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拾遺檀河先生《春山》香詩

拾遺檀河先生《春山》香詩

拾遺檀河先生《春山》香詩

-李世熊詩軸作品記錄及【寒支集】遭禁證明-

檀河精舍李振文

:去年已閱此信息,而今重讀,再作校核整理。

拍賣作品網路信息

(網路圖片,尺幅:25×18cm,缺李世熊原來書法)

題記內容

釋文(李振文斷句):檀河先生《春山》香詩有古意,《寒支集》奉禁未審(按:意指當時未嚴格執行?)曾收錄否?此詩釋意鼎足,初非斷簡,先正遺翰,士林咸當珍惜,況子孫而藏祖宗摯友名跡耶(當時藏誰家,通過查伊秉綬能譜可知)

題識嘉慶乙卯(1795年)二月朔,伊秉綬捧觀。

鈐印墨卿(朱)

【春山】詩軸流傳考據

李世熊(即檀河先生)書【春山】詩軸,時贈送友人,故有「嘉慶乙卯(1795年)二月朔,伊秉綬捧觀,題記。」,推知嘉慶乙卯(1795年,時伊秉綬四十二歲)二月朔,尚存於友人後裔家,今則轉手藏於某家。能存則幸矣,當為流傳有序之物。

欲考持卷藏家,閱【伊秉綬年譜】(譚平國著):本年春(嘉慶乙卯,1795年),由太子少保大學士阿桂舉伊秉綬補刑部浙江主事。既然題記舊曆「二月」,身當在北京。又舊曆三月,寧化「張騰蛟卒於北京潘家河沿之晉陽庵」,伊朝棟、伊秉綬父子均有詩挽悼,亦說明確實身在北京。則秉綬讀詩卷何家?妄推與寧化相關者張騰蛟?抑或雷鈜後人?檀河先生此卷當時已留北京。

閱拍賣資料知:本書法僅示伊秉綬題記,僅為所配題記,而缺李世熊所書詩卷作品,是否可合璧?據題記款幅源李世熊所書當為同高尺幅之橫幅款式?本幅尺幅既標記為25×18cm,則主幅當為25cm高,長度未知而已。切盼一睹整體真容為快。如題記所言:「此詩釋意鼎足,初非斷簡,先正遺翰,士林咸當珍惜,況子孫而藏祖宗摯友名跡耶(當時藏誰家,通過查伊秉綬能譜可知)」,於此感受文化傳承之辛,待藏家示後學崇尚者。

【寒支集】內容核對

余閱【寒支初集】(按:後稱【初集】)、【寒支二集】(按:後稱【二集】)目錄,核對結果如下:凡以「春」字起詩名者,次列【初集】第一冊中有《春起》、《春步》(二首)、《春霽》(同郭大赤郊遊小飲)共三篇。【二集】則無此例。

再者,詩名書於捲軸可能非同名與【寒支集】?惟讀【春山】詩軸真跡後,方知其內容是否已錄【寒支初集】、【寒支二集】。至於「香詩有古意」,待吾儕品讀。

「苛風禁鳥喉」與乾隆

伊秉綬題記曰:「檀河先生《春山》香詩有古意,《寒支集》奉禁未審曾收錄否?

以上說明乾隆年間李世熊書籍遭毀版,題記所指:疑問當時未嚴格執行?。今檀河精舍未能尋得一塊版木,此一證據;又據學者(按:如上海劉聲木)所版各類資料,當時確實毀版,偶有文章更作他名,有版本稱「李世熊」為「李熊」、或進行文字內容變更,寓意則大相徑庭,皆網嬰所致,而時人或珍惜而變法傳之,或執法者有意變化其意?如李世熊詩稱「苛風禁鳥喉」,乾隆時代大興文網,禁明遺民書,達捕風捉影,其程度激烈如是也。至於【寒支集】篇章遭禁證明明細,待述。

2018年1月24日周四,檀河精舍李振文勤古集

李振文公眾號【檀河札記】介紹:

【檀河札記】為檀河精舍李振文公眾號,與諸位專家方士共享交流歷史、文學、書法、繪畫,建築、規劃、景觀、室內、小品及其它各類設計作品,同時,推介寧化李世熊文化研究會研究文章。本號側重歷史、文學、藝術及歷史文化名人作品、思想研究宣傳,神遊古國文明,展現華夏古代曾經無處不有之絢爛哲思。

志尋李世熊各類佚文,尤於【狗馬史記】、[福建通志]、[國變錄]等著作,以備整理【李世熊全集】,望學者提供線索。

(請您掃描,歡迎加入本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檀河札記 的精彩文章:

《寒支佚文拾遺集》序

TAG:檀河札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