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The innovators》讀書筆記

《The innovators》讀書筆記

---------------------

版權聲明

這是亞農系列原創文章(第40篇)

無需授權即可轉載,告知一聲即可

題圖版權:除非特殊說明,皆為筆者在旅行途中拍攝

---------------------

這位作者就是寫《喬布斯傳》的那位。他寫了不少好書,比如《愛因斯坦傳》、《富蘭克林傳》等。但是其中不少都沒有在國內出版。比如說這一本。

但是,喬布斯那樣英明神武,為什麼選擇這位作者來寫傳記?就是因為他的洞察力,能夠把千絲萬縷的聯繫給你有條理的展現出來。

這本書講述了計算機,硅晶元,網際網路等如今家喻戶曉的技術,是怎樣被發明出來的,過程充滿了很多秘聞,甚為有趣。如下就是我的讀書筆記,喜歡的同學建議看原書:

計算機篇

什麼是想像力?就是連接事務的能力,發現不同事務,想法,事實,概念之間的關係,這是戳進看不見的世界的方法,這個看不見的世界就是科學世界

人類的強大之處就是善於用符號組織表達,將概念組織起來,以便在看不見的世界裡,走得更遠,看得更深。

計算機的核心能力是,基於任何兩件事的關係(可以被拆分的),用最小的兩步,最簡單的完成 。

偉大發明一般在合適的時間(基礎技術成熟)的時候,提出來,才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大的創新由數不盡的小創新組成,也可能包含幾個突破 。

阿蘭圖靈的原始想法:再造一個人,讓他能和逝者對話。因此窮其一生研究機器是否可以做到。但是最終他認為機器不可能解決「決定問題」,就是說在沒有給定演算法時,機器不可能給出有意義的答案。機器可以解決任何邏輯運算問題,但就是做不到讓他能和逝者對話。

計算機的誕生,是因為飛機、大炮等新型設備的可靠性等需要大量的計算,尤其是二戰期間,大批新武器的出現,耗費了太多人工去計算彈道。耗費人工太多不說,且容易出錯,因此從一開始,人們就希望機器能夠代替人來計算

技術成熟的時候,由於對技術的成熟,不相干的,甚至孤立的研究者能夠想到同樣的創新方案。

書里提到,很多人同時想到了計算機的基本概念,都在獨立的研究如何製造出這個機器。每個計算機發明人都是為了算數學工程,感到計算太繁瑣,從而萌生了發明的念頭。他們通常在長途單調開車的旅途中,想到了絕妙的點子來解決問題 。

愛因斯坦說,一個新點子出現,讓你以為是直覺的產物,其實是之前大量智力活動,來自於多條來源的產物。

創新是漸進的,一開始思考加法器怎麼設計的時候,想不到將來編程的重要性和繁瑣,也想不到存儲程序的重要性。只想到如何計算的快速。這顯然說明一開始先滿足剛性需求,解決方案也是圍繞這個出來的。再後來才出現使用中的需求,這些需求的滿足就可能是不同的解法了,見招拆招,也有可能出現絕妙的解法呢 。

天才的一個特質是:在一個特定問題中,找到一個最重要的要素。

人腦的基礎是邏輯,邏輯形成了reason

狄卡爾(descartes)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作者認為人類作出反應的基礎是理解。因此機器的反應會顯得沒有邏輯。機器即使在某方面強於人類,也會在其他方面其他方面不如人類,因為其行動不是基於理解.

圖靈認為,機械可以學習,按照規則,像小朋友一樣學習,通過獎懲來控制方向。但是它沒有意識 conscious, perception,也就是說只是玩文字遊戲,而不是真正明白。這還是符合狄卡爾定義的 。

在多年的圖靈測驗過程中,也有人提出了Chinese room實驗,就是說將不懂中文的人在黑箱中,按照一定的規則回答問題,有可能騙過中文審訊者。但是,這個問題爭議點在於,整個被測系統是否可以認為懂中文? 還是其中的人被認為是懂中文的?

作者與其相信計算機會超越人類,他更相信形成夥伴關係,互補關係 。

ibm的電腦沃森贏得了猜謎大賽,但是他很不不懂答案的含義,也不知道他在比賽,更不知道他贏了,因為他只是在裝作懂得 。

晶體管硅晶元篇

創新的產生,需要大量不同專業背景的人能夠自由隨機的碰面,不要被地理的阻隔而隔斷。因此,二戰時期的貝爾實驗室把所有的房子連在一起,同樣的道理,喬布斯設計蘋果總部的時候,設計了圓圈形狀的大廈,要想辦法讓人們協作(不要只是在家裡辦公) 。

創新是漸進的,剛推出市場時,也許不知道可以做什麼,但是高人就可以想到一個眾人不知,但是事後證明人們離不開的點子?比如三極體誕生,推向市場時,是靠著攜帶型收音機開始的。攜帶型收音機標誌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因為設備變成了私人的。私人愛好的發展,促進者搖滾的發展,和貓王的崛起 。

Peter drucker`s Practice of Management. The ideal chief executive as an outside person, an inside person, and a man of action. Just like the combination of a Noyce, Moore,and Grove。好的領導即全面(懂得協作,構建團隊)又有視野,懂得如何實現(工程和設計),他們不是銷售,市場人員。當市場人員掌權時往往會妨礙限制創新 。早期Intel的創立,就是三位這種傑出人物聯手創建的。

厲害的創新家,要不是發明一種新的設備,要不是老設備找到新用法。德州儀器就是高手,他們不但想到了攜帶型收音機,推廣了三極體,11年後,他們想到了用攜帶型計算器推廣微晶元,他們真的是兩者結合的高手。

創新需要好點子,天才工程師實現,商業理解力(達成交易的決心)

What stuck him was that any effort to improve the world was complex.

為了達成目標,你得在行動的複雜分之中權衡,權衡可能性,共享信息,組織人員。複雜性是基礎問題。如果你能提供方法處理複雜性和緊急程度,會是非常有幫助的。此處提到的解決方案是:一個屏幕顯示很多符號,顯示有助於提高人們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協同工作的能力,提出解決方案的人,為了完成夢想,去上了一個博士 。能想到發明顯示器的人,對於計算機的發明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這個可以組織很多符號,能夠展示複雜概念的顯示器,推動了計算機走向大眾市場。

總結:

這本書還講了internet的誕生,Intel的創立,蘋果的創立,施樂公司的故事等很多有意思的點。總體上想表達的觀點就是:創新是一個複雜的工作。應該針對現實中的痛點,逐漸梳理重要性,找到關鍵的主線,然後通過大量的思想碰撞,才會找到合適的方向。在滿足核心痛點的過程中,逐步解決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最終才會走向成功,走向改變世界:)

---------歷史作品列表--------

宏觀角度聊產品:

1、《怎樣培養良好的產品感覺,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

2、《把自己想像成電影導演,來做好產品架構》

3、《怎樣管理項目需求?做減法?》

4、《當我們談產品質量時,我們在談什麼?》

5、《當我們談到質量標準,我們都在談什麼?》

6、《如何以終為始的寫一篇產品測試報告?》

7、《做好消費電子產品定義的幾個感悟》

微觀角度聊產品:

1、《聊聊我的幾次海外項目支持經歷吧》

2、《自動化&智能化的坑》

3、《關於可維可測的悲慘故事》

4、《銘記遠程海外培訓的痛苦》

5、《當我們談組織效率時,我們在談什麼?》

6、《如果你愛TA,就讓TA去做度量;如果你恨TA,也讓TA去做度量》

讀書筆記系列:

1、《讀書筆記《像外行一樣思考,像專家一樣實踐》》

2、《讀書筆記:How to observe software system》

3、《《矽谷鋼鐵俠》讀書筆記》

4、《讀書筆記: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5、《讀書筆記:《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

6、《《人體的故事》讀書筆記》

信馬由韁系列:

1、《暢想2040年的世界》

2、《我看人工智慧:它的物理限制,以及它能做什麼?》

3、《覺醒系列1:真實與虛幻的世界》

4、《覺醒系列2:諸行無常,唯有信念》

5、《覺醒系列3:被忽略的真相》

職場系列

1、《你幹得很辛苦,為什麼考評得不了A呢?》

2、《你幹得很辛苦,為什麼考評得不了A呢?負能量篇》

3、《工作越來越多做不完,怎麼辦?(上)》

4、《工作越來越多做不完,怎麼辦?(下)》

理念操作系統系列

1、《生活態度1:活在當下》

2、《生活態度2:活在未來》

3、《生活態度3:當下和未來的橋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農寫字 的精彩文章:

《人體的故事》讀書筆記

TAG:亞農寫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