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下中國與梭羅的170年前美國

當下中國與梭羅的170年前美國

點擊自凈其意關注更多內容,共同踏上覺醒之路,獲得生命的自主能力。

編註:美國哲學家梭羅身上充分體現了出世的精神和生活態度,同時又展現出入世的精神和悲天憫人的社會關注。梭羅的人格精神,已經超越宗教信仰。我在梭羅身上看到的,正是佛教大乘思想的精神體現和社會實踐。

讀梭羅《瓦爾登湖》有感:170多年前,美國人梭羅思考的問題,正是當下中國面臨的問題。

如果略過科技的變化,那麼從這個時間節點的人文精神上看,當下中國才剛剛與170年前美國相會。

1845年,梭羅在距離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自耕自食,體驗簡樸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為題材寫成的長篇散文《瓦爾登湖》,經過梭羅的反覆修改和蘊釀,最終在1854年出版。

梭羅在這部作品中,一方面記錄了極簡的生活和自立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充分思考了人類的各種制度與規則(包括道德倫理),人類的自我束縛與自我奴役,反思了人類精神困境的根源。

一個人的精神獨立,很大程度上首先要擺脫物質依賴。

梭羅,他已經覺察到工業化帶來的物質繁榮並沒有給人們帶來幸福感,反而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經濟危機、環境污染和人們的精神壓力。直覺告訴他,簡化物質需求,應該是擺脫物質依賴的可行方式,這才是獲得精神自由和擺脫奴役的唯一途徑。

梭羅離開繁華的都市來到荒蕪的瓦爾登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要嘗試和證實,到底需要「怎麼樣的最低物質保障」才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一般來說,要解決這種物質依賴帶來的不安,人們通常會通過財富積累,以經濟獨立來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而梭羅的方式,是最大程度地降低物質需求來擺脫物質依賴。在極低的物質需求狀態中,達到精神獨立,實現精神自由的追求。

何懷宏先生在《瓦爾登湖》序言當中,描述梭羅是「美國精神」的實踐和行動者,「在他的性格中,那是崇尚生命和自然、崇尚自由和獨立的精神,和那種曾經在美國的開發,尤其是西部的開發中表現出來的勇敢、豪邁、粗獷、野性的拓荒者精神不是有著某種聯繫嗎?」。

除此之外,梭羅代表的美國精神還具備「超驗主義」的特徵,崇尚直覺和感受,熱愛自然,尊崇個性,反對權威和教條。超驗主義主張自主、自由、獨立與原創,敢於質疑權威,而非教條迷信前人的經驗,講究實踐與實證。由此可以覺察到,美國奇蹟實際上是美國精神創造出來的,是自由和獨立精神在現實社會中的慷慨回饋,美國人是自由精神當之無愧的踐行者。

1849年梭羅發表了《公民不服從》(又譯為《消極抵抗》、《論公民抗命》、《公民不服從論》),美國從此進入獨立與自由的繁榮期;而在此後的100年,在地球的另一各側面,另一個國家卻進入意識形態的絕對控制和基本人權的空前剝奪。歷史的事實證明,由於不同的精神理念,這兩個國家走向了剛好相反的方向,一個國家走向文明,一個國家走向專制。

他完全正直,他要自己絕對自主,也要每一個人都絕對自主。梭羅注重的是生活當中的精神自由,他不建議按照別人的標準活著,不需要非得按照「某一標準的」生活方式。他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願每一個人都能謹慎地找出並堅持自己的合適方式,而不要簡單地因襲和模仿他父親的、或母親的、或鄰居的生活方式,更沒有必要與別人保持一致性。

反思傳統世俗觀念,恰恰相反。「服從」、「一致」、「統一」、「標準」成為政權、意識形態、乃至整個社會的要求。國家政權對意識形態的異己者進行嚴格控制。時至今日,「我管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錯」和「我是為孩子好」成為大多數家長扭曲孩子人格成長、剝奪孩子自主權的口頭語。社會生活中,國人對他人生活的干涉也是司空見慣的,要麼是對別人「說三道四」,要麼就是被別人「說三道四」,這成為人們生活當中的常態。

在這種傳統氛圍和文化觀念的影響下,任何與眾不同都會令人莫名奇妙的不安,引來人們的質疑與恐慌。在這個世俗社會,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都生活在無處不在的「標準化」的陰影當中,並且大多數人和大多數家庭又都不知不覺地成為「標準化」的維護者和繼承者。在這樣的文化觀念與教育背景下幾乎每個人都流淌著專制的血液,家長心安理得地捆綁子女的人生,政府肆無忌憚地控制民眾的生活。對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價值觀,人們經常是黨同伐異

梭羅建議,既不表現為順從別人,也不要求別人的順從。他建議,每一個人都要自己絕對自主,也要給予每一個「他人」的絕對自主。梭羅的啟示是:我可以是我自己。如果要踏上公民覺醒和自我主宰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活出我自己,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梭羅通過《公民不服從》闡述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自由精神的重要性,警告民眾要時刻防止國家、政權、政府、政客進行的意識形態控制和綁架。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特別指出:警惕被物質綁架的不自由。

「我看到年輕人,我的同鄉們,他們不幸繼承了農莊、房舍、穀倉、牛群,以及農具;因為這些東西得來容易擺脫難。……是誰使他們成為土地的奴隸?「

是誰讓我們戴上了物質的枷鎖?正是我們自己。

這些可憐人,「他們被通常稱為需求的一種命運的表象所支配。」

人們被創造出來的需求所驅使和奴役。在美國,「大多數人,即便是在這個相對自由的國家裡,僅僅由於無知和錯誤,被生活中人為的煩惱和過於粗重的勞作擠得滿滿的,以致無法摘取人生精美的果實。……勞作的人沒有空閑使自己具有真正完整的生活……他除了當一部機器,沒有時間當別的。」可悲的是,「你是你自己的苛刻的監工。」

由於自我奴役和物質綁架,整天奔忙於物質滿足的人們,很難獲得自由、自主、自覺的生命覺醒,很難到達解脫、自在的精神彼岸。

梭羅通過簡單的生活來提煉自己的獨立和自由,告訴我們,「公眾輿論是一個軟弱的暴君」。人們被物質綁架的原因,很大程度受各種世俗價值觀的輿論影響,被廣告宣傳洗腦和潛移默化。

物質綁架重要原因,實際上就是源於觀念的綁架。要想在這種觀念上解脫和覺醒,就要從信念系統上清理世俗價值的評價標準,重新定位物質的重要性,從而擺脫物質依賴。如果試圖通過外在的、不斷的物質滿足和自我安慰來擺脫物質依賴,其實是飲鴆止渴、徒勞無益,更是背道而馳。

人們在覺醒之前,很難克服對未來的恐懼和慾望的膨脹。梭羅作為一個「超驗主義」探索者和實踐者,認為自我覺醒需要建立在親自實踐的體驗。他說,「無論多麼古老的思想和行為方式,不經過證實就不能輕信。今天人人附和或默認是正確的,結果明天可能會變成是謬誤。……老人有老作為,新人有新成就。」

不能迷信權威,自主、自覺首先來自精神意識層面的獨立。梭羅認為:老人並不比別人更具有能夠勝任年輕人的導師的資格。

擺脫權威迷信,是當下中國的當務之急,也是170多年前梭羅告誡美國人的。

【禪的世界】

【法脈傳承】

【公民覺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凈其意 的精彩文章:

TAG:自凈其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