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去過最好的生活

不要去過最好的生活

反正老老實實呆著也不會有什麼好事發生

不如作死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哥特迷們一定非常氣惱,因為現在痛恨生命和人類成了主流傾向。

喪文化已經開始流行,年輕人越來越喪,喪到無欲無求,然後誤以為自己成了所謂的佛系。可是年紀輕輕就無欲無求這件事本來就是假的,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經濟高速發展、鼓吹消費,年輕人的慾望遠遠高於過去許多時代的人,但他們卻沒有利用這些正常的原始慾望作為內發動力,而是選擇拋棄慾望,喪失行動力。

我知道這樣不正常,因為對於和我一樣的大多數年輕人來講根本做不到無欲無求,所謂的喪其實只是過於疲憊。在一個崇拜消費、網路過於發達以致四面八方都是價值觀灌輸充滿了複雜聲音的世界裡,消費的負擔讓年輕人疲憊,沒有方向的迷茫感讓他們惶恐。

這時候就出現一些有話語力量的意見領袖,這些人自發承擔起了大眾教育的工作,開始教年輕人生活,告訴他們什麼是好的人生。但我總覺得這種經驗沒什麼用處,別人的人生我們根本沒法複製,人的生活過於複雜,任何一個小細節的偏差都會把人生導向另一個方向。

於是意見領袖並不實用,他們給的意見只能當做二手資料拿來吹噓,實際操作的成功率極低,年輕人沒法活成他們意見領袖口中那種最好的樣子。他們還是迷茫,還是在複雜價值觀里暈頭轉向。這是一種脆弱,會被窺探。

我曾經說過年輕人會為了某些品牌營造的情懷而掏錢買單,甚至已經到了忽視產品本身價值的地步。這就是一種窺探的成功,是品牌對用戶的窺探。他們知道年輕人的孤獨、無助和迷茫,知道他們需要價值感,需要被理解、被說中心事。

這在廣告營銷里本來沒什麼,也可以說得上是一種學問。但有的人容易搞錯,或許說產品生產者希望他們搞錯,希望他們以為購買有情懷的品牌比購買其他品牌更高級。

我開始探究各種知名走心廣告背後的洞察之後,發現許多廣告從業者似乎都在做著大眾心理疏導的工作,希望通過廣告的方式來和大眾建立情感共鳴,時常推出所謂的 「扎心」文案。這種扎心能讓受眾感受到心理上的慰藉,然後刺激消費。

如果說這樣的廣告還帶著一些人文關懷的情意,那就不得不說說我自己最反感的廣告類型——產品生產者開始為消費者規劃所謂的完美生活。這類廣告大部分有一些共同特徵——為受眾指出一種生活方式然後倡導超前消費。常見台詞:你值得在最好的年紀過最好的生活or最好的你值得最好的。

這種話乍一聽挺有道理,甚至讓人心靈顫動,或許還會不禁思索到:我為什麼要在如花似玉的年紀穿廉價的衣服,背廉價的包包,用廉價的口紅?我為什麼要在最年輕最有可能施展才華的時候被其他同齡人埋沒?

這句話能輕易觸動人們的消費慾望,有時還能讓人不顧自身經濟條件過度超前消費,但其實根本經不起一點推敲。

我試著去解構「你值得在最好的年紀過最好的生活」這句廣告語:「你」當然是指產品受眾;「最好的年紀」這句話肯定是說給年輕的消費者聽,或許是為了品牌年輕化或許是產品用戶定位精準到某個年齡段;可是所謂「最好的生活」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這個「最好的生活「是誰定義的?過不上這樣的生活就一定是不幸的嗎?

其實廣告語中所謂」最好的生活「指的是消費昂貴產品的生活、是僅能在商業社會中突出的生活,是商品生產者定義的生活。

安·蘭德曾經寫到過:金錢無法為那些對自己想要什麼都沒有概念的人買到快樂。消費慾望不可恥,討人厭的是廣告里誤人的價值導向。在這樣的消費文化里,年輕人會把商品廣告中所謂「最好的生活」誤當作自己的追求,然後努力賺錢去購買那份「生活」,買到之後就會發現這也不過如此,然後又被另一種「最好的生活」吸引,如此循環往複。

我想年輕人還會繼續喪下去,而原因反而是因為他們太有追求。他們想要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這樣的生活要經過無數次對自我的拷問、對自我的否定再和解之後才能真正明了、漸漸清晰。發現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人生這個過程很難,不應該輕易聽信一個意見領袖,更要謹慎消費文化和大眾娛樂文化中構建的「最好的生活「,這種「最好的生活」不僅會拿走你的錢,還會讓人走許多的彎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抽空作死 的精彩文章:

TAG:抽空作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