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淮安號」恩來星發射成功!系國內首顆「環保型」微納衛星

「淮安號」恩來星發射成功!系國內首顆「環保型」微納衛星

交匯點訊 5分鐘準備!」「3分鐘準備!」「2分鐘準備!」「10,9,8……3,2,1,點火!」

1月19日中午12時12分,「淮安號」恩來星衛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11火箭順利發射升空。8分鐘後,衛星進入軌道,開啟了在宇宙中的征程。從此,茫茫宇宙中有了一顆為紀念周恩來總理的「淮安星」。

今年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為了紀念這位中國航天工程的創始者和推動者,2016年,淮安市人民政府、淮安區委區政府、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攜手,確定了科普衛星「淮安號」恩來星衛星研製、發射項目。

「項目從2017年初開始實施,分研製、發射、調試、交付使用4個環節,其中,衛星的總體設計、部件研製、總體集成和測試等工作由南京理工大學負責。」中共淮安區委書記徐子佳表示,項目實施期間,淮安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組織全市中小學生代表學習衛星的基礎知識,了解、參與衛星研製、測試、組裝的全過程,並組織學生代表赴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觀摩衛星的發射。「淮安號」恩來星衛星由此成為我省歷史上,也是全國歷史上第一顆有中小學生參與研製的科普衛星。據了解,這顆以周恩來總理名字命名的衛星將由全國紅軍小學共享。

「淮安號」恩來星總設計師、南理工微納衛星研究中心教授張翔介紹說,「淮安號」恩來星衛星是一顆高度為535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約10厘米,寬約10厘米,高約20厘米,重2.4千克。該衛星採用成熟的微納衛星技術,兩單元結構,集成了測控管理、圖像數據下傳和語音數據轉發等功能。同時,該衛星應用了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基於離軌帆技術的主動離軌裝置,使之成為國內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環保型微納衛星、第一顆應用了主動離軌制動裝置的立方體衛星。而衛星上搭載的光學相機,也是目前為止同類科普衛星中解析度最高、技術最先進的。

為向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獻禮,淮安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還精選了120張周恩來不同時期的照片伴隨「淮安號」恩來星一同升空。衛星升空入軌後,由地面接收解碼,進行圖像下傳。在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期間,還將上傳淮安中小學生1200個紀念周恩來的心愿,120幅紀念周恩來的書法作品,120首紀念周恩來的詩歌等。

入軌後,「淮安號」恩來星將支持開展多種學生主導的航天科普活動。廣大青少年可開展衛星測控、圖像下傳等航天實踐活動,感受語音數據轉發,地面站遠程操控等技術的無窮魅力。該衛星不僅可以提供淮安區萬名師生及淮安本地中小學生開展航天創客活動,也可以支持全球無線電愛好者開展通聯活動,為各地青少年了解航天、探索航天科技提供窗口和平台。

在發射現場,一群身穿校服的學生們格外顯眼,他們是淮安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衛星研製學生團隊的26名代表。學生代表吳禹萱激動地說:「今天,『淮安號』恩來星成功發射了,作為參與研發、實踐的青少年代表,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我要以周恩來總理為榜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很多人都很好奇,人造衛星是如何命名的呢?

「在我們地球之外的各類天體之中,除了占絕大部分的自然天體,還有一類是人造天體,目前繞地飛行的人造天體大約有18000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張暘介紹說,人造天體之中數量最多的是圍繞地球飛行的人造地球衛星,此外還有專門圍繞月球、火星、木星、彗星甚至太陽等等其它太陽系天體飛行的探測器,以及少數像「旅行者」號、「新視野」號這樣,邊走邊「看」,但最終以「星辰大海」為目標、一去不復返的探測器。

人造天體,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科學探索和服務人類生產生活。中國的人造地球衛星事業起步於1950年代。張暘告訴記者,早在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之前,紫金山天文台的張鈺哲和張家祥就發表了國內研究人造衛星軌道的開山之作《人造衛星的軌道問》。1970年4月24日,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宣告中國進入太空時代。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發射人造天體近200顆,包括:北斗系列、資源系列、風雲系列、高分系列、海洋系列、環境系列、天繪系列、遙感系列,以及專門用於科學實驗和太空探測的衛星等。

命名人造衛星,是按照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需要實施的。此外還有以功能、用途、政治、經濟、軍事等等目的命名的。「近年來,我國已經發射和未來計劃發射的一些科學實驗衛星和空間探測器,如『悟空』、『墨子』、『嫦娥』等,其命名開始採用歷史科學巨匠或神話傳說人物的名字,並且名稱與相應人造天體的內涵十分契合,顯得既有科學性,又不乏浪漫色彩。」張暘笑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EMS 的精彩文章:

2018年無人駕駛汽車感測器展望

TAG:ME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