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鬼谷子的學生:主修「演講與口才」

鬼谷子的學生:主修「演講與口才」

有幾次,我進到山東淄博的一個山裡,這裡有一個說法,鬼谷子當年就住在這裡。

這一下子,就增加了這座山的神秘感,向遠處望去,橫看成嶺側成峰,果然是一個藏龍卧虎之地——嗨,純粹是心理作用啦,石頭還是那一堆石頭嘛。

穿過一個長長的隧道,宛如到了另一個世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不像外面,天空中霧霾遮日,馬路上滾滾紅塵。

鬼谷子是一個世外高人,行蹤詭異,行色飄忽,神龍見首不見尾。他真正出名的,是靠學生,江湖中傳言,有四個很牛的人,都是他的學生,分別是龐涓、孫臏、蘇秦、張儀。

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鬼谷子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一生只下過一次山,只收過四個徒弟:龐涓、孫臏、蘇秦、張儀——他們進山前都只是無名小卒,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這四人運用鬼谷子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了戰國亂世的政局。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鬼谷子的言傳身教。

這四個人比較有意思,總是成對地出現,還互相掐起來,第一對是龐俊與孫臏,另一對是蘇秦與張儀。

龐涓從老師那裡下山後,就到魏國做將軍,當時魏國是強國之一,這個工作很不錯。後來,想幫幫老同學,就叫孫臏也來魏國,孫臏就來了。

來了之後兄弟一起工作挺好,但是幸福總是短暫的,時間一長,龐涓發現不對了,這孫臏經常搶我的風頭,不爽。

於是,採用了一個非常俗套的陰謀,說孫臏私通他國,剜掉了他的兩塊膝蓋骨。龐涓真是夠勁,同學一場,下起手來也絕不手軟。

天下時勢

所謂天下之時,就是天下大勢的運動趨向。所謂天下之勢,就是推動天下大勢的各種力道。如果把天下比做大海,風向是時,因風而動的潮流是勢。把握時勢,就是弄潮。天下時勢,撲朔迷離,神鬼莫測,瞬息萬變。聖人知時識勢,因時用勢,因而治世。奸賊逆時生勢,因而亂世。

揣天下

揣情就是度量他人之心。若是揣人,則要察其言,觀其色,聞其聲,視其行,然後推知其心之所趨。若是揣天下,則要透視國情,觀其貨財之有無,人民之多少,地形之險易,軍力之強弱,君臣之賢愚,天時之福禍,民心之向背,然後推知其國運是盛是衰,是興是亡。

為了保命,孫臏就裝瘋賣傻,找機會逃回了齊國。

接下來,一場華麗的大逆轉開始上演。孫先生洗了個澡,換身衣服,喝口茶,頭髮梳得亮亮的,以兩次戰鬥結束了他們的恩怨。

第一場,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龐涓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趙國緊急向齊國求救,趙國就決定出手幫忙,孫臏出兵。

孫臏的策略是,不去救趙國邯鄲,而是攻打魏國的陪都大梁(今天的河南開封)。

魏國老大一看這還了得,趕緊讓龐涓回來保護,這麼著,算是解了邯鄲之圍。這個事就叫做圍魏救趙,是為三十六計之一。

謀定而後動

弈棋離不開棋子,你們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塊棋子,置於盒中永遠都是死棋,只有置於局中,才會生動,才會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錯,輕則失地損兵,重則全局皆輸,是以任何落子,必謀定而後動。

機心與道心

機心是術,若無道心統御,術越高,行越偏,到頭來不僅難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難能。世上多少人沉迷於此,禍及自身,殃及他人。

第二場,十面埋伏。

公元前341年,龐涓攻打韓國,韓國就向齊國求救,齊國決定還是去幫忙。

孫臏這次又故伎重演,還是去攻打魏國,齊國的田忌(就是玩田忌賽馬的那位),說孫先生您能不能有點創意,再搞一次,人家不會傻到看不出來吧。

孫臏說,就是這個意思,正因為用過,龐涓就認為我不會傻到再用,所以我就再用。

孫臏引誘龐涓追擊到馬陵(河北大名縣東南),搞了個埋伏,並且在一棵樹上寫了一行字「龐涓死於此樹下」,當龐涓舉著火把,還沒有看清楚的時候,萬箭齊發,龐涓倒在了地上。

孫臏和龐涓的事情,到此就算是了解了。

悟道的四重境界

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為聞道,次為知道,再為見道,終為得道。春秋魯人仲尼聞道,但不知其所以然,於是不辭勞苦,趕赴洛陽,問道於先聖老聃。先聖論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由此可見,「知道」二字,甚了不起。

術與道

任何學問都有術道之分。就兵學而言,用兵之術在於戰勝,用兵之道在於息爭。故善用兵者,並不好戰,用兵之道,在於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於化干戈為玉帛,以四兩撥千鈞。

兄弟恩仇,實在讓人唏噓,當孫臏看著龐涓的屍體,不知道他是怎樣的心情,我想,一定不會是高興。

說到《三十六計》、《三國演義》,我一直挺疑惑,這種相互搞來搞去的計謀,算是我們的智慧結晶,還是垃圾糟粕?計謀這個東西,對我們公司管理、社會發展,到底起到什麼作用?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品牌塑造、產品研發、技術進步?在多大程度上,又阻礙著我們的正直、勇氣和極客精神?

另外兩位同學,蘇秦、張儀,是打嘴仗的。他們特點就是能說,而且是特別能說,他們乾的事情,就是外交官。

何謂善言

善言者,言則口若懸河,旁徵博引,可使人想所不欲想,行所不欲行;不言則神定如山,勢若引弓之矢,可使人心神不安,如墜五里雲霧中。此所謂不言即言,無聲勝有聲。

觀天下

觀天下就如觀這遠山,不能單靠眼睛,要用直覺,要用心。觀遠山,不必上遠山,看深谷,也不必下深谷。反過來說,若是真的上了遠山,你只會觀不見遠山,看不到深谷。就好比鑽進林中,但見樹木,不見林莽。要想看到林莽,唯有站在此處絕頂,用眼望下去,用直覺望下去,再用心望下去。」

當時的背景是這樣,秦國已經是第一強國,其他六個國家就有危機感,因為他們都明白,總有一天,秦國會開始吞併六國之旅。

所以,首先萌發的一個可能性,就是六國聯合起來,先把秦國給辦了。

蘇秦就應運而出,這哥們把這個想法付諸了實施,就到六國去忽悠,串聯,最牛叉的時候,他當了六國的外交負責人,佩六國相印。

這一下,秦國眼看就要麻煩了。另一個人就出場了,就是張儀,張儀和蘇秦也是好基友。

張儀就站在秦國這邊,就是反著干,你要搞因緣,我就搞離婚,忽悠也好,塞黑錢也好,反正就是讓六國相互爭鬥起來,不要搞在一起。

天、聖、人三道

天道為自然之道,也即宇宙萬物的生克變化之理;聖道為人世之道,也即安邦定國、天下大同之理;人道為人生之道,也即安居樂業、為人立世之理。此三道相輔相成,失此離彼。遠天道,聖道困;遠聖道,人道難

何謂摩意

所謂摩意,就是投其所好,誘其心情。譬如說,對方廉潔,若說以剛正,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對方貪婪,若結以財物,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對方好色,若誘以美色,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是以善摩之人,如臨淵釣魚,只要用餌得當,魚必上鉤。

這六個國家一會兒勾勾搭搭、親密無間,一會兒又吵吵鬧鬧要分手,秦國一會兒陰雲密布、危機四伏,一會兒又警報解除、街坊平安。

兩位高嘴口水過處,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他們算是第一次為嘴正名:嘴,不僅是用來吃飯的,還可以忽悠,直接影響國家命運。

當然,外交並不是主要靠耍嘴皮子,而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站在最前台的外交官,起到的作用其實有限。

大家都知道,弱國無外交。清朝末年,李鴻章去和日本人籤條約,沒辦法,作為一個外交人士,能爭取的東西,也就是一點點而已。

演講與口才這個事情,他們兩個人算是頂級代言人,還有一個,就是諸葛亮,舌戰群儒,一戰成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真相秘 的精彩文章:

如何評價李清照的一生?

TAG:歷史真相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