的部隊戰戰兢兢地向汴州進發。

結果可想而知,還沒走到汴州,士兵就逃了一大半,為了穩定軍心,李存勖對剩下的士兵好言相勸,表示征蜀得勝的大量錢財正在運返首都的途中,只要一入庫就全部分給大家。

可是手下的士兵顯然對這張空頭支票已經不感興趣了,他們說:皇上啊,你該賞賜的時候不賞賜,現在再賞已經晚了啊,就算賞了我們,我們也不會感激你的恩德了。(「陛下與之太晚,得者亦不感恩。」)

「賞罰不明,百事不成。」

戲迷皇帝終於明白他已經是民心盡失,大勢已去了。

無奈之下,李存勖只好率領殘兵原路返回洛陽,準備固守都城,拚死一搏。

四月,李嗣源大軍抵達洛陽城下,李存勖率軍迎擊,最後的帝國反擊戰開始。

然而,此時的後唐政府軍彷彿患了兵變的瘟疫,政府軍剛剛集結完畢,兵變再次發生,被李存勖任命為從馬直指揮使(禁軍騎兵部隊首領)的戲子郭從謙(注意他的身份)反了,他是被誅殺的元勛功臣郭崇韜的干侄子(報應啊!),在他的煽動下,叛軍一哄而上,將李存勖團團包圍,李存勖雖然勇猛可也敵不過這麼多的叛軍啊。

一片混亂之中,李存勖被亂箭射中,身受重傷,逃到絳霄殿廊柱下休息,口渴難耐,疲憊不堪。

宦官看見後急忙跑到後宮告訴劉皇后,這個敗家媳婦居然只讓人送了一碗肉湯過來,壓根就沒來看看自己的丈夫,而是趕緊收拾金銀細軟,和小叔子李存渥一起逃出宮去了,在逃亡的路上,還不忘和小叔子做了一回露水夫妻,最後逃到一個寺廟裡削髮為尼,最終被李嗣源派人搜了出來,剁掉,結束了一個守財奴可悲的一生。(真是懷疑曹夫人的眼光啊!)

留在宮中的李存勖最終傷重不治身亡。

太監們怕皇帝的屍體被叛軍凌辱,乾脆將「李天下」生前最喜愛的樂器一股腦地掩蓋在他的身上,點燃屍首將其火化了。

戲迷皇帝終於在眾多樂器燃燒的「噼噼啪啪」聲中,達到了人生最高的「藝術境界」!

李存勖死了,最終死在他曾經寵幸的戲子手裡,此時距他登基稱帝剛好3年。

「上馬英雄,下馬狗熊」的李存勖用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做了最佳的註解。

由此可見,子的話還是要聽滴!

 公元926年4月20日,李嗣源登基稱帝,是為後唐明宗。

  李嗣源是五代中較為開明的君主,他在位七年時間,中原沒有發生大的戰亂,而且他基本上採取了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減輕賦稅、鼓勵農耕、廢除酷刑、懲治腐敗,再加上他登基的時候已經59歲了,對於什麼美色、遊樂之類的事情壓根不感興趣。

  因此,飽受戰亂的中原百姓有了喘息之機,老百姓還是過了幾天太平的日子,所以後代史官對李嗣源還是有比較高的評價的:「 明宗雖出夷狄,而為人純質,寬仁愛人。於五代之君,有足稱也。」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被挾持當了皇帝感覺不踏實,還是對自己的治國才能有所擔憂,總之,李嗣源皇帝總是顯得不夠自信。

  於是,他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經常在晚上睡覺前要焚香禱告。

  禱告的內容竟然是:蒼天啊,大地啊,我本來就是一個外族蕃人,一輩子老老實實、安分守己、一不貪財、二不好色,本想著安安穩穩地混到退休,誰知道臨老了竟然稀里糊塗地當了皇帝,哎,命運弄人啊,可是我就一老實人,又怎麼能夠治理好中原的天下呢?天下大亂已經很長時間了,求求你,早點派個神仙哥哥下來主持一切吧!(「臣本蕃人,豈足治天下!世亂久矣,願天早生聖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帝在雲端眨了一下眼,還是被老頭子點的香給熏著了,總之結果還真是巧了,老頭子的願望應驗了。

