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獨具匠心的壽山石工藝 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千年傳承!

獨具匠心的壽山石工藝 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千年傳承!

可能很多的粉絲都知道,小編從小就有一個考古夢。這個夢想源於中學歷史老師的一句話:「考古是一個最能讓我們接近古人並了解古人智慧及其工藝水平的活動。」

現在,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斥著高新科技產品的時代,所以無論是生活用具還是工藝產品,它們那麼輕易的產出,都不會讓我們覺得驚訝、詫異。但是在沒有科技支撐技術的年代,古人又是如何做出並為我們保留了那麼多民族瑰寶的呢?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疑惑,所以我才會對考古那麼的感興趣,只要放假我就會到周圍的博物館去「探訪」那些在考古中發現的古代遺物。

最近一次我有幸造訪了天津博物館,看到清代汪洙雕刻的白壽山石山子時我止住了腳步!壽山石塊是那麼小小的一塊,但上面雕刻的場景卻是如此的宏偉。壽山石的精美和古人這藝術水平及雕刻技藝真的是讓人驚嘆!

壽山石雕刻品的講解員,看到我在這件藝術品前久久駐足,知道我對這壽山石雕是真的很感性趣,所以為我講起了壽山石的文化。

我從他的講解中得知,壽山石在人類的活動中,構成了豐富的壽山石文化,其歷史可上溯至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

1957年,福州北郊浮倉山發現在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中,有多件用壽山石打磨製成的石器,說明其實福州的先民已懂得利用或是欣賞壽山石。這是壽山石雕刻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階段。

壽山石作為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之一。其雕刻的技法豐富多樣,精湛圓熟,又在發展過程中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

要雕刻出堪稱完美的壽山石雕,得經過一套比較完善和相對固定的工藝流程,進行一系列的加工與雕刻。這個過程也是非常考驗匠人工藝水平的過程。

相石

相石包括選石、審石、畫石、躲石等幾個環節。

選石

選石也就是選取原石頭,這些被選取的原石,應該具備一定的色澤、紋路和形狀,並少有砂隔河裂紋,以利於雕刻加工。壽山石材料是微雕的基礎,可用來製作微雕的材料雖然很多,但要經過選擇,要選擇軟硬適中、表面光平、質地細膩、純潔無瑕、不澀不膩的材料。

石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能偏頗。每一塊石頭都有它的可用之處以及可塑造的優勢,正所謂「一石一世界」,巧妙地發揮一「石」之長,從一般人眼裡是不可取的石料中創作出好作品是當前選取原石的一個走勢。

審石

審石,即對所用石頭真正的了解剖析,這是作品成功的根本,是相石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審石一般是先從外形看起,石頭一般分圓形、長形、扁平形、橢圓形、錐形等。圓形的石料適合作器皿、盆或花果籃等類立體雕品。

對石形的選擇運用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它的決定因素是與創作者的技藝和藝術素質相關的。

在雕刻壽山石作品的過程中,匠人一般都不會輕易地改變石頭原來的形狀。在創作中,對石頭色彩的應用分重要。匠人常說,「好花插在前,好色排在前」。

在審石過程中,藝人觀察的基本內容往往是自己選定石的內、外色彩及其濃淡變化的過拄情況。有經驗的匠人往往能由表及雖看出石頭的基本色彩及其變化趨向,以確定作品中景物的位置。

畫石和躲石

畫石、躲石等也是藝人在相石過程中所運用的藝術構思輔助方法。

畫石就是用毛筆或彩筆在畫紙上勾勒景物,幫助雕刻者揣摩並且確定雕刻方案,或者直接在所選用的石頭上勾勒景物的位置。有的時候,藝人為了啟發自己的設計構思,還會採用制泥塑、打泥稿等模擬方式。

躲石,匠人需要巧妙地躲過石料材質上的裂格、砂隔,自然地彌補色彩及水痕不適等不足,從而收到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這是圓雕作品相石中的一種較為特殊的手法。

雕刻

雕刻是壽山石藝術品形成的一個重要階段,除了一般雕刻所要有繪畫、書法、雕刻基礎之外,匠人們還要有特別的眼力、特有的指功、特異的意念、特殊的毅力、獨特的構思,另外在材料的磨製、刨光、上色、保養等方面也都要有特色。

特別的眼力

古人強調:「練字先練眼」,就是說寫字不僅靠手寫,還要靠眼來看,而且大部分是靠眼晴看了再寫。據統計,寫字時,65—70%是靠眼睛看,剩下的30—35%才是靠手的運動。

雕刻的時候也一樣,要有足夠的眼力,才可以將那些細微處也處理的非常精細。即使用放大鏡細細去研究也看不出任何的破綻。

特有的指功

所謂指功,是手臂、手腕、手指的力氣和手指頭感覺的敏銳、靈敏能力。經過長期艱苦的鍛煉,功夫就到家了,再硬的材料都會吃刀,任何質地的材料上手一摸,就能感覺出來。各人練功的方法不同,但殊途同歸,都必須達到上述要求。

特殊的毅力

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毅力,微雕創作更要有特殊的毅力。要雕刻一件精美的壽山石雕,需日夜伏案,持久操刀,但手不酸、不麻、不結繭,所刻的字跡、紋路,清秀規範。

獨特的構思

同樣一塊材料,在不同作者手中,由於各人的審美思想、藝術修養和技術特長的區別,加上創作意圖和表現技法的不同,完全可能創製出完全不同的藝術品,因此構思設計就成了壽山石雕創作的關鍵。

構思設計,不僅要善於利用材料的特點,更要善於運用各種技巧,只有充分發揮作者的才能和特長,讓各種各樣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都體現出來,才能更好地展現微雕藝術的神奇魅力。

當然,要創作一件精美的微雕作品,還要在材料的磨製、刨光、上色、保養、裝璜等方面下一番功夫。

在了解了壽山石文化後,我更是要對充滿智慧和擁有高超工藝技術的古人表示佩服。古代的物質、設備等條件與我們現代相比是遠遠不及的,但是每每看到他們的創造都會讓我們讚嘆不已。

所以,古人並不代表落後的人,他們給我們留下的很多物質文化遺產,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傳承去發展。

【壽山閣】匠人就是這樣,不但繼承著古人的的壽山石雕刻技藝,還在此基礎上做了一定的工藝改良,力圖為每位壽山石頭愛好者打造最具特色的壽山石工藝品。

【壽山閣】是一家以集加工、雕刻、交易、收藏為一體的壽山石精品店,致力於「以石會友,品石為樂」的石雕追求,秉承「文化?時尚?人和」的設計理念。一直以來都為喜歡壽山石的朋友提供著最優質的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魔術般的積墨法:乍看不辯眉目,細看奇妙無窮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