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現金化」已成世界性潮流

「去現金化」已成世界性潮流

陳立宏

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

近年來,「去現金化」現象在全球引起廣泛關注,中國「去現金化」發展迅猛,這一現象對未來全球社會經濟各方面發展將產生廣泛影響。

「去現金化」在全球興起

多個經濟體積極「去現金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去現金化」定義為「流通中現金使用減少,讓位於可轉換儲蓄(活期存款、現金支票、旅行支票及其他可用於支付的儲蓄)」。法國研究機構估算,2015年全球非現金支付4263億次,增幅為11%,創10年新高,其中東亞地區增幅更是高達43.4%。與此同時,主要發達經濟體現金流通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一些國家開始提出「無現金社會」。2010年到2016年,美國非現金交易規模從600億美元暴漲到6170億美元。瑞典積極推動「無現金社會」,2015年現金交易僅占支付總額的2%,到2020年預計將縮減至0.5%。德國非現金交易已經達到消費總額的三分之一。丹麥央行2014年決定停止印刷紙幣,2016年起在全國推行無紙幣交易和數字貨幣支付。韓國央行2016年12月宣布廢除硬幣,邁出「無現金社會」的第一步。

中國「去現金化」快速發展。中國非現金支付快速發展,逐漸成為消費領域的重要支付方式。2016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251.11億筆,同比增長了32.64%。2017年上半年,流通中貨幣(現金)餘額大幅減少了1.95萬億元,同比下降22.5%,顯示「去現金化」正加速發展。非銀行支付機構(第三方支付)成為「去現金化」的重要推動力。2010年以來,支付機構依託互聯網和第三方平台,支付規模增速連年在50%以上,2016年累計發生網路支付業務1639.02億筆、金額99.2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9.53%和100.65%,佔到全部零售交易的40%。

技術變革及交易模式的變化推動「去現金化」。全球經濟的發展催生了交易方式的變化。由於交易範圍擴大,交易節奏加快,消費者對支付便捷性的要求提高,現金支付難以滿足需要,不斷讓位於新的更為便捷的支付手段。上世紀60年代,支付方式首次發生重要變革,由現金向信用卡轉變。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網路支付和移動支付大大推進「去現金化」進程。比較年輕、收入較高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更傾向於使用銀行卡或手機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方式,特別是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去現金化」進程。

多國央行出台措施支持「去現金化」。多國央行基於反洗錢、打擊腐敗、防止詐騙、降低支付成本等目的,出台措施支持「去現金化」:一是廢除大額紙幣,如印度為反「洗錢」和遏制逃稅,2016年11月宣布到年底廢除500和1000盧比面額的紙幣,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國不同程度地廢除了超大面額的紙幣。二是限制現金支付措施,歐盟有12個國家限制現金支付,歐元區正考慮設置5000歐元現金支付上限。三是設立現金攜帶報告和申報制度,歐盟要求進出歐盟攜帶超過10000歐元金額現金必須向海關申報。

「去現金化」的影響與挑戰

相對便利、安全和衛生。紙幣流通伴隨著細菌傳播風險,也容易引發各類犯罪行為。「去現金化」最直接的好處是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和支付效率。特別是在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領域,推行移動支付,通過網路和移動支付繳納各類費用,便利了支付雙方,同時也有效積累了數據,夯實大數據基礎,有助於完善社會信息數據化管理。

有望顯著降低交易成本。現金交易通常是小額交易,卻附帶高昂的交易成本,如時間成本、發行成本和假鈔損失等。以發行成本為例,小面額硬幣的發行成本甚至高過其面值,如1美分硬幣的製造成本高達1.8美分。因此,「去現金化」有助於提升利潤,推動經濟增長。

便於抑制地下經濟和灰色經濟。「去現金化」便於統計地下經濟和灰色經濟活動,有助於抑制地下經濟和灰色經濟的規模。控制使用現金的數量,也有利於減少犯罪、增加稅收。印度近期廢除大額現鈔,控制使用現金,旨在增加稅收、減少犯罪和打擊腐敗。歐央行計劃2018 年停止印製 500 歐元面鈔。

有利於打擊逃稅並改善稅收征管。非現金支付會留下紀錄,有據可查,對逃稅行為形成威懾,為打擊逃稅提供了依據。瑞典受「去現金化」的影響,稅收徵收效率得到提高,義大利等國相對更依賴現金,偷漏稅現象則較為嚴重。「去現金化」有望帶來稅收的增長,據美國國稅局估算,2008年至2010年間,美國平均每年稅收流失達4580億美元,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如果美國全面廢除100美元面額的紙幣,可望每年增加35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

助力社會管理數據化。世界各國開展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需要大量的基礎數據與信息,「去現金化」有助於大數據積累,為服務社會數據化管理夯實基礎,為社會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電子化交易不可逆但可追溯,有利於反「洗錢」和精準打擊經濟犯罪活動。此外,「去現金化」可以有效降低徵信成本,對徵信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去現金化」伴隨新的安全風險問題。電子支付特別是移動支付的快速推廣,會帶來很多新的風險,如安全驗證漏洞、社交媒體賬號盜用、簡訊木馬鏈接等問題。「去現金化」還存在隱私權泄露問題,電子支付的每筆交易都有記錄可追蹤,隱私權也容易受到侵犯。

「去現金化」的適用範圍有限。由於區域、城鄉、收入的差距,不同人群對「去現金化」的接受能力不同,年齡偏大的人群,不熟悉新技術的人群, 包括老年人、少年兒童及低知識水平和低信息技術接受度的人群,對信用卡及移動支付的可靠性存在疑慮,更傾向於使用現金。

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發展的推動下,全球範圍內「去現金化」進程不斷加速。大部分國家表現為現金使用逐漸減少,部分國家採取了廢除特定紙幣的措施,但許多國家目前尚未具備完全進入無現金社會的技術經濟條件,法律法規體系也不支持完全摒棄現金。與非現金支付相比,現金使用仍有簡單可靠、保護隱私、避免央行負利率影響等優勢,「去現金化」將是伴隨現金使用長期有序推進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註冊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誰說年輕人沒有匠心,我是東海龍宮的另一個龍王

TAG:新註冊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