  就在李嗣源登基稱帝的第二年,也就是後唐天成二年,即公元九二七年二月,在距離李嗣源皇宮不遠的洛陽夾馬營,趙匡胤降生了(具體生產過程參見以前的文章)。

  其實趙匡胤小盆友也應該感謝李嗣源老爺爺,畢竟,老頭子是個實誠人,為你創造了一個不錯的環境,能讓你騎騎馬,練練箭,掏掏鳥窩賭點博,而沒有刀兵之禍,況且李爺爺還心甘情願地讓位給你,胸懷那是大大的啊。

  不過,小趙同學現在似乎只對家門口的那隻石馬感興趣,而對當皇帝的問題好像不太感冒,那好,還是讓超級男生——小趙同學沒事去撞撞城門,練練鐵頭功吧,我們繼續我們的話題。

七年的太平時期很快就過去了,隨著李存勖日漸衰老,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成為了帝國政治的核心話題。

  李存勖有四個親生兒子,長子李從璟戰死,剩下三個兒子:從榮、從厚、從益。

  李存勖對老二李從榮比較滿意,一直有意培養,封為秦王並掌中央禁衛軍大權,是朝廷上下公認的種子選手。

  不過,後來的一件事情讓這位種子選手不僅沒能扶正,反而連種子都丟了。

  原來,公元933年底,明宗皇帝病情加劇,李從榮進宮探視,發現老爸已經奄奄一息,斷定老爺子熬不過當天,於是繼位心切的他立刻出宮,召集軍隊,準備入宮,搶班奪權。

  可是沒想到,命大的李嗣源一口氣又緩了過來,當左右密報老二李從榮準備帶兵進宮時,李嗣源差點沒氣得又轉回去。

  老子還沒死呢,你就這樣心急火燎的,我要是真死了,你還不得翻天了啊!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時代里,皇權始終是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歷代帝王心中都有一個最底線的原則,那就是:誰奪我的權,我就要誰的命,親生兒子也不例外!

  老爺子一氣之下,派乾兒子李從珂的兒子——李重吉(有點繞,其實就是老爺子的干孫子)率軍把李從榮給殺了。

  六天之後,李存勖殯天(我一直懷疑老爺子是迴光返照,可惜李從榮太猴急了)。

  公元933年12月,老三李從厚登基繼位,是為後唐閔帝。

非種子選手李從厚撿了個大便宜,成為了後唐新任的董事長,不過新皇帝事先完全沒有料到這頂皇冠能落到自己的頭上,興奮之餘總有點擔心。

  因為有一個巨大的陰影讓他坐立不安。

  他就是李嗣源的乾兒子——李從珂。

  李從珂從小就跟隨李嗣源南征北討,出生入死,深得李嗣源的信任,被任命為鳳翔節度使,封潞王,在軍中素有聲望。

  李從厚繼位之後總覺得這個乾哥哥是個莫大的威脅,於是下詔命李從珂搬個家——由鳳翔(陝西)節度使調任河東(山西)節度使。

  那年頭,皇帝讓節度使搬家實際上就是讓他的腦袋搬家,因為節度使再囂張,可一旦離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那就是砧板上的肉了,所以調防令等同於掉腦袋。

  李從珂當然不幹,立刻起兵造反。

  中央政府毫不示弱,調集各路軍隊圍攻李從珂,很快鳳翔(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陷入了重重包圍,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在這危急關頭,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李從珂突然拋出了一件史上最牛的秘密武器——眼淚!

