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續廊橋夢 歷時一年半永春東關橋修繕通過驗收

再續廊橋夢 歷時一年半永春東關橋修繕通過驗收

東關橋完成修復,昨日通過最終驗收

台海網1月24日訊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永春東關橋像歷經滄桑的老者,在它873歲生日之際,迎來一次重生。2016年中秋節,颱風「莫蘭蒂」帶來的風雨,摧毀了東關橋中段20多米的廊橋。一年半之後的昨天,省市文物部門、永春縣文體新局、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相關負責人一起來到現場,對省級文保單位東關橋進行最終驗收。

東關橋除了文物價值外,還承擔著交通橋的功能。其局部被沖毀後,兩岸居民出行不便,需多繞行3.5公里到其他橋樑才能通行。儘快修復這座凝聚鄉愁的古廊橋,成了所有人的共識。2016年9月開始啟動重修工作,11月施工隊正式進場,到2017年5月1日基本修繕完成。

泉州市文物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中國古橋研究委員會委員姚洪峰介紹,橋的修繕以不改變原狀的「最小干預原則」,在較好地保存了原來的建築結構、建築材料、工藝技術的同時,也把歷次的修繕歷史以實物的方式保存了下來。同時,東關橋修復局部使用「預加固」的方法。因為廊橋在民國時期維修過,橋的跨度比較大,使得有些地方地面下沉起伏。在橋底下加上鋼樑,在橋上人多或有重物時,還可以幫助橋體減少受力。

對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來說,7米多深的橋下水位是個難題。原本計劃圍堰,把河床水位盡量降低後維修,但成本太高。後來協調上游水庫關閘蓄水,下游放水,用「頂升架」把沒有受損的廊橋部分撐起來,在短短五六天時間內迅速砌好橋墩。施工方泉州市古建築有限公司張副總表示,工期大約只用了150天,擔心再受洪水影響,修橋工作趕在了汛期之前完成。

為了使廊橋保持原來的感覺,在重修方案審批過程中,泉州市古建築公司施工人員花了一兩個月尋找材料。比如,被沖毀的廊橋下方有30多根杉木木樑,每根長約17米,最長達19米。這批杉木最後在南平採購到。還有廊橋使用的磚瓦石塊,都是專門找人收集和定製的。施工過程中沒有破壞的部分盡量保留,不得不更換的木石構件,採用「做舊」方式,使古橋更具滄桑感。

昨天,省文物局派出4位專家現場驗收。專家仔細查看橋上橋下修繕的情況,經過長達數小時的討論之後表示,維修東關橋時間緊、難度大,的確不易,後續還應繼續觀測,完善補充維修施工的資料,使古橋維修成為對歷史負責的工程。昨天下午,東關橋順利通過最終驗收。

2016年9月15日,東關橋被攔腰沖斷,2號橋墩與3號橋墩之間共7個開間的橋屋被沖毀,長度約20米,2號橋墩與3號橋墩損毀嚴重。

★相關鏈接

東關橋

東關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閩南絕無僅有的長廊屋蓋梁式橋,全長85米,寬5米,共六墩五孔兩台,橋基採用「睡木沉基」,船形橋墩以上部分全為木材構造,技藝之精湛、構造之奇特實屬罕見。1991年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東關橋修繕時間軸

2016年9月15日10點30分左右,受颱風「莫蘭蒂」影響,永春普降大雨,引發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東關橋被攔腰沖斷,2號橋墩與3號橋墩之間共7個開間的橋屋被沖毀,長度約20米,2號橋墩與3號橋墩損毀嚴重。

2016年9月,永春縣啟動東關橋重修工作。

永春縣依託縣慈善總會成立「永春縣東關橋修繕與發展基金」,並發布募捐倡議書。海內外僑胞、企業家、宗教界人士、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很快籌到資金479萬元。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等各級政府部門,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2016年11月,施工隊正式進場施工。

2017年5月1日,修繕完後,開始向民眾開放通行。

2017年9月,施工人員完成東關橋新修橋面油漆。

2017年12月,修復一新的東關橋迎來初次驗收。

膳魔師真空不鏽鋼保溫杯JNI-402-ALW白色

¥199.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台海網 的精彩文章:

應采兒狗年欲生女兒 陳小春送上結婚七周年驚喜

TAG:台海網 |