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瑞建築對話 | 可持續性與山地建築

中瑞建築對話 | 可持續性與山地建築

原標題:中瑞建築對話 | 可持續性與山地建築




過去與現在、鄉村與城市、


自然環境和人工建設等因素

相互交織於建築這一學科之中,


我們試圖從中尋找出


讓生活更美好的途徑和方法。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我們面臨著各種各樣或顯而易見或悄無聲息的問題,如何看待建築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來探討人文主義,構成了此次活動的基礎。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歷史沿革,我們需要憑藉一些實物載體來保存記憶,以找到更好的自己,毫無疑問,建築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建築帶給我們的、最好的教育。」1月22日,由瑞士駐華大使館組織、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協辦,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的首屆中瑞建築對話活動中,瑞士建築大師馬里奧?博塔(Mario Botta)作為特邀主講嘉賓出席活動,做出了上述提綱挈領的總結陳詞。



▲ 首屆中瑞建築對話現場。



嘉賓致辭


▲ 戴尚賢,瑞士聯邦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國,以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


中瑞兩國自2016年建立創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來,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展開了積極對話,此次中瑞建築對話即是該戰略框架的組成部分。得益於豐富和厚實的建築文化和遺產,瑞士贏得了「天然博物館」的美譽。其中更是離不開包括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赫爾佐格與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以及馬里奧?博塔等在內的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卓著貢獻。北京將於2022年舉辦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而瑞士有此方面的相關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們今天的討論會更有意義。



▲ 楊冬江,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INTERNI 設計時代》主編。


首先感謝瑞士駐華大使館和馬里奧?博塔先生在《理想之境:馬里奧?博塔的建築與設計1960-2017》展覽中給予的幫助和支持。為期4個月的展覽,為清華師生和社會公眾提供了近距離觀摩、感受建築大師創作理念的機會。展覽將於1月31號結束,作為展覽的閉幕活動,本次中瑞建築對話以建築的可持續性為主題,邀請博塔先生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李曉東教授介紹他們的代表作品案例,分享他們對建築的思考。


同時,本著促進中瑞兩國建築領域交流和發展目的,本次活動還邀請兩國優秀建築師尼古拉?巴塞加(Nicolas Baserga)、賈科莫?圭多蒂(Giacomo Guidotti)、王輝和陸軼辰作為對話嘉賓,他們將結合中瑞兩國的科技、經濟及藝術等方面開展交流。



主題演講


馬里奧?博塔


建築是當地居民集體智慧的體現


▲ 馬里奧?博塔,1943年出生於瑞士提契諾州門德里西奧。深受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的影響,他的建築兼具理性與感性,功能與美感。


建築師的經驗有時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每個設計都有其特點,每一座山地建築都充滿挑戰,也有其獨特魅力。建築師們要根據所處的環境工作,重新對當地環境做出分析,每一個建築都要做到環境友好。不僅在瑞士是這樣,在中國也是如此。我們與天空、土地和樹木等共存於同一空間,我們要尊重它們,同時也要發揮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挖掘其中的價值,找到人類與自然協同增效的方法。


建築並非是將石頭放在石頭上,而是將石頭放在土地上,這不僅僅關乎美學探討,也是致力於實現建築與自然環境、人文價值之間和諧平衡的做法。很多成功的山地建築並不僅僅是建築師理念的總結,也是當地居民集體智慧的體現。



▲ 聖喬瓦尼巴蒂斯塔教堂(Church San Giovanni Battista),瑞士莫格諾(Mogno)。採用當地的大理石和花崗岩相間。



▲ 聖潔天使瑪利亞教堂(Chapel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瑞士塔馬洛山(Monte Tamaro)。建築形式簡單,設置有一條長形觀景台,遊客可由此欣賞山區景色。



▲ 莫倫塔(Moron Tower),瑞士馬勒瑞(Malleray)。螺旋形式增加建築美感。


▲ 楚根伯格若斯健康中心(Wellness Center Tschuggen Berg Oase),瑞士阿羅薩(Arosa)。建築造型靈感來源於周圍鬱鬱蔥蔥的樹葉。



▲ 水療廣場(Square and Spa),瑞士瑞吉卡特巴德(Rigi Kaltbad)。建築功能區沿著周圍地勢有序分布。



▲ 戈尼特教堂(Garnet Chapel),奧地利彭肯卓(Penkenjoch)。採用幾何線條來突出建築的簡潔性和莊嚴感。



▲ 石之花餐廳(Stone Flower),瑞士傑內羅索山(Mount Generoso)。以五個體量相同的塔樓圍合成花朵造型。


李曉東


身份認同:自省的地域實踐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李曉東工作室。他是一名建築師、教育家和建築學科研究者。