  原來李從珂在城頭上一轉悠,發現攻城的政府軍竟然很多都是以前自己帶過的老部下,於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只見李從珂站在城樓開始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脫光了上衣,露出身上因戰鬥而留下的累累傷疤,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哽咽道:「俺從小就跟隨先帝出生入死,屢立戰功,創傷遍身,毫無怨言,和諸位一起打下了這一片大好河山,現在朝廷聽信讒言,致使我們骨肉相殘,這難道是我的錯嗎?(「我年未二十從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瘡滿身,樹立得社稷,軍士從我登陣者多矣。今朝廷信任賊臣,殘害骨肉,且我有何罪!」)

  說完更是哭的呼天搶地,痛不欲生——「淚飛頓做傾盆雨」。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微笑背後若只剩心碎,

  做人何必撐得那麼狼狽……」

  正在攻城的數萬政府軍士兵被這一出《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的現場版MV深深的震撼了。

  多麼無助的男人啊!多麼無辜的眼神啊!

  你那滾燙的淚珠滋潤了我乾涸的心靈,你那絕望的表情點燃了我滿腔的怒火!

  哥,啥都別說了,跟定你了!

  羽林都指揮使楊思權、嚴衛都指揮使尹暉率領所部立馬投入李從珂大哥的懷抱,政府軍瞬間潰散,一場猛烈的攻城戰在李從珂的無敵淚水中灰飛煙滅……

  高人就是高人,不服不行啊!!!

  一轉眼,中央派來平叛的部隊搖身一變成了叛軍,真可謂「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李從珂一哭成名天下聞!

  一路上,不斷有政府軍的士兵慕名前來歸降,神奇逆轉的李從珂率領歸附的數萬大軍,直逼洛陽。

  等到李從珂走到洛陽的時候,政府軍已經全部望風而降了。

  公元934年4月5日,眼淚哥哥李從珂登基,是為後唐末帝。

  閔帝李從厚做夢也想不到,眼看就要到手的勝利卻成了「一滴眼淚引發的慘案」,皇帝的寶座就這樣被乾哥哥的眼淚稀里嘩啦地沖走了。

  沒辦法,誰讓你的淚腺不如哥哥發達呢,人比人,氣死人啊!

  而李從厚也終於有了最終的歸宿。

  4月7日閔帝被廢為鄂王,兩天後,一杯毒酒送他上了路。

 剛剛坐上皇帝寶座的李從珂,突然發現這個位子確實坐的有點不舒服。

  因為也有一個人讓李從珂感覺很不爽。

  這個人就是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

  作為李嗣源稱帝的股肱之臣兼女婿,石敬瑭頗得李嗣源重用,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傳說中的「使相」,既有實權又有很高的榮譽),是後唐王朝的高級幹部,且手握重兵,軍中威望甚高。

  當初閔帝李從厚就曾把他和李從珂同時列入威脅國家安全的黑名單,是與李從珂齊名的危險人物。

  有這麼一個功高震主的人呆在邊上,新皇帝李從珂怎麼能睡得舒坦,於是對石敬瑭的猜忌自然越來越重了。

  公元936年五月,李從珂下詔,將石敬瑭由河東(山西)節度使調任天平(山東)節度使。

  李從珂的想法很清楚:嘿嘿,如果你反抗,證明你心裡有鬼;如果你接受,正好半路上黑你一道。

  果不其然,石敬瑭拒不受命。

  刀已經架到脖子上了,狗急跳牆的石敬瑭決定刷信用卡——透支未來。

  幾天後,契丹國主耶律德光被一個天大的餡餅幸福地砸暈了。

  有人千里迢迢地來認爹,而且隨手送上了一份想都不敢想的見面禮。

  這個人就是石敬瑭。

  而這份大禮就是燕雲十六州。

五代十國時期的開端——朱溫篡唐

宋太祖暴死之謎

宋朝統一嶺南戰爭:潘美火攻戰術擊垮南漢大軍

王朝謝幕前的閃電——崖山之後無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