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七旬教授火了!手寫「最美板書」,比PPT還好看

這位七旬教授火了!手寫「最美板書」,比PPT還好看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文 實習生 周中雨

黑板上是一排一排工整的字,有紅色、白色、黃色等各種鮮艷的顏色,下筆鏗鏘有力,重點的地方還用下劃線或邊框突出。配合文字的是排版嚴謹的框圖,或筆直的直線,或流暢的曲線,框圖該有的元素一應俱全。更特別的是,板書中偶爾還會出現一兩個手繪的科學家的頭像,讓嚴肅的理工科課堂瞬間變得有趣生動。

上課中的梁昌洪教授。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 供圖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梁昌洪在課堂上的板書火了。嚴謹、工整的板書配合偶爾出現的科學家頭像,被網友評價為「比PPT還要好看的課堂板書。」

而這位教授今年已經74歲,從教幾十年,他一直堅持手寫板書上課,教學嚴謹又生動,課程常常是一座難求,「畫畫是我小時候的愛好,後來上課的時候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好的聽課,能生動的記住這些內容,就放到了板書里。」

除了在黑板上手繪科學家頭像,梁昌洪每年春節前後還會自製賀卡送給師生們,甚至有學生以集齊梁老的「十二生肖」賀卡為趣。

上課中的梁昌洪教授。

板書工整,偶爾會穿插畫科學家頭像

每當學校開放選課時,梁昌洪的課總是被「秒殺」,他的課一座難求。

儘管學校已經全面普及新媒體教室,但這位74歲的老教授,還是堅持用色彩鮮艷、圖文並茂的板書來代替電腦投影的PPT。

「我覺得一般PPT講得不生動,而且學生們覺得PPT(課後)可以直接錄下來看,那還聽課做什麼?這樣上課的效果就會不好。」受傳統私塾教育的影響,梁昌洪認為講和看是完全一樣的,「板書只能上課聽講,老師還可以根據講課效果,隨時進行調整。」

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梁昌洪在書寫板書時,不僅注意排版工整,還偶爾會穿插畫一些科學家的頭像。「理科的課是很枯燥的,我看到學生有點分心了,就加一個相關的科學家頭像,學生們是很喜歡的,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

「現在很多人批評大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打瞌睡、玩手機,我覺得這個在於老師怎麼做。」梁昌洪認為,能夠讓絕大多數學生專心聽講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一堂課下來,寫了擦、擦了寫,往往要反覆寫滿六七遍黑板。這對年過古稀的梁昌洪而言,是一件極耗費體力的事情,「累是必然的,但這個就是教師的工作。」

因為講課風趣幽默,板書清晰明了,儘管還是「老式」的教學方法,但在學校,梁教授依然受到了學生們的廣泛歡迎,可以說是「明星課程」。

一年前上過梁昌洪《科學的精神與方法》課程的研究生張向凡告訴澎湃新聞,梁老師的課往往一座難求,「我記得當時上課時,整個圖書館三樓報告廳都是坐滿的,有200多人,我有一些同學都沒搶到,只好下學期再繼續。」

提及課上手繪的科學家頭像,張向凡記憶深刻,「上課的時候梁老師是根據學生們的上課狀態來調整的,有時會畫一個科學家頭像,有時會給我們展示一些比較搞笑的圖片,來抓住同學們的注意力。」

儘管梁昌洪堅持傳統的板書授課,但他的授課風格卻被同學們普遍認為「挺新潮的」。

張向凡說,平時在學校里碰見梁老師,他總是不苟言笑,但到了課堂上,只要有學生回應他,和他互動,老師就會笑得很開心。

正在念研究生的解旭彤也曾上過梁教授的課,在她心中,梁老師既嚴肅又和藹,「有一個細節我是很感動的,之前我們上《科學的精神與方法課》,是7點開始上,但6點半梁老師就到了,在教室里開始準備,等著同學們一個個來,和同學們聊聊天。」

梁昌洪教授的教學筆記和教案

解旭彤說,在學校的圖書館裡還有一個梁老師的筆記巡展,裡面都是他曾經的教學筆記和教學思想,「裡面展出了梁老師手寫的教案和教學筆記21冊,這些都是來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筆記,紙張都已經泛黃了,但老師的字跡還是很整潔秀麗,都是他一點點親手寫下的。」

而這些筆記也是梁昌洪珍藏的寶貝,「有些筆記我到現在還在用,當然隨著知識點的更新,這些筆記也在慢慢的發展。」梁昌洪說,這些筆記也是他在課堂上的「制勝法寶」,在他看來,「能夠把思想、方法和應用給學生們講清楚的課堂,才能稱之為好課堂。」

梁昌洪教授手繪的新年賀卡

手繪賀卡,年年送給師生和朋友

「我應該把十二生肖賀卡都集齊了。」作為梁昌洪曾經帶過的博士生,吳邊每年都會收到梁老師親手繪製的新年賀卡,每一張他都妥善保管,如今已經收藏了12年。

手繪新年賀卡也是梁昌洪一直保持的一個習慣,自從2008年開始,每年他都會親自手繪賀卡,印刷後送給朋友和師生,他說,「我覺得這是增進友誼和交流學術很好的方式。」2018年的賀卡,在元旦之前已經送出。

「我的導師是梁老師的學生,我連續多年都收到了梁老師的賀卡。」張向凡開心地對澎湃新聞說:「今年是狗年,所以繪的是一隻狗和數字結合的圖案,我的同學都可羨慕我了。」

雖然每到新年用心為親友、學生準備禮物,但對於盛行的社交軟體,梁老師認為,「祝福簡訊、微信太一般了,沒什麼意義,更表達不了我的想法。」

不僅如此,現在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梁昌洪也少有使用,「我怕手機佔據我太多的精力,我這個年齡的人時間最寶貝了,要花在最重要的地方,不能隨隨便便浪費。」

作為曾經梁昌洪的學生,如今同一課題組的教授,吳邊對梁昌洪格外了解,在他看來,梁昌洪是一個很傳統的人,「梁老師除了上課和科研,大部分時間在照顧他愛人,平時就喜歡養養紅花,喝喝小酒,手機很少用的,我們大部分聯繫都是用座機。」

吳邊說,除了送學生賀卡,梁老師還常常會請學生到家裡吃飯,「我博士生期間就吃了不少,現在逢年過節,梁老師還是會邀請我們去他家吃飯,他會親自下廚,一邊吃飯一邊給我們講他年輕時求學的故事,氛圍很好。」

「聽我師兄講,在2003年非典的時候,老師和師母還專門做了豐盛的菜來學校給大家吃,怕因為非典的原因,大家在學校吃不好。」吳邊感覺生活中梁老師對學生更像是一個家長。

儘管接觸不多,但對於梁教授的事迹,解旭彤一直很欽佩,「在大學裡能碰上這樣的老師真的很幸運,我覺得大學也是因為有這樣的老師,才能叫大學。」

本期編輯 彭煒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將放寬先進軍用無人機出口限制,印度將成首個獲益方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