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善於偽裝的胃食管反流病,70多種病與它相關

善於偽裝的胃食管反流病,70多種病與它相關

什麼是胃食管反流症?

正常情況下,胃與食管連接處的賁門括約肌如同一扇「彈簧門」,吃東西時打開,食物進入胃裡後會關閉。如果胃部賁門括約肌不能正常關閉,就會導致胃、十二指腸里的東西(如胃酸)反流。「出走」的胃酸不僅會鑽進食管,還可能往上跑到咽喉、鼻腔、中耳、氣管、支氣管等部位,最典型的是泛酸、燒心,重者還會憋喘傷肺,這就是一種常被大家忽視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

臨床上大致分為三類: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內鏡陰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糜爛性食管炎,RE或EE)和Barrett食管(BE)。最常見的就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與70多種癥狀有關

胃食管反流病是疾病圈裡著名的「偽裝者」,研究發現有70多種癥狀與胃食管反流有關,患者容易看錯科或被誤診。當出現胸疼、咳喘、咽部不適、睡眠障礙等癥狀,在相應科室治療無效時,要首先考慮胃食管反流。

依據反流物到達的部位不同,胃食管反流病可分為四期,分別是:

1.胃食管期

胃內容物進入食管,引起燒心、胸痛、背痛、噯氣等。

2.咽期

反流物到達咽喉部,引起咽喉疼痛、咽異物感、聲音嘶啞等。

3.口鼻腔期

反流物到達鼻腔、中耳,引起流清鼻涕、打噴嚏、鼻塞、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

4.喉氣管期

反流物進入氣管,引起咳嗽、咳痰、憋氣、哮喘、吸入性肺炎、肺纖維化等。此期癥狀最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可能發生喉痙攣,危及生命。

反流性食管炎緣何會發生?

談及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原因,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正常情況下食管和胃是如何工作的。正常人體在食管和胃連接部存在的食管下括約肌、膈肌腳、膈食管韌帶等,可以抵抗反流物的「逆襲」。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管下括約肌,它就像食管和胃連接處的一扇門,在正常進食吞咽時,食管下括約肌鬆弛,這扇門即打開,食物得以進入胃內。其餘多數時間,這扇門是關閉的,以防止胃、十二指腸的內容物反流到食管中。

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與這扇門(即食管下括約肌)有關,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病因在於這扇門關得不密實,即食管下括約肌鬆弛了。

正常狀態下食管括約肌是鬆弛的,不會反流,但病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可導致反流的發生。當胃酸反流到食管里,甚至反流到咽喉、鼻子、氣管,都會引發一系列食管外癥狀。

病理因素:

食管下裂孔疝、老年性食管下括約肌鬆弛、炎症、腫瘤、術後等;

生理因素:

飽食腹脹、肥胖、胃液容易反流,心因性因素、吸煙、藥物(鬆弛平滑肌葯、舒張血管葯)。

此外,肥胖者睡覺打鼾亦會引發反流性食管炎。因為打鼾會導致血氧低,進而食管下括約肌鬆弛,引發反流性食管炎。打鼾和反流性食管炎可互為因果,繼而互相影響加重,肥胖者尤要警惕。

反流性食管炎癥狀多,易誤診

如何發現自己得了反流性食管炎?該病有何「蛛絲馬跡」?其實,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並非無跡可尋。

因食管不能耐受胃酸,一旦胃酸反流,鹽酸和胃蛋白酶進入食管,將其黏膜腐蝕,隨後患者開始出現反酸、燒心的癥狀。反流和燒心是反流性食管炎最主要的癥狀,80%-90%的患者都會出現。部分些患者僅表現為上腹飽脹、腹部不適,還有少部分患者表現為食管外癥狀,如咳嗽、咽干、咽堵塞感、哮喘、慢性咳嗽、鼻咽腔癥狀等。

正因為反流性食管炎的癥狀多樣,容易迷惑患者,讓他們自認為是冠心病、呼吸科疾病、咽喉炎,首診於其他科室而不是消化科。反流性食管炎被認為是易誤診的健康「殺手」,該病最容易偽裝為以下三類疾病。

1.偽裝成冠心病

由於支配心臟、食管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均位於同一脊髓中樞內,兩者病變引起的內臟性疼痛可出現重疊。年齡大、有胸悶、憋氣癥狀,尤其曾出現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的患者更會自認為是冠心病作祟,首先到心內科就診。

2.偽裝成呼吸科疾病

反流物刺激食管化學感受器,通過迷走神經引起支氣管痙攣,咽喉部對酸超敏感,被吸入呼吸道內的酸性物質還可刺激呼吸道造成化學性損傷,從而引起呼吸道癥狀。對於無季節性發作的咳嗽、甚至哮喘尤為要警惕該病。由於突出癥狀為咳嗽,而消化道癥狀不典型,患者經常先就診於呼吸科。

3.偽裝成耳鼻喉科疾病

胃、十二指腸反流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約肌,反流物中的胃酸、胃蛋白酶等酸性物質可與咽喉部黏膜直接接觸,造成黏膜受損,並出現咽痛、咽部異物感、聲音嘶啞等表現。患者自以為咽喉部疾病,首先到耳鼻喉科看病。

預防要從每一頓飯開始

1.每餐吃到七分飽;

2.飯後不要立即躺下,睡覺時,可把床頭稍微墊高(以頸椎舒適為度),防止胃內食物迴流;

3.飲食宜易消化、少刺激,減少或避免進食濃茶、咖啡、可可、巧克力、鮮檸檬汁、鮮橘汁、番茄汁等酸味飲料及刺激性調料(咖喱、胡椒粉、薄荷、辣椒)等;

4.不抽煙、盡量少飲酒;保持情緒穩定;盡量減少增加腹內壓的活動,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

5.過度肥胖者會增大腹壓而促成反流,所以應避免攝入促進反流的高脂肪食物,減輕體重。

轉自:胃腸病

作者:余勝利

關注消化,「腸」享「胃」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結直腸癌治療進展分享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