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帝們的高級定製,藏著哪些故事?

皇帝們的高級定製,藏著哪些故事?

瓷器·窯址

他寫字,是美輪美奐的「瘦金體」,

他畫畫,是精益求精的《瑞鶴圖》,

他燒瓷,是名動天下的雨過天青色。

他是誰?

皇帝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享用無盡資源,而過往每個朝代的審美標準,都是經歷代帝王認同而成的時代風尚。因此北宋一朝,雖然才短短百年光景,但在宋徽宗風生水起的藝術影響下,太祖皇帝的金戈鐵馬很快就被纖細儂麗的風格替代了。

宋徽宗時期,集中體現這種風格的地方莫過於「官窯」

宋徽宗之前,宋代宮廷中對瓷器的要求就已經超越前代,然而,作為一個重度強迫症患者,宋徽宗眼裡容不下任何瑕疵,而當時貢御瓷器上竟然有瑕疵!

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好在還有製作精湛的汝窯可堪借用,於是趙佶引入汝瓷製作精華,在東京「汴梁」,親自設計,並指揮工人燒制瓷器,這便是我國陶瓷史上唯一一個將窯址建在宮廷燒制的瓷器,也就是汴京官窯,俗稱「北宋官窯」

靖康之變以後,宋室南渡,趙家的子孫們雖然不怎麼會做皇帝,但在文藝這點上完全繼承發揚了祖上的傳統。於是新的都城臨安(今杭州)「鳳凰山」上,很快就應運而生了一個新的窯口,這就是我們今天依然可以看見的「南宋官窯」遺址。

藉助官方權力生產並獲取瓷器,是之前各個朝代從未使用過的方式,雖然今天我們都認為官窯是歷朝政府燒制瓷器的機構,但事實上,宋代官窯只有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兩個,又因為北宋官窯窯址至今未曾找到,故而多數時候指的其實是南宋官窯。

所以,就「官窯」的含義而言,指的是官方開辦的瓷窯,專門生產宮廷所需瓷器;而具體到窯口,指的是今天杭州城的南宋官窯遺址。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那麼,我們熟悉的汝、哥、鈞、定四個窯口與官方開辦的窯口又有什麼關係呢?

含南宋官窯在內,以上幾個窯口常有「汝、官、哥、鈞、定」的排名,是為五大名窯。窯口名字除哥窯以外,都是根據出產地劃分、命名的,這是從古至今官民通用的習慣,今天的景德鎮窯、德化窯、龍泉窯也是這樣來的。

這些窯口的瓷器製作精美,常作為貢品進貢,俗稱:

「貢窯」

前面提到宋徽宗曾派專人在汝窯督造,燒制進貢皇室的瓷器,民間也不敢私造。

所以貢窯本質上與官窯不同,但做著官窯的事情,且更具靈活性。

幾大名窯中,汝窯之名早已冠絕古今中外,其窯址在今天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宋代時,這裡稱作「汝州」,距北宋都城汴京不遠。

當年,這裡是全國瓷器生產的重鎮,也是瓷器流行風尚的領頭羊,堪比今日的巴黎和米蘭。汝窯以青瓷著稱,最負盛名者就是周杰倫《青花瓷》中唱的「天青色」汝瓷。

就是下面這個色兒

北宋汝窯 青瓷無紋水仙盆

據說,這種瓷器映在明媚陽光下時,會呈現青中泛黃的色澤,而於光線暗淡之處,又有青中帶藍的質感,凸顯出純粹簡單的設計和溫潤敦厚的氣質。顯然,這種顏色只有擁有高度審美傾向的人才能想到,於是民間傳說里言:

汝窯燒制瓷器時,制瓷人請宋徽宗確定顏色標準,宋徽宗於是45度角望天,開口吟道:「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

意思是以大雨初歇,天色尚陰之時,雲端破裂處傾瀉而出的那種略帶傷感氣息的天空之色作瓷器的顏色,雖然上面那句話跟他沒多大關係,但這麼文藝又刁鑽的想法,套在宋徽宗身上倒也合情合理,畢竟宋代的格物致知都被他用來搞文藝了。

傳說雖然精彩,但科學分析也是必要的。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里說:

「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

說明產生天青色的原因是摻入瑪瑙的結果。然而,作為皇室高級定製的汝瓷,前後運作不過20年,傳世作品不足百件,所以一直以來都高居神壇之上。

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因為宋徽宗實在太有能耐,繼汝窯之後,他又在鈞州(今河南禹縣)建了「鈞窯」,其時,這裡早有民間窯口,建於唐代,稱為「民鈞窯」

北宋 鈞窯硃砂釉碗

雖然同是一朝之物,但宋徽宗的「官鈞窯」和汝窯相比,風格卻大相徑庭。鈞窯釉色瑰麗,千變萬化,紅的、藍的、青的、白的、紫的,各色交融相匯,觀鈞窯瓷器,如同皇帝選妃,能滿足你所有想像。

要知道宋代是個性冷淡風極為流行的時代,像鈞窯這種比較妖艷的存在,名氣自然不如汝窯。但是鈞窯還有必殺技:

「窯變」

所謂「窯變」,是瓷器製作時,為了製作不同釉色加入的一些諸如鐵、銅之類化學元素,在高溫下產生化學反應,釉料自然流淌產生的效果。一個更直觀的說法叫"蚯蚓走泥紋",就是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線條,感覺上很瘮得慌,古人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們以妖邪作祟的名義砸了很多窯變瓷器,這也是現在窯變瓷器這麼珍貴的原因。

即使是對瓷器不甚了解的人也一定看過下面這種瓷器釉面

南宋 哥窯青釉葵口碗

這種似碎裂而成的大大小小的不規則開裂碎片,就是哥窯瓷器最顯著的特徵,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尤以百圾碎為好,可以說十分形象寫實了。

哥窯瓷器雖美,但具體窯址在哪兒至今也沒個准信。最早的記述出自元代末年出書的《靜齋至正直記》。

民間傳說有章生一、章生二兩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就稱"哥窯",弟弟建的窯為"弟窯"……名字起得可以說相當隨意了。

但一想到朱元璋曾以「朱重八」之名遊盪江湖多年,這種名字也就不足為奇了。看不到窯址,我們還可以去博物館中看看珍品,上博就有許多。

設計極簡,顏色極簡,透著濃濃禪意的定窯白瓷,絕對是早期極簡主義的代表。

北宋定窯白釉刻花游鵝紋碗

但定窯的白,與我們認知中的白又有些不同,是那種帶有明顯灰度的乳濁感的白色。生產這種瓷器的定窯源自唐代定州(今河北曲陽縣磁澗、燕川以及靈山諸村鎮),是燒造時間最長的民窯。

到宋代,定窯瓷器雖不如其它那樣出彩,但細節處十分精緻,憑藉細膩的瓷質和潤澤如玉的釉色,定窯的一部分產品曾作為貢品進貢皇室。

拍賣市場上,一個成化年間的雞缸杯價值過億;日常生活里,連過去對文物不怎麼感冒的大眾,也開始通宵達旦地排隊,一睹瓷器芳容,順便誇誇雍正的高雅趣味,吐槽乾隆的農家樂審美。

而這些都與「景德鎮」這個延祚千年的瓷都密不可分。早在五代時期,景德鎮就以生產高質量白瓷而聞名。宋代,景德鎮雖名氣不如官窯,卻形成了"村村窯火,戶戶陶埏"的景觀,等待厚積薄發的機會。

提供這個機會的不是別人,正是元朝的開國皇帝

忽必烈

至元十五年(1278年),忽必烈在景德鎮設立了「浮梁磁局」,由此拉開了景德鎮皇家御用瓷廠的歷史序幕。

「浮梁磁局」之名取自元代浮梁縣域名,當時的景德鎮隸屬浮梁縣。不過,「浮梁磁局」並不由浮梁縣管轄,而是由中央政府工部或將作院管轄。

因為這是一個專為皇家燒造瓷器的機構。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比較特別的是,當時的景德鎮只在朝廷有命時才燒制瓷器,且不像明清時期有專門的御窯廠,而是在一些民窯窯場制瓷,元代青花就產生於這個時期的浮梁磁局。

從元至清,宋代肇始的「官窯」,通過景德鎮走向了巔峰。

明 宣德釉里紅三魚紋高足杯

明代瓷器,承襲前代品種,創新大量工藝和手法,永樂青花,氣韻優雅;宣德霽紅,色若朝霞;成化鬥彩,柔美精巧;萬曆五彩,雍容華貴……凡此種種,都出自明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鎮設立的「御窯廠」,當時的景德鎮,僅官窯就有58座,「晝間白煙掩蓋天空,夜則紅焰燒天」,生產規模之大,歷代罕見。

清 康熙豇豆紅柳葉瓶

清 雍正琺琅彩墨竹圖碗

而清代的景德鎮,在幾位嗜藝術如命的皇帝的推動下,各類工藝趨於完備,粉彩、琺琅彩創新佳品層出不窮,尤其是雍正時期,景德鎮所產官窯瓷器,以典雅精美獲得讚譽無數。

在數不清的時光里,景德鎮官窯燒制了成千上萬的瓷器,皇帝、官窯、瓷器、碎片……這些被時光切割的過去早早地做了歷史的註腳,除了寥若星辰的介紹,我們幾乎沒有記憶。然而,一個瓷杯,一對瓷碗,又是我們可以觸摸到的真實。

在這條集結官窯的旅途上,雖然許多想像不得不隨歷史一齊褪色,但景德鎮的爐火尚在燃燒,那些昔日為我們創造經典的人,今日依舊在嘗試著生產不朽。時間,或早或晚,速度,或快或慢,走進這些城,走近這些人,通過瓷器,留下城與人最美的映照。

今日話題

皇帝的高級定製里,

你最愛哪一個呢?

留言分享,

與我們一起踏上官窯之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知星球 的精彩文章:

被遺忘的沉船,是航海時代吐露的芳華

TAG:行知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