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找宋詩中的琴人:沈遵

尋找宋詩中的琴人:沈遵

最近一直追《國家寶藏》,各大博物館的上古神器讓人心潮澎湃,但 從頭到尾沒看過古琴又讓人甚為失望。

不過沒關係,還有我們一起守護著古琴藝術。

我們這次做的是一個系列專題:尋找宋詩中的琴人。

在宋代的音樂社會生活中,古琴佔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古琴和整個知識階層的審美活動聯繫在一起,君臣大王、文人墨客無不涉足古琴。

宋詩中的琴人,可以分為幾類:專業琴人、文人琴人、僧人琴人、道士琴人、隱士琴人。

每一類琴人都有一些代表人物,今天第一篇專業琴人代表人物沈遵。

GIF

沈遵(公元 11 世紀),北宋琴家,官任太常博士。

沈遵在琴史最有名的是和歐陽修之間的故事。

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之時,因政治上失意,寄情山水排遣愁懷,寫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記》。我們在課本上都學過這篇文章,其文之美就不過多介紹了。

十餘年後,太常博士沈遵特意循「醉翁老人」足跡到滁州觀光賞景。飽覽鳴泉山景,於文中的描寫,深受感動,浮想聯翩,於是創作了一首宮聲三疊的琴曲《醉翁吟》(後來也稱《醉翁操》)。琴曲清麗流暢,迅速流傳開來。

歐陽修聽了之後,非常感動,回憶起十年前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往事,感觸很多,認為琴曲非常真切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並寫下詩句以表感激之情,「《醉翁吟》以我名,我初聞之喜且驚。」」沈夫子,恨君不為醉翁客,不見翁醉山間亭。」

歐陽修《贈沈遵》原文:

羣動夜息浮雲陰,沈夫子彈醉翁吟。

醉翁吟,以我名,我初聞之喜且驚。

宮聲三迭何泠泠,酒行暫止四坐傾。

有如風輕日暖好鳥語,

夜靜山響春泉鳴。

坐思千岩萬壑醉眠處,

寫君三尺膝上橫。

歐陽修聽到沈博士受自己的散文《醉翁亭記》啟發而創作的《醉翁吟》,非常感動。誇獎了沈博士的琴藝。

GIF

另有《贈沈博士歌》曰:

子有三尺徽黃金,寫我幽思窮崎嶔。

自言愛此萬仞水,謂是太古之遺音。

泉淙石亂到不平,指下嗚咽悲人心。

時時弄餘聲,言語軟滑如春禽。

嗟乎沈夫子,爾琴誠工彈且止。

歐陽修認為琴曲寫出了自己的心意,且沈博士琴藝亦佳,很好地表現了琴曲的意境。

GIF

劉敞《同永叔贈沈博士》:

邇來十年定誰覺,獨沈夫子明其心。

寫之絲桐寄逸賞,曲度寥落含高深。

絕調眾耳多不省,醉翁一聞能別音。

乃知精識自有合,何必相與凌崎嶔。

伯牙鍾子期,目擊意已歆。

講的是歐陽修寫《醉翁亭記》的心意只有沈博士心領神會,寫成琴曲,音韻高深。眾人聽皆不能立即知曉深意,唯獨歐陽修聽了便立即明白。

此乃二人見地相同之故,就連伯牙子期見了也會羨慕。

從上面幾段詩文中可以看出沈遵和歐陽修的惺惺相惜。沈遵的《醉翁吟》受到歐陽修的讚揚,並受到文人琴家和士大夫的歡迎,甚至積極的依曲填詞。歐陽修曾應沈的請求為該曲作了詞。但所填歌詞效果都不理想。

三十年後,歐陽修、沈遵相繼去世,終成遺憾。

GIF

沈遵的琴友廬山玉澗道人崔閑,一直記掛此事。崔閑彈奏過三十多首琴曲,對倚聲配詞很有興趣,他非常喜歡此曲,深感沒有合適的歌詞相配,於是將原曲略加定譜整理,請詩人蘇軾為之填詞。

蘇軾不僅是著名文學家,而且極賦琴學修養,曾多次為琴歌填填詞。兩人合作得非常順利,頃刻而就。蘇軾的填詞使得琴曲更加升華,成為一首著名的琴歌。《醉翁吟》曲目見於《琴苑要錄》。現存曲譜首見於明初的《風宣玄品》。

蘇軾填詞《醉翁吟》曰:

琅然,清園,誰彈,響空山?

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風露涓涓,人未眠。

荷蕢過山前,有心也哉此賢。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

醉翁去後,空有朝禽夜猿。

山有時而童巔,水有時而回川。

思翁無歲年,翁兮為飛仙。

此意在人間,請聽徵外三兩弦。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僅用於傳播古琴文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硯琴齋 的精彩文章:

TAG:硯琴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