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方僑辦主任贊華裔新生代:它朝花開滿乾坤

地方僑辦主任贊華裔新生代:它朝花開滿乾坤

地方僑辦主任贊華裔新生代:莫道小荷才露角 它朝花開滿乾坤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 周欣嬡)「隨著中國擴大開放,如今,華僑華人的數量及結構已產生很大變化,華裔新生代正日益成為海內外僑界的主要力量」,廣西壯族自治區外僑辦主任石東龍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日前,全國僑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華裔新生代」成為各地僑務部門負責人屢屢提及的高頻詞。

作為歷史悠久的重點僑鄉,廣西僑界近年呈現的巨大變化,石東龍看在眼裡。他將廣西籍華僑華人的發展趨勢用「四個轉移」概括出來——由農村向城鎮轉移;由東南亞向歐美轉移;由農業向工商業轉移;由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轉移。

「從國外僑情看,海外僑胞的經濟科技實力和在當地社會的地位不斷提升;從區內僑情看,海外僑胞及歸僑僑眷對祖(籍)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度和貢獻度也在增高」,石東龍說,「新時代,只有認識到僑界群體的深刻變化,才能真正做好僑務工作」。

以前瞻性眼光搶抓海外人才「迴流」資源,江蘇已有所動作,將涵養工作關口前移。江蘇省僑辦主任王華稱,「今天的留學生就是明天的僑。目前,省僑辦已與北大、清華、南大、西安交大等23所高校建立引智協作關係,希望能進一步加強與留學人員之間的聯繫」。

「莫道小荷才露角,它朝花開滿乾坤。」四川省外僑辦主任鄭莉表示,雖然當前華裔新生代還無法獨當一面,但自我發展意識非常強,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她解釋道,老華僑在海外的發展路徑主要依靠自我奮鬥和艱苦積累,回國也趕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尚不具備完善的機制體制,只好「摸著石頭過河」;相比之下,新僑成長於改革開放紅利顯現之後,生長生活的環境更好,受教育程度更高,理念更先進。

鄭莉舉例,上世紀90年代初,留學生回國創業大都「單槍匹馬」,通過單一渠道獲得有限投資,「只依託自己的科研項目,慢慢推進」;而如今,成熟的資本市場令新僑多以團隊形式出現,「他們願意拿出相當的財力與精力,制定戰略計劃、獲得法律諮詢、聘請投資顧問」。

但鄭莉同時指出,由於歷練尚淺,華裔新生代難免會出現經驗不足等問題。對此,上海市僑辦主任徐力提出,可以通過老僑的引領示範,幫助新生代茁壯成長。

徐力告訴中新社記者,菲律賓著名企業家施恭旗作為傑出華人,長期致力於中菲友好和慈善事業,曾獲「上海榮譽市民」稱號。其子施學理是華三代,20年前跟隨父親到上海,幫助打理上好佳(中國)有限公司。

「我們一直關注他的成長,請他在上海僑商會擔任青年委員會副主任,鼓勵他以父親為榜樣,推動中菲民間交流,參與上海建設。」

徐力介紹,近年施學理接連獲得「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上海十大傑出青年」、「上海市僑界十傑」等榮譽,2017年還獲評「上海市榮譽市民」,父子兩代「榮譽市民」被傳為佳話。

湖北省外僑辦副主任馮細國指出,在華裔新生代成長過程中,應注重文化血脈的完整傳承。他說,「對根的追尋,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不知從何處來,就不知往何處去」。

他介紹,近年來,「中國尋根之旅」夏(春秋冬)令營令3000多名華裔青少年了解三國故事、武當武術等荊楚文化;「中華文化大樂園」先後赴模里西斯、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等國,為當地青少年開設誦讀、戲曲、書法、國畫等中華文化經典課程。

馮細國表示,掌握中華文化一方面有助於僑胞發揮「橋」的作用,促進住在國與祖(籍)國友好往來;另一方面,對於華裔新生代自身而言,了解中國國情、會說漢語已漸漸成為一項國際競爭力,有助於個人事業的更好發展。

浙江省外僑辦主任金永輝指出,未來,華裔新生代將成長為海外僑社的核心力量,和諧僑社的建設離不開優秀僑領的培養。他建議通過舉辦海外中青年僑領研習班等渠道,發揮僑領「領頭羊」的作用,促進僑團的可持續發展。(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