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沒關注過的衣領原來這麼有故事

你沒關注過的衣領原來這麼有故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意思是:青青的,你的衣領;悠悠的,我牽掛的心。一位女子把情郎的衣領印在心裡,那綿綿不已的相思揮之不去。雖然只是個衣領的清雅意象,但通過「青青子衿」,彷彿一位明眸皓齒、劍眉如梭的青年,翩翩立於眼前。在《詩經》里,這種以衣寫人的手法較為常見,《子衿》也是如此,而其在衣中截取衣領這個部位來寫,顯得於沿襲中又有創新,十分精到。

從實務上說,衣領是一件衣服的中心,衣服的前襟、後背都得依領而對稱布設,領子受到關注,是自然而然的事。交領衣是中國古代服裝的一個代表性款型,始於周代冕服,衣領為交領、右衽,呈「y」 字形,領部多有兩方連續紋樣,無領身,與衣襟相連,鉤邊與腰帶、袖沿飾邊的顏色、材質、刺繡紋樣相同,合成一套整體呈現,外形華美、層次豐富,這種領型一直延續到明朝,其關鍵詞「交領、右衽」,成為古代漢民族服飾和漢族人的標籤。想「青青子衿」中的「衿」,其領型也應該是交領,青,是介於藍與綠之間的一種顏色,根據「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一句,古代的青色,深於藍和綠色,相當於孔雀羽翎上的顏色,青青的衣領,想必是白里相襯,儒雅、清朗的氣息,拴住了痴情守望的女子的心。

從交領可知中國古代的衣領是含蓄的,因里外都是「y」字領,中衣、內衣與外衣的衣領層層疊加,層次分明地亮出來。衣領常常有三層,那時的衣服又叫「三重衣」,這種服裝的優點是守規律、層次感強,缺點是有些繁文縟節,里外重複一致,缺少變化。

由於各民族和中西方文化的滲透融合,現代社會的衣領,尤其是女性服裝的衣領有了很大的變化,若讓直線、曲線、斜線、方、圓、對稱、不對稱、三維立體等諸多構思一一上陣,似乎一百件衣服可設計出一百種領型,領型的百花齊放見證社會開放包容。曾看邊一張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黑白照片,那是六位西方女明星匯聚一堂,嗬,六款裙裝,六種領型,那種時尚的潮人范,絲毫不輸給當代。其中一位明星著黑裙,只露出一方背影,從背後香肩右下端的一顆閃亮的紐扣處可知,她的衣領與左袖、前襟相連,走到右肩處,由面變成帶狀,繞右肩而下,與紐扣扣合,這樣她的背部恰到好處地裸露了三分之一。這帶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感受,發現衣領還可以從後背作完整地欣賞。

曾看過母親年輕時的一張照片,她穿著一件深色V形領開襟毛衣,裡面白襯衣的領子不是尖角的,而是圓弧形的,俗稱「娃娃領」,估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女生中流行過這種領子。

還記得我兒時翻母親的皮箱玩,發現裡面收有一副白底藍格的領子,那藍格子是粗細兩種藍色線條畫成的,領角兒尖,領子里有內襯,比較硬實,面料是一種俗稱「的確良」的布料。那是物質緊缺的年代,買一件的確良襯衣挺貴的,為了使著裝有型,廠家便單獨生產一批批的領子出售,來滿足大眾既花錢不多、又能打扮得體的需求。

現在,服飾供給極大地豐富了,我所在的城市就有一座服飾城,若說領子的世界也如弱水三千,予我取一瓢飲的話,我還是會選中式旗袍的領子,在我眼裡,旗袍領是獨立的,又是溫婉的,既有女性安身立命的底氣,又有女兒是水、女子是好的錦口綉心,配著玲瓏精美的刺繡、盤扣和精細入微的包邊,既使立得高一點、誇張一點也無妨,是最典雅、最蘊藉、最有女人味的衣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風湖南 的精彩文章:

TAG:凱風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