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歲月

二戰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歲月

(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10日)  9月3日,即德軍入侵波蘭後的第三天,英、法對德國宣戰,「綏靖」政策徹底破產了,張伯倫迫於輿論壓力,不得不延請丘吉爾入閣,擔任海軍大臣。美國總統羅斯福立即給丘吉爾來了一封信,祝賀他重返海軍部。這是兩位有遠見的政治家之間個人聯繫的開始,這種聯繫越來越密切,直接引向日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英、法對德宣戰只是履行它們對波蘭的諾言,只具有道義上的價值,其實它們都沒有實力挽救波蘭。9月19日,波蘭在經過英勇抵抗以後,全軍覆沒了。從9月17日開始,蘇聯軍隊以排山倒海之勢越過毫無防禦的波蘭東部邊境,第二天佔領維爾紐斯,並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德軍會師。一般的政治家只看到蘇德合作的一面,而丘吉爾卻有更豐富的經驗和更深刻的見解。10月1日,他在廣播演說中明確指出:  蘇聯軍隊之所以要駐守在大大西移的戰線上,「顯然是為了本國安全的需要,以防禦納粹的威脅。」他斷言:「德國要想在黑海沿岸樹立自己的勢力,或蹂躪巴爾幹國家並征服東南歐的斯拉夫民族,這些都是與俄國的利益和安全不相容的。」他預見到德、蘇必戰,他正在等待那一天的到來,以便能和蘇聯結成反德同盟。這樣深刻的思想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遠見卓識了。  宣戰後最初的十個月里,雙方都在調整各自的戰線,一時還沒有展開大規模的陸戰。法國在沿德國邊境設有馬奇諾防線,十分牢固,全線都有防坦克戰壕,德軍是難以從那裡突破的,但是,法國北部邊界卻十分虛弱,由於比利時害怕得罪德國,表示要嚴守中立,拒絕英、法軍隊開進它的領土構築堅固的屏障。這就為德軍日後從那裡突破、實行迂迴包抄留下了隱患。  英國保衛挪威的戰役失敗了。英國艦隊在成群結隊的德國飛機的轟炸下損失慘重,英軍只得撤回本國,把挪威的全部港口都丟失了。  1939年11月,蘇聯發動對芬蘭的戰爭,翌年3月,芬蘭戰敗投降,全部滿足了蘇聯對它的領土要求。

創作不易隨手點贊

挪威戰役的失敗在英國下院引起強烈的不滿,大多數議員都對張伯倫及其政府表示不信任。老牌政治家勞合·喬治的話最尖刻,他說:張伯倫曾一再籲請國人要為戰爭作出犧牲,這很好,請首相先來帶個頭,「因為在這次戰爭中,沒有比首相犧牲自己的職位更能對勝利作出貢獻的了。」張伯倫儘管戀棧,至此也只得下台了,但是,他仍想讓執行「綏靖」政策時的主要助手哈利法克斯勛爵來繼承他的位置。哈利法克斯倒有自知之明,關鍵時刻,他推辭了。這時,全國輿論都傾向於丘吉爾。過去六年來,他一貫大聲疾呼要警惕德國的戰爭威脅,要加強戰備,要結成反德聯盟,他的話已不幸言中。只有他的崇高威信才能使各黨派的聯合政府保持團結,只有他的經驗和智慧才能領導英國取得最後勝利。5月10日,在研究新首相人選的會議上,平時開會總是滔滔不絕的丘吉爾卻緘默不語,此時無聲勝有聲,戰時各黨聯合政府首相的重任就這樣自然地落在他的肩上。他自信對戰爭的全局有豐富的認識,有資格也有能力領導英國打贏這場戰爭。那一夜他睡得特別香,指揮全局的大權落在他身上,他倒反而有如釋重負之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有個潛規則,所有國家都遵守,除了日本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