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從哪裡來的?」性教育也得講究分齡!

「我是從哪裡來的?」性教育也得講究分齡!

「我是從哪裡來的」?寶寶在不同年齡段提出這個問題,他想知道的答案可不一樣。父母該如何回答?這可是考驗智慧與勇氣的時刻!

回答這個問題,會讓父母感到棘手。因為這個問題會被寶寶在不同年齡段屢屢提及,可父母並不清楚寶寶問這個問題是想知道什麼?如何回答能夠讓自己不尷尬?

受訪專家: 宮學萍(心理諮詢師)

REC

GIF

采寫 | 柳佳 製作 | 張海燕

心理諮詢師宮學萍認為,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其實就是一個永遠用開放的狀態去陪伴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因此,孩子的每一個問題,都需要認真對待,即便有點尷尬,也不該迴避。因為問題提出來了,就表示孩子已經做好準備想知道了,他會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求答案。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寶寶在不同階段提出這個問題的心理需求是不一樣的,父母的態度和回答都同樣重要。

3歲之前

我是從哪裡來的?

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

對於3歲前的小寶寶來說,他問自己是從哪兒來的,如果媽媽回答「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孩子則不會再追問。

因為兩三歲的孩子問這個問題,根本與性無關。他只是想了解自己跟媽媽的聯結感。此時寶寶對拋棄特別敏感和擔心,特別希望知道自己跟家裡其他買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他跟媽媽有特殊的關係,是不會被拋棄的。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後,他就會很安心。

如果父母想多了,給出的答案超過了寶寶的理解能力,也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因為寶寶對於聽不懂的部分會自動忽略。

父母還可以這樣做

1. 跟孩子多講述他出生時父母的期待和喜愛,能夠加深孩子對父母的聯結感。

2. 一些有關孩子出生的溫馨童話故事能夠傳達出父母對孩子的珍視和愛。比如,「你是仙女送給媽媽的珍貴禮物」或者「你以前是一個小天使,後來選了我們做父母」等。這些能夠幫助孩子增加安全感。

3. 雖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父母一定不要開玩笑說:「你是垃圾堆里撿來的。」這會讓孩子感到驚恐與不安。

3-5歲

我是怎麼進到你肚子里的?

是爸爸的精子游進媽媽的肚子里。

隨著寶寶認知能力的提高,突然有一天,媽媽的回答不能滿足他的需要,好奇心會促使他再次發問:「媽媽,那我是怎麼到你肚子里去的呢?」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告訴他精子和卵子結合的故事了。

很多父母會想,精子和卵子結合,這樣的知識告訴孩子會不會太早?其實,孩子此時想知道的是我是怎麼到媽媽肚子里去的,他會有各種猜測。

如果告訴他,是爸爸的精子進入媽媽肚子的卵子里。他就會馬上安穩了。他會明白,哦,原來爸爸是跟我有關係的,不是家裡那個多餘的人。

此時,父母會擔心,「進入」這個詞,怎麼能跟孩子說呢?但實際上,寶寶的認知水平還沒有達到去追究「進入」到底意味著什麼的階段。只是想知道,哦,我並不是媽媽吃進肚子里,是爸爸的精子放進媽媽肚子里的呀。

如果寶寶看過繪本《小威向前沖》,則可以更形象地告訴他:「像小威那樣,小精子游進媽媽肚子里的,第一個到的就是冠軍,就成了現在的你。」

父母還可以這樣做

1. 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傳遞觀念,分享知識。比如,吃雞蛋的時候,孩子會擔心:「我們吃了這些雞蛋,那小雞怎麼辦?」孩子的言外之意是我們把未來的小雞都吃掉了,太殘忍。父母此時可以告訴他:「不是的,沒有受精的雞蛋不會變成小雞。」孩子此時會問什麼是受精,那就坦然告訴他,只有像爸爸的精子進入媽媽的卵子,受精卵才能夠變成新生命。

2. 繪本可以幫助父母給孩子講述有關生命誕生的科學與真相,比如《小威向前沖》。但需要提醒父母的是,繪本只是工具,能幫助孩子實現認知,但對於生命和性的態度,卻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如果父母的態度是遮遮掩掩不願提及,則會讓孩子覺得這個問題不該問,是家庭的禁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避開這個問題。這種態度的危險在於孩子會內化些問題,即便在以後遇到困惑或受到侵害時也不會向父母談論或求助。

5~7歲

爸爸的精子是怎麼到媽媽的肚子里的?

噓!小聲點兒。

這是隱私,不適合在很多人的場合說。

爸爸媽媽相愛會結婚,然後會做愛……

慢慢地,隨著他認知能力的進一步增強,他會開始關注細節:咦,爸爸是怎麼把精子送到媽媽肚子里的呢?這時,就要需要告訴孩子性愛知識了,因為發出疑問就表明他已經做好知道的準備了。

父母還可以這樣做

1. 首先,要客觀告訴孩子知識層面的內容,比如告訴他爸爸媽媽相愛了,結婚了,成為了互相喜歡的、親密的人,喜歡身體上的接觸,有時候就會做愛——做愛就是陰莖插入到陰道,然後釋放裡面的精子,精子就會順著陰道滑向子宮去找卵子。如果孩子已經了解了一些身體常識,這些講起來會更輕鬆。

2. 放輕鬆,找到適合回答孩子的度。有的孩子可能還會問得更仔細,讓父母發窘,不知道如何面對。面對孩子的發問,父母預防尷尬的最好辦法就是對孩子的問題有準備,不急迫,也不逃避,跟聊穿衣吃飯一樣,最好能夠舉重若輕,三言兩語做出清晰、真實的解答。同時,父母還要注意觀察孩子聽到答案的反應,他聽到回答,不再追問就表示他的需要被滿足了,如果繼續追問就表示他想知道更多,你還需要再多講一點。

3. 告訴孩子,這種話題要私密地談。另外,非常重要的是父母要注意跟孩子聊這些問題的場合。

但是私密地談不等於不談。比如,孩子在超市裡等待結賬排隊的時候看見安全套,可能會大聲問:「這是什麼?」如果孩子還小,只需悄悄告訴他那是大人用的東西即可。如果孩子已經五六歲,而且家庭中曾經有過性教育,媽媽可以彎下腰來在他身邊小聲說:「是大人做愛時用的東西。」如果家庭中沒有說過這個,那就需要悄悄告訴孩子:「現在人很多,不適合談論這個,媽媽到車上再告訴你。」然後在比較隱私的場合再跟孩子聊這個話題。

父母的態度會透露出「談論這個話題屬於隱私行為,需要一個更私密的場合來談」。所以,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最好環境應該是在浴室里、卧室里,媽媽給孩子講故事和聊天的時候。不過最重要的原則是千萬不要避而不談。

文章內容來源 | 《父母必讀》雜誌2018年2、3月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育科學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細說母乳中的細菌

TAG:養育科學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