首先,從理論上,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都不一樣,比如來看一條船,學材料的說不鏽鋼,學設計的覺著形狀和造型不錯,總之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描述。又比如球這個形狀很常見,大到宇宙星球小到我們吃的很多水果都是球形,球形的特點是表面積最小、體積最大,以此來保護裡面的東西,與此相呼應的是那些樹葉的平展形狀,以此來獲得最大程度的光合效應。


宇宙是有規律的,也是具有多樣性的。比如西方是以人的視角看世界,主觀和客觀分得很清楚,東方是上帝的俯瞰視角,主觀和客觀融為一體,由此也體現在藝術和建築表現形式的不同。在傳統時代,身份認同沒有出現問題,但是在產業革命和全球化普及之後,開始出現了身份的差異和紊亂,尋找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成為個人和群體所面臨的共同命題。體現在建築中,不同的地域環境催生出各不相同的建築類型,比如新加坡較多的是熱帶建築,而地少人多的中國香港地區則是名副其實的「都市森林」。



▲ 玉湖完小,雲南。這是建築師第一次嘗試將可持續發展的地域狀態反映在建築中。



▲ 淼廬,雲南。建築的坡屋頂與山勢相和,中有水院,外有水池環繞,三塊水面像盤子一樣將建築托起,和周圍的山景一起,從內到外為建築創造了全形度的視野。



▲ 橋上書屋,中國福建。通過給土樓注入新的功能,把兩座已破損的土樓連接起來,激活傳統文化在當代生活中的地位。


▲ 籬苑書屋,北京。通過自然的方式來達到一定程度冬暖夏涼的效果。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新館,可持續性是建築師關心的議題,也是建築本身面對的基本課題。



▲ 深圳國際交流學院。因為面積所限,建築師將體育設施分解成16個體育單元,分散在學校的各個空間。



▲ 廬山歸宗禪寺,江西。一個全新概念的寺院,以設計來傳達佛教中的「頓悟」。



對話嘉賓

尼古拉?巴塞加


保持建築的原生態



▲ 尼古拉?巴塞加,1970年出生於瑞士提契諾州的門德里西奧,擅長山區建築、結構建築以及可再生項目的實施與完成。


我和克里斯蒂安·莫澤提(Christian Mozzett)共同創建了建築設計事務所Baserga Mozzetti,我們的作品基本分布在瑞士境內,大多是私人住宅和公眾建築,周圍地貌都是山谷、山丘、河流和湖泊等。我們利用幾何設計手法來獲得建築的簡潔性和功能性,懷著對當地文化的尊重之心,使用當地的材料和建造工藝,保證建築的原生態特質,注重建築與環境的和諧關係。




▲ 明赫蒂·羅西(Minghetti Rossi)私人住宅,瑞士戈多拉(Gordola)。細長的幾何形體造型,是希望以儘可能少的景觀避免對於地形的干預,新的房子安置在斜坡上,底部以長條形立柱為支撐,顯得輕盈。



▲ 「水晶小屋」(Capanna Cristallina),瑞士維爾特(Val Torta)。一個供遊客短暫居住的酒店,位於Cristallina山口附近兩個山谷之間的山峰上,設置了大面積開窗,以「框景」的形式將室內和室外進行連接。


陸軼辰


無平面|無場域|無邊



▲ 陸軼辰,Link-Arc事務所創始人及主持建築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義大利米蘭理工建築學院、美國雪城大學客座教授。


此次演講以「無平面|無場域|無邊界」(Planless | Siteless | Borderless)主題,對我們這兩年的實踐進行總結。無平面主要指不同環境讓建築產生不同的功能,引導以人的行為來重新定義建築場地。比如曾在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作品,擁有多重功能,可放置在不同空間和場景之下,與個人與城市產生聯繫。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平面,而是如何定義平面,由此產生了「無場域」,即建築師應該突破常規思維來定義設計。深圳華潤城南山外國語學校(在建)周圍高樓林立,擁有不太理想的光照狀態,同時由於場地所限,建築只能最大限度地向邊界延伸,最終通過較低層高的設置和精心排布的空間,我們建立了學校與自然、城市之間的關係。無邊界則旨在弱化文化與地域的邊界,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即是典型範例。




▲ 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向中國傳統建築進行致敬的基礎上進行國際化表達。



▲ 華潤集團檔案館。




▲ DYNAMO 上海張江未來公園。


賈科莫?圭多蒂


定義空間屬性



▲ 賈科莫?圭多蒂,1972年出生於瑞士貝林佐納,1997年與建築師里卡達?圭多蒂共同成立了建築設計事務所Guidotti Architetti。


當代城市的地域特點體現在較高的土壤利用率,因此對於不同的實體有分層的特點。如何建立建築與城市之間的關係?我們要接受目前現存的特點和特殊價值,拓展空間屬性,賦予全新意義,重新思考價值空間。這是位於瑞士卡拉索山(Monte Carasso)的佩德蒙特住宅(Residenza Pedemonte),典型的山地建築。該住宅和另一個住宅共用一個花園,我們通過增加層高的方式將使用面積加倍,同時也帶來了更好的視野高度。建築物下方設立停車區域,在保證高利用率的同時,重新定義了空間屬性。




▲ 佩德蒙特住宅,瑞士卡拉索山。外部以木條覆蓋,起到過濾陽光的作用。


王輝


建築要解決實際問題



▲ 王輝,URBANUS 都市實踐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建合伙人,主持建築師,美國紐約州註冊建築師。


我一直在想,我們能夠從博塔先生那裡學到了什麼?首先一點是,堅持。這也體現在我們的創作之中。儘管我們的每個項目都有各自的風格和特點,但貫穿其中的是對現代主義的堅持,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初衷。我們的建築儘管沒有像博塔先生的作品那樣擁有統一、連貫的形式,但希望運用建築來喚起人類知識力量的好奇。我們應該堅持的是建築能夠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什麼,我的定義是「生命給養者」(Life Giver)




▲ 五龍廟環境整治設計,山西。不僅獲得了環境品質的改善,也將一個孤立的古廟轉換成為一座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博物館,同時融入到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




▲ 2019北京世園會植物館的靈感來源於紅樹林,以「根系」進行視覺呈現,龐大的垂墜根系向下不斷蔓延,將植物原本隱藏於地下的強大生命力直觀呈現給參觀者。位於中國北京。



理解博塔



▲ 從左至右:尼古拉?巴塞加,陸軼辰,特邀主持人、建築師彼得·波爾斯特利(Peter B?lsterli),賈科莫·圭多蒂 ,王輝。


王輝:我接著上述提到的一致性來說。事實上,我們國家的建築很多時候是對應著社會和個人的變化而變化,沒有很強的一致性。我們努力在工作中表現出一致性和整體性,我最看重的是建築能做帶來什麼,我希望挖掘建築理性的一面,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尼古拉?巴塞加:博塔先生創作了很多成功的地標性作品,為城市營造了集體活動的理想場所。建築師如何辨別並發揮自己的能力很重要,建築界充滿了混亂的理論和想法,從中要選中適合自己的風格不容易。我們要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需要強大的審時度勢的本領,這是我對博塔先生最深切的看法。


陸軼辰:我第一次看博塔先生的建築,是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我站到一個平台上,感覺周圍的聲音都被屏蔽掉了,有一種非常奇特的感覺。建築是需要去感受的,而不是僅僅是單純的看與觀察。


賈科莫?圭多蒂:建築意味著構建日常生活和建築的關係,由內而外,從上到下,關鍵在於如何在過程中如何剔除最優化的假想並進行實踐。我們生存的世界非常混亂,缺乏歸屬感和向心力,這是一個非常具有針對性的普世話題,那麼在工作中我們也不妨回到這個初衷上來,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來回到一個中心,來創造我們想要的建築空間。



對話中瑞


賈科莫?圭多蒂:雙方的風格不太一樣,也許是因為環境和文化的不同。在西方,大家每天都在談論中國,但是相信中國很少提到瑞士。我們彼此在媒體上的關注度不對等,也許無法在短時間內順利地進入相同的話語維度中來,我也認為自己很難對其建築作出客觀而深入的評價。


王輝:曉東是一個非常獨特、獨立的人,很少參加社交作品,儘管他的作品不多,但卻得到了很多的認可和褒揚。他剛才提到了歸屬感,博塔先生也提到了歸屬感,其背後是兩國不同的文化基底。曉東做一個項目之前,會找出獨特的身份定位,所以更加複雜,這是我對他的理解。


陸軼辰:在我看來,建築是很簡單的事情,不能承載太多東西,就是蓋房子。山體建築最重要的是語境(Context),越精確了解山體特徵,你的形式就會越確定。我們要實事求是地去做客觀的事情,把材料、空間和人處理好。至於說是瑞士建築師還是中國建築師這樣的劃分,都不重要。只要我們將建築看作是一個特別簡單的事情,就能自動體現出建築的特點來。


尼古拉?巴塞加:關於建築和功能之間的關係,我們之間有一些不同,然而我依然在中國建築師的作品中看到了他們對環境的關注和分析。中國建築師對於自然環境也保持了尊重之心,使用了 非常準確的觀察分析方法並最終找出了解決方案。儘管每個國家都有一定的創作風格,但不可否認雙方相似的地方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多。


文字 / Vivienne


圖片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瑞士駐華大使館,各建築事務所


攝影 / 肖非


編輯 / 九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TERNI設計時代 的精彩文章:

MVRDV:城市先行者 | INTERNI設計時代專訪

TAG:INTERNI設